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贯通式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 :宜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nxocec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地方性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践教学薄弱环节,论文从三个层面构建通信工程专业贯通式教学理论实践创新课程体系。以“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为导向,实施“重视过程、促进创新”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强化实践教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四年不断线”的学生创新课程体系;基于课程类别属性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实验四个方面,以时间和能力两个维度构建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按照通信企业生产过程具备循序渐进、综合集成的特点,构建多个教学环节相互配合、贯穿四年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阶梯配置课程体系。
其他文献
该文根据“电子系统建模、仿真与评估”课程教学的特点和重点,将雷达信号及数据处理全数字仿真系统应用于该课程教学。通过介绍仿真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功能,阐述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效果。仿真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可使课程知识点、实践案例和科研成果被及时更新,并引入课堂教学,实现了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持续改进。教学实践表明,将全数字仿真系统应用于教学,能显著增强学生对雷达系统工作过程的直观感受,达到学生对知识
黄秋葵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食用功能的新型保健蔬菜,但目前对其利用仍以鲜食为主,加工开发的产品比较单一。本文以黄秋葵、木糖醇和面粉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黄秋葵木糖醇饼干的配方及工艺。结果表明,低筋面粉100.00 g、黄秋葵粉添加量为4.50 g、玉米胚芽油添加量为22.00 g、木糖醇的添加量为19.00 g,在烘焙温度170℃时,所得饼干色泽金黄,具有黄秋葵特
以毫米波雷达和DSP开发板为主要器件设计了基于雷达的手势感应控制综合实验案例,采用工程实践和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器件取代专用器材,覆盖信号的产生、采集、处理和使用等各个环节,增强运用数字信号处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了以工程项目的方式组织综合实验的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
零极点特性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分析零极点分布对于研究数字系统特性而言必不可少。在教学实践中,零极点分布主要用于分析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而对于系统的其他性质的研究较少。基于仿真软件及虚拟仪器平台,在数字滤波器基础实验中分析零极点分布对数字滤波器特性(类型判断、通频带特性等)的影响,模拟信号离散化过程中采样频率对滤波器特性的影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零极点在滤波器设计中的作用。
信号处理类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且该类课程间紧密关联,建设有机融合的课程群有利于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提出案例引导的信号处理课程群协同教学模式,将案例贯穿于课程群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各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打造有效衔接、互为呼应、知识线索明晰的理论教学体系;设计实现环节清晰、便于分解、对应知识要点及脉络清晰的典型案例。案例的引入、研究、解决过程,以实现兴趣引导、强化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是在本科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基础上为通信、电子和控制类等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本课程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以及选课学生学科专业背景差异大、先期知识掌握程度不一的实际,通过调整课程内容体系、优化组合教学模式和改进课程考核方式等3个方面的措施,对课程进行了研讨式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教学改革举措的落实有效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
基于“强军新工科”理念,开展了军事高等教育院校“雷达原理与系统”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究。将教学体系改革的核心聚焦到“实践”和“能力”上,通过分析“雷达原理与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意义、改革内容以及改革平台构建三方面进行了教学体系改革的全面探究,并结合新一轮军队院校调整改革,为相关专业学员在强军新工科理念下的培养方案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我军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能力建设提供
通信类课程理论性强,在理论联系实际环节中有难度,且基于硬件的实验环节在调试等方面费时费力,因此将软件无线电技术引入通信实践教学,以软件方式实现通信功能,有利于解决以上问题,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通信系统分析、设计和创新等能力。从“通信原理”软件无线电实验的设计、软件实验中的多课程知识融合、软件无线电综合项目的开展和软件无线电实践环节的学习成果评价等方面,介绍了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专业实践教学方面所作
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煤炭行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行业,却一直是一个高危行业。虽然近几年由于政府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煤矿企业合并重组后企业自身管理不断加强,尤其是对设备安全、人员安全作业、抢险救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管理方面的改善,使得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有所下降。但是,由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领域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仍然较多,事故易发多发的态势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全国范围内重
“数字信号处理”的经典课程体系以“系统”为中心,以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z变换和离散傅立叶变换为分析工具,以滤波器设计为目的,注重定理和公式推导及其性质分析,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建立一个形象、完整统一的知识体系框架。从几何视角将“系统”化和“代数”化的经典课程体系重构为面向“信号”的“几何”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学生对本质问题的洞察力,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