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已不剩几缕尘埃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x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介入满铁奉天图书馆拆迁事件之始,我便意识到,它倒掉的命运在所难免。但当时绝对没有想到在结局真的降临时,自己会有掉泪的冲动,似乎自己的身体便是图书馆那裂开的墙面,摇摇欲坠。后,此馆“异地复建”。唉……
  要新经济还是旧回忆
  在回溯之前,我想说一句自己对建筑的认识:建筑的意义不只是装饰、框架和实用的结合,它更融进了一种地理的概念。这个“地理”让建筑真正进入了历史之中。
  面对身处闹市的那些老建筑,要新经济还是旧回忆?要崭新的地标建筑还是护住代表历史的旧房?近十年来,一次次的文物拆迁事件,似乎昭示了以上问题的答案是必选其一。两者不可兼得吗?我觉得不是不可以,只要规划工作跟得上。
  以经济利益为最高关注点的人们把高楼商厦插满了中街、太原街,用水泥城墙将这两个颇具历史风貌的区域盖得严严实实,并没考虑这个城市的历史脉络。沈阳没有历史文化吗?那些建筑和由建筑群体组成的街路难道不是这个文化最生动详实的体现吗?
  对不起
  我永远记得第一次进入满铁奉天图书馆的画面,我更会记得它被拆得不成样子的残影。在它最后倒掉前的某一日,我再次进入这座建筑,看着那安静等待倒下的残破墙面,眼睛一直是酸的,我心里一直默念着三个字:对不起。
  2006年6月,我与这座图书馆初识,机缘是一个拆迁业务。那是我所在房地产评估公司的第一笔市内拆迁评估业务,没想到竟成了这样一个钻心的记忆。刚得知我们所做的业务时,我还不清楚沈阳有这样一座图书馆,也不知“满铁”是怎样一个历史机构。等知道将要拆除的建筑是何物时,我已经匆忙地跟着经理进了现场。
  根据2005年9月23日批准的《沈阳市地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地下文物保护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且需要拆迁的要取得市文物行政部门以及其它部门的审批,并进行异地重建。这座满铁奉天图书馆在2004年便已经被确定为沈阳首批不可移动文物。
  这样一个文物为何在未经任何保护的前提下就要拆掉呢?据馆内的工作人员讲,这个图书馆属于沈阳市二级文物,原先楼前还挂着文物保护的牌子,自拆迁事宜公告后,那牌子就被摘下来了。对于文物拆迁的审批手续,被拆迁方沈阳铁路局房产段和拆迁方太原街商贸管理办公室都未明确出具,只是口头上说有批文而且是某某领导亲自批的,另外他们还说了一句,最终要买下这块地的是新世界百货。
  我们公司的第一次现场勘察结束时,我开始矛盾起来。经理的指示是这个业务拿到手里不容易,要操作下去。虽然我不愿配合,但即便我们退出这个业务,拆迁还是会继续。既然这样,我只好申请跟完这项业务,它被拆前的每一次变化,我都要亲自见证。虽然让我郁闷,但这是近观它的最好机会了。
  事后为了避开拆迁双方和公司经理,我匿名向省市文物局反映了情况,得到的是“谢谢关心”之类的答复,再接下来的态度很含糊也很明确,这是我最不愿面对的结果。
  你会被精致的钢铁世界所折服
  第一次的现场工作让我顺利进入到了北侧四层的藏书楼里,看见了很少有的整体钢架,然而心思和精力始终没有放在对它的记录上。因为图书馆方特别强调他们有一个地下室,需要在补偿费用上额外考虑,所以我们也进入了那里。地下室里的收藏多为建国后出版的书籍和杂志,靠近入口的地方还堆放着一些近期出版的教学书籍。经过装修的一部分地下书库反映出了该图书馆仍然在建设中,只是碍于空间、人员有限,无法施展。
  回到公司后,我怎样也放不下这个事儿了,总觉得让一个有故事的老房子就这么消失,实在可惜。某天听说经理又带人去了一次,并录像作为评估存档,我便怎样也坐不住了,甚至想自己去那里走访一次。就在闹心的时候,公司一个和我关系不错的评估师帮了忙,他说通了经理和图书馆的人,让我再次进入馆内走访。
  这四层的藏书楼为日本人所建,极具特点。未进里面时,你会被四层楼的外侧砖墙迷惑,以为这是地道的砖混结构,有砖砌楼面、楼梯和一个个零散的书架。进到里面后,你会被精致的钢铁世界所折服。从书架到支架、从每一层的楼板到楼梯,每一处连接、每一处建筑的支撑完全由这个浑然一体的钢铁架子充当,砖墙不过是一件挡风雨的外衣而已。精密的搭接、可分可合的架构无不体现着建筑的用心。从稳定性来讲,由美国进口的这套钢书架在1929年装置完成至今已有80余年,当日我踏上去仍能感到它的牢固,即使在接口处也没有丝毫的松动和摇晃。钢结构在韧性上比一般砖结构的建筑要强,就更经得起地震或者是炮火的冲击。它的每一层之间由钢网支撑,并铺以玻璃钢作为楼地面,书架间的过道正对着窗户,光线可以从上下左右射进来,只要阳光充足,在书库内阅览可以不用点灯。
  这个书库还安装了运书轨道,可以把放在高层的书籍运送到楼下。每一层的书架底座还可以抽出,上下调节。
  只希望它们会被妥善安置
  据专家分析,满铁遗存的档案有2万卷左右,情报资料在5万卷以上,收藏的图书资料达70万册。这些档案和图书资科除一少部分流失到日本和美国外,大多数仍留在我国的各个相关图书馆内。
  当日正值图书馆的图书打包迁运,询问后却发现无人知晓这批书籍运往哪里。或许是他们不愿告诉我吧。只希望它们会被妥善安置,不会因为这次拆迁而再有闪失。
  我避开了工作人员,在尚未整理运走的四层书库里抓拍了一些藏书的照片。回想当时拍下这些图书的情景,颇似电影情节:担心被人发现,靠近时抑制不住激动,翻阅时真心喜欢难舍……这些久未翻动的书籍成了这段故事中最为安静但却最为精彩的角色。我静静地走过去,静静地打开,手上不敢有丝毫马虎,只怕被管理员发现我们的独处,怕我过于用力伤了它们。
  仅从这一小部分图书里,似乎也能窥见满铁资料的广博及重要。让我心痛的是,其中一部分已经由于保存不善而发霉,无法阅读了。
  时至中午,管理员有些不耐烦了,我只得合上那些书,恋恋不舍地走出图书馆。至此,这一番与建筑、与书籍的尴尬经历算是走完了。
  郁闷和留恋让我心底那个对建筑的特殊情节开始澎湃,萌发出的责任感让我有了动力。年青一代关注历史遗留的建筑文化,是这个愈加盲目追求速度的社会需要的未来之光。虽然我势单力薄,但存在和坚持就总有希望。
  责编/王欢 wh@lnddgr.cn
其他文献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7岁,农民。以双肘关节伸侧出汗过多14天为主诉首诊于1991年1月11日。发病前10天,因生气曾想服毒自杀,次日酗酒后不省人事昏睡1天。酒后第3天,双肘关节
In the new energy vehicle fields,under the spot lights are mostly passenger cars,and the commercial vehicles are nearly margin- In the new energy vehicle field
1 病例摘要患儿女性,12岁,因咳嗽月余,气促10余天,颜面浮肿3天入院。体检:营养发育中等,呼吸稍促,眼睑浮肿,气管居中,两下肺叩浊,语音减低,呼吸音低,无干湿罗音;心界左乳线
以往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用阿托品及肟类复能剂疗法,我院从1986年以来收治了11例此类患者,加用5%碳酸氢钠(NaHCO_3)静脉点滴,较传统方法疗效显著。1 材料与方法:男3例,女
采用多元醇沉淀以及光化学还原法制备了SiO2担载AgCl:Ag等离子体纳米粒子。通过表征发现SiO2@AgCl:Ag粒子呈立方-四足角状。同时,由于表面Ag簇的等离子共振效应,该催化剂在可
1989年元月某日及7月某日,我院两起共收治因集体就餐发生急性四季豆中毒患者96例,均经抢救治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情况:男87例,女9例,共96例。年 One day in Janua
患者武某某,女,22岁,农民。于1984年7月2日因寒热、头痛3—4天而到某公社医院就诊。体检除发热38.5℃外,余未见异常。当时诊为“感冒”,上午10时许给庆大霉素80mg(8万单位)
由湖北省旅游局与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2“登华中屋脊祭炎帝始祖”活动于5月16日在神农架生态旅游区举行,以此次活动为主线组织的多个旅游体验活动同时在神农架主
我院1979年~1989年先后对30例急性鱼胆中毒患者进行了血液透析(HD)治疗共127次,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6.5岁(8~67岁)。多数为
患者,女,56岁。三个月来乏力、纳差、厌食、恶心、呕吐。呕吐物系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常感胃部饱胀,进食后呃逆而服用胃药无效。近4~5年来因感四肢酸痛,经内科检查未发现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