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你是我们家真正的“No.1”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52576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摔那一跤之前的很多年,我妈在家中的地位都是比较低的,看看地位排名便知:我,我爸,我哥,我妈。
  幸好还有来福垫底。
  来福是一只七岁半的萨摩耶。
  当然,地位低并不表示受欺负,表示不被爱,仅仅是在家中的重要程度而已。
  我就不说了,家中最受宠爱的一个,年轻貌美,硕士学位,某银行信贷部任职。我爸,五百强公司高管,虽面临退休,但这些年的经济收入非常可观,是我们家的经济支柱。我哥,本科毕业,如今在派出所当片儿警,也算国家公务员。
  我妈呢,家庭主妇一枚。果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我们家,倒是实行得非常到位。
  当然,也并不全是因为经济基础,多年前,我老妈在家庭中的地位就已经确立了。起初我还比较迷糊,小学时,每次开家长会,都先要求老妈参加,但每一次她都回答我:“让你爸去吧,你爸比较会讲话。”这样反复几次后,我也就明白了,下次直接找我爸。
  还有,我想买什么东西,找我妈要钱,她总会说“先跟你爸说声”,我爸点了头,我妈才会把钱拿出来。这让我知道了尽管我妈管着家里的钱袋子,但是花钱的事儿,还是我爸说了算。更不用说家里买车、换房、我们兄妹俩择校考学这些大事儿,全由我爸一锤定音。
  再到后来,我爸借口年纪大了懒得操心,家中的事慢慢改由我和我哥轮番做主。由此,我妈的地位便牢牢稳固在最后一名。
  好在我妈对地位一事从不在意,安于家庭妇女的身份,每日做饭洗衣追韩剧,自得其乐。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妈也多了一个爱好:跳广场舞。
  事故,也正是由广场舞引发的。
  【2】
  那天下午,我妈已经走到广场了,据她说,老远看到一个大姐跟她招手,她一激动忘了留神脚下,踩空了一个走过很多遍的台阶,摔倒了。倒地时,我妈本能用右手撑了一下地面,结果,直接导致右手手肘骨折加错位。
  接到我爸的电话赶到医院时,我妈已经经历过了最痛苦的骨头复位,她跟我说:“刚才疼得我都差点晕过去了。”
  我爸跟我哥也在一旁心有余悸,不胜唏嘘。
  我半天没说出话来,尽管已经复位上了夹板,可是刚刚一番折腾,我妈依旧脸色苍白,露在外面的整个右手都肿得发亮,一看就知道伤得不轻。
  我又着急又心疼,反复问:“妈你疼吗?你疼得厉害吗?是不是很疼啊……”想去摸摸她的手,又怕她更疼,语无伦次且手足无措。我哥烦了,把我扒拉到一旁:“别说废话了,能不疼吗?”
  我爸立刻不乐意了,当即熊我哥:“你吵她干吗?她不是着急吗?”
  一时间病房里显得有些混乱。最后护士看不下去了,咳嗽一声,说:“你们别吵了,病人需要安静。”
  我们登时安静下来,齐齐用心疼的眼神看着我妈,一时间都有些无所适从。反倒是我妈,强颜欢笑地说:“真没事儿,医生都说了,过两天回家养着就行了。”
  我忽然发现,我妈竟然是个很坚强的人。
  接下来,就在我妈“回家养着”的日子,对我妈,我有了更多新的发现。
  【3】
  首先,没用三天,我就发现家里乱套了。
  我妈胳膊受伤后,我爸、我哥和我排了班,轮流在家照顾她。这个当然没问题的,问题是,我们很快发现根本就照顾不好她。
  就说吃饭吧,一连三天中午,我妈的午餐都是鸡汤面条,鸡汤,还是我爸在我妈的口头指导下熬出来的。唯一变换的花样,就是我爸做的面条里多了几片青菜叶子,而我做的时候,把面条煮过了。虽然我妈不嫌,还夸“味道不错”,可是我想起每次生病,我妈做的那些花样繁多、味道精美的病号饭,觉得非常惭愧。
  第四天我哥值班,他干脆要了外卖,让一家餐馆送了一锅清炖排骨和两份招牌菜。结果那天晚饭,全家吃剩菜……
  一家人的生活质量,直接从丰盛可口降到凑合吃饱。之前那么多年,我们竟然没有一个人夸赞过老妈的厨艺,只管吃得心安理得、吃得理所当然。
  还不仅吃饭问题,在我妈受伤一周后,家中直接进入脏乱差状态,老爸和我哥那些需要手洗的衬衣,在洗衣篮里堆了十几件。我爸需要熨烫的西装,交给我熨了两次后他就放弃了,不得不拿去干洗店打理。洗碗、拖地的事我倒能够完成,却远不达标。地板好擦,角角落落的灰尘却怎么都弄不干净……
  几天后,我、我爸和我哥达成一致意见:脏就脏点儿吧。
  【4】
  但是,还真不是我们说的那么简单,这么多年,尽管我们搬过三次家,房子越换越大,可是在我妈润物细无声的勤勉下,长期保持窗明几净。平日里,我们各自忙自己的事业、前途等大事,没有人留意那么大的房子,她是怎么每日里清扫到纤尘不染的。
  阳台上我爸喜欢的花草,在失去老妈的照顾后,长势明显颓废,一盆正开着的长寿花,叶片出现了枯萎迹象。连来福都开始萎靡起来,经常用一种迷惑和悲伤的眼神看着我们。
  最糟糕的是,那天晚上,我即将完结一份表格、我哥打游戏正到酣畅时,忽然断电了。我们俩同时发出一声惨叫,跌跌撞撞从屋里冲出来吼叫道:“咋回事儿?”
  还能咋回事儿?电费没有去预存,用完了。
  一家四口齐聚客厅,黑暗中,我听我爸幽幽地叹口气,像说给我们又像自言自语:“你妈这一病,日子都没法过了。”
  然后,家中忽然就寂静下来,是那么多年,从来没有过的寂静,我几乎可以听到每个人呼吸的声音——我妈仅仅受伤半个月而已,一个家,就没有了家的样子,凌乱不堪。没有我妈这个家庭主妇,我们还真不行。
  【5】
  片刻,我哥打开了手机的手电功能,客厅里闪过银白色的亮光,我借着那电光轻轻靠近过去,拥住老妈,我说:“妈,谢谢你照顾我们那么多年。”
  “嗨,你这孩子,一家人还客气。”她有些不好意思,拍拍我的手,可我还是看见,她的眼神有些许潮湿。
  也是那天晚上,我哥出去买蜡烛,我安置老妈躺下休息后,回到客厅,和我爸在黑暗中坐了一会儿,我爸才告诉我,其实当年,作为经济学毕业的本科生,我妈有过很好的事业,电业局的主管会计。后来,因为她执意要生下我,违反了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才失去了那份工作。
  原本,凭我老妈的学历和能力,日后去私企当个会计易如反掌,可是我出生时,身体比较瘦弱,查出过敏性哮喘。我妈彻底打消了“重出江湖”的念头,坚决在家中当全职妈妈,照顾我的衣食起居。
  我爸说,那时候也去过很多医院,医生众口一词,告诉她,任何过敏性的疾病无法根除,只能尽量避免各种接触过敏源,比如花粉、海鲜、螨虫……我妈却不甘心她如花似玉的宝贝女儿,一生都要被这种烦人的疾病纠缠,满世界咨询中医,将各种中药材调配到食物中,多年如一日。
  老妈坚持的结果,是在我6岁之后,竟然再也没有犯过哮喘……不知道算不算痊愈,至少在我25年清晰的记忆中,没有被这种病症困扰过。我妈就是秉承这种本能,一再将自己放低,却将我们捧得高高的,高得让我们忘乎所以。她一直就知道她在这个家中的地位,低,却是基石。我妈,才是这个家中最不可或缺的,是我们家真正的“No.1”。
  我家的地位排行榜,有必要重新排排了。
  编辑 / 杨世莹
其他文献
当想要称赞什么人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竖起大拇指”,文艺点儿的会说人“首屈一指”。可为什么“首屈”的是拇指,表示“一”的不是食指吗?答案似乎很简单,因为拇指最大嘛!  拇指这个“五指最大”,可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粗壮,更是功能上的实至名归。试着活动一下手指,你会发现其余四指的伸展角度比较有限,活动到一定角度就会产生“受阻”之感。拇指却大不一样,不仅可以灵活地实现大幅度屈伸收展,更可以做出称为“对掌运动”
在江苏南京,有一个由祖孙四代、7个小家庭组成的幸福大家庭。2016年2月,这个由一对年逾八旬的老夫妇领衔的大家庭先后获得“南京市十佳幸福家庭”“江苏最美家庭”“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等称号。  说到这个大家庭儿女事业有成、和睦美满的秘诀,还应归功于这对八旬夫妇坚持25载,出刊1400多期的《家》报。一份《家》报不仅成为这个大家庭的“消息树”,更是家风传承的“根据地”。冯树凭和老伴一
派一个赚一个  1955年,前苏联政府废除了本国公民不能与外国公民通婚的规定,越来越多的前苏联姑娘开始向中国留学生发起了情感攻势。据留苏学生陈先玉回忆,为了保证留苏学生在前苏联集中精力学习,出国之前,国家定下规定:学习期间不回国探亲,不能恋爱结婚,更不能和当地人通婚。但前苏联女孩子喜欢中国的男孩,觉得他们学习好、纪律好,不抽烟喝酒,脾气又好。于是有的女孩主动追求中国男生。棘手的事终于发生了,当时列
豆腐就是用来吃的,这本来没什么奇怪。可是为什么“吃豆腐”现在有了特别的意思呢?这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在中国古代的江南农村,有人去世后,一般用豆腐这类素食招待来帮忙的人。可是有一些人,没有出力也来混饭,于是“吃豆腐”逐渐引申为占便宜的意思。当然也有人认為家人逝世,客人去吊唁,要送一份礼金。钱给了,被招待的却是豆腐,客人相对比较亏,所以吃豆腐,也是吃亏,被占便宜的意思。  另外一种说法是,随着豆腐广泛
地球上有两种人:男人和女人,他们是永远的仇敌,也是永远的爱人。在超过75%的心理特征分析中,将近80%的男人和女人都是重合的。但心理学家的确也发现男女在思维和感觉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尤其在性格和行为方式及情感表达等方面差异较为明显。  1、约有25%的男性,在第一次约会时就爱上对方,但女性到了第四次约会,才有15%爱上对方。  2、男性在年轻时会交很多朋友,但女性过了中年以后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3
2016年2月,年味正浓。济南市公安局却爆出了一桩涉案金额5.7亿的非法贩卖疫苗案,这起案件涉及全国24个省市,涉案人员达400多人,警方利用大半年的时间,才把所有涉案人员抓捕归案。让人吃惊的是,如此“庞然大案”背后的“总策划”,竟然是一位柔弱的单亲妈妈,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毕业后长久没找到工作的“毕昏族”女儿。原本大义凛然,想把妈妈人生掰直的女儿,竟成为母亲的“头号助理”。母女俩都想以爱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