城市道路建设对城市及其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fafa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市道路的建设力度也不断加大,在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质量。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针对城市道路建设对城市的环境影响进行了一些系列分析,进而在城市规划层面提供一些环境保护的思路。
  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城市;城市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不断提升,城市建设也随之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给城市带来了日渐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也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早期的城市规划对交通建设会引起的环境问题缺乏重视,多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生态环境,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城市的环境问题日渐加剧,本文主要针对城市道路建设对城市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在城市规划层面提供一些环境保护的思路。
  一、城市道路建设对城市的环境影响分析
  随着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我国目前对城市中逐渐显露的环境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寻找城市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对平衡点,采用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城市规划方案,对城市的未来建设及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能使得城市发展建设工作变得井井有条,促进了现代城市的建设进程,也为其提供了比较有力的技术性的支持[1]。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可以为城市的基础的特征、城市建设的规模以及相关的发展目标提供一定的指导。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对城市现有的环境及建设状态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规划的方案进行多角度、多方案比较分析,以实现对城市发展与生态平衡和谐发展。从目前的城市交通发展所显现的问题,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对城市的环境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市声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带来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日益严重。交通噪声具有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已逐渐成为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污染源[2]。造成交通噪声的污染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城市机动车辆的急速增长致使城市噪声环境急剧恶化,二是早期的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多只考虑了交通的便利性,而忽略了交通噪声对沿线的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且未预留出足够多的防噪距离,造成城市道路沿线多为居民楼等噪声敏感建筑物,因此造成的影响极大。
  (二)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的高速发展,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研究表明,2007年广州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来源是:机动车尾气占22%、工业污染源占20.4%、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占19.2%[3]。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尾气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影响占比逐年上升。
  (三)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
  为保护水环境、保障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各地政府依法划定了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第58条: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国家发改委及交通运输部共同发布的《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184号文)规定:公路建设中跨越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时,为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环境风险,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且由于保护区范围较大、流经长度较长,多地城市道路的建设不可避免的会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
  二、对城市环境进行有效治理的策略
  (一)防止噪音污染
  我国早期的城市规划多只考虑了交通的便利性,而忽略了交通噪声对沿线的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想要减弱交通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可以首先从噪声传播途径考虑城市道路发展对沿线建筑物的声环境影响,在进行城区规划(如新城区建设)时,在保证建筑物功能的同时采用合理布局和闹静分开的设计原则,道路沿线首排建筑物尽量避免规划需特别安静的建筑物如学校、养老院、医院住院楼等声环境敏感建筑物,取而代之可规划对声环境要求较低的商业建筑如商场、停车场等,通过首排建筑物的阻隔效益或加大道路与噪声敏感建筑物的距离,减少噪声对声环境敏感建筑物的环境影响。
  其次,可优先选用低噪声路面。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的噪声远低于在水泥路面行驶产生的噪声,改善路面,优先选用低噪声路面可有效减少噪声的产生。
  另外,多方研究表明,绿化带对噪声的降低有一定的效果,不同的绿地类型,减弱的噪声效果不同。施燕娥[4]等研究表明,在相同宽度时,乔灌花草组合降噪效果最好,乔灌次之,单纯乔木型较弱。因此,在进行城市的绿化规划时,可优先考虑乔灌花组合和乔灌组合,合理规划城市绿化带,既能起到美化环境的功能,增加城市绿化面积,还能有效改善声环境和大气环境[5]。
  (二)对城市大气污染进行治理
  优化城市的总体规划,强化城市交通系统建设和机动车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尾气污染。首先,应大力提倡绿色出行,加快发展城市交通系统,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布局,扩大公共交通系统的覆盖面及运输能力,建设运输效率高的地铁系统等;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综合考虑城市道路人流情况,人流密集路口修建立交桥或地下通道,可有效提高车速,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再次,丰富城市绿化,在人行道两侧和车辆分行线上栽种植物,既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又可以净化空气,减少环境污染;最后,因在我国主要城市中,非法占用机动车道致使机动车行驶速度较低而导致燃料的高消耗,采取强效措施禁止占用机动车车道,也是可考虑的防治措施。
  (三)对城市水污染进行治理
  如何避免道路的建设及运输过程中对饮用水源保护区产生不利影响,是城市道路建设及城市规划过程中需首要考虑的环境问题。因城市道路工程为线性工程,通过路线方案调整避开饮用水源保护区是城市规划时首要考虑的环保措施,也是从根源上避免发生环境风险的措施。但因各地的城市规划及交通建设发展情况各不一样,部分城市的道路建设发展难以避开饮用水源保护区,为了防范风险事故,保护居民饮用水源,在途经饮用水源保护区路段需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目前,采用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是对跨越饮用水源保护区桥梁较为实用的环保工程措施,在全国各地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某高速公路桥梁位于某市取水口上游约1.8km,其桥梁位置跨越湘江河段属于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为了保护该市取水口的饮用水安全,该高速公路跨越该处河段的桥梁设置了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及事故应急池,桥面径流通过收集系统可排出饮用水源保护区外,并收集至事故应急池。一旦橋面发生风险事故,通过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可保证受污染的桥面径流不会进入饮用水源保护区,确保该取水口取水安全。另外,设置警示标志及加强防撞护栏等级,以及限制车速等措施也能有效降低车辆事故风险的发生,进而减少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不利影响。
  三、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不断提升,那么城市建设也随之不断发展,当然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也给城市带来了日渐严重的环境问题,各种类型的城市环境问题的报道不断出现,这也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对城市的规划缺乏前瞻性、设计部门因专业限制对环境问题认识不充分等等,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进行多部门联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加强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意识,采取科学合理且因地制宜的措施,努力做到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娇.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注重人性化设计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9(10):232-233.
  [2]李少雷.浅析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J].智能城市,2018,4(21):14-15.
  [3]李佳徽.我国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
  [4]施燕娥.城市绿化降噪初探[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作者简介:刘医璘(1984-12),女,工程师,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工程工作。
其他文献
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的建设大多数野外作业,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影响,包括地形、地质以及气候因素等,目前对于输电线路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保障其建设质量.本文主要
摘要:城市规划指的是在制订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城市用地,科学设计城市空间布局与空间发展,为人民群众创建高质量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的顺利发展。房地产开发指的是集中多种生产原料,为人们建设各种类型的建筑物,是将土地开发建设为房屋的过程。开展城市规划有利于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保证城市发展模式的正确性可以加快城市的稳定运行,促进房地产业获得较高收益。  关键词: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
摘要:如今,城市建设与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城市内涝一旦发生,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而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和引入,革新了城市给排水建设思想,为解决城市水问题提出了新理念和新方法。  关键词:住宅小区;雨水收集;海绵城市建设;探讨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高消耗用水量的需求增大,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难题,而气候变化、降雨量不均衡,也使得水资源的紧张与短缺成为常态。据统计,我国城市人均每天用水1
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地园区的建设也随之如火如荼地展开,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园区的高效稳定运转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何在进行园区规划时做好相应
本文是对著名宗教社会学家汉斯·莫尔的宗教身份理论进行的初步介绍和评析。莫尔的宗教身份理论涉及到宗教、身份、神圣化和辩证这样一些概念,他认为宗教能够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我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智能电网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对继电保护进行重构的时候,要严格遵守继电保护系统重构的相关准则,能够明确继电保护重构的通
20世纪初期,合作主义思想零星传入中国,对思想界尚未产生较大影响。1920年上海复旦大学学生创办"平民学社",不遗余力地翻译、传播西方合作思想,吸引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