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立人,打造不一样的育才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ig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3年11月,清末举人孙儆怀报国之志,忧百业之基,筹资3125块银圆创办“南通县立初级中学”。孙儆被聘为校长,其好友,近代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骞先生亲手书写“以学愈愚”的条幅赠予学校,以勉励师生奋发图强。这便是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的前身。追溯百年历史,作为原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初中部,而今独立办学的育才中学,也正是张謇精神的发祥之地。
  作为近代爱国实业家的典范,张謇创办实业是为了实现“大生”的崇高目的,他为生民福祉着想,担起了教育、慈善等公益重任,他的精神在于言商向儒、爱国济民、责任担当。
  多年来,育才中学以“正德厚学”之校训回应张謇先生“以学愈愚”之重托,着力建设责任文化,倾力培育负责任的现代公民。
  在育才中学校长张建看来,在今天信息化、全球化的“地球村”时代,世界已然结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唯有所有人共同努力,郑重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才会有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任何一个人懈怠了自己的责任,轻则给自己,重则给集体、给国家带来麻烦和伤害。育时代“责任”少年,既是传承先贤精神,更是时代发展之需。
  责任文化,成为育才中学德育工作的底色。近年来,育才中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在责任文化下积极探索学科思政、百节班会、星级评比、社团活动等德育工作路径,逐渐走出一条“养正立人”的德育品牌建设之路。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在推动“养正立人”德育品牌建设中,育才中学坚持立有德之人,立有志之人,立有才之人,立有律之人,立有用之人,德育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
  多彩活动,全面育人
  1895年,张謇创立大生纱厂。大生纱厂的建成和发展,成为衰微年代的强心针,是张謇实现“实业救国”理想的一环,为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奠定了基础。
  100余年后的今天,育才中学初三师生的步伐踏上了家乡的张謇广场、大生码头。在放眼所及的充满历史底蕴的文化建筑中,响起了一个个“小导游”们动听悦耳的解说声,“为了改变家庭命运,张謇从小被送入私塾学习……”
  这是育才中学于今年4月16日开展的“研张謇文化立报国之志”初三年级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幕场景。原来,为了避免让学生走马灯花式的参观,学生处提前布置了一份特别的作业——搜集张謇有关历史资料,设想如果你是导游,将会向同学如何介绍张謇。
  于是,在围绕张謇生平经历、故事的收集整理中,学生们便已经对张謇有了较为丰富的了解。而在活动当天,一批准备最为充分的学生脱颖而出,成为若干个游览小组的“小导游”。或许是来自亲近的“同窗导游”的介绍、或许是眼前的雕像与所阅读故事中人物的风采逐渐重叠……学生们参观时听得格外认真、入神。
  这样的实践活动,是育才中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的缩影之一。育才中学力行“活动育人”教育理念,坚持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获得全面生长。学校设“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三大主题节,一年一个大主题节。每年12月为该年度主题节活动月,全校围绕该年度主题开展各项活动,选送优秀节目举办迎新文艺汇演。三大主题逐年轮替,确保每位学生在校活动完整性。此外,学校每月还会确立一个小主题,围绕主题依次展开各项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特长、获得认可,快乐成长。在刚过去的2020年里,三月是学雷锋月,五月是火红的青春月,六月是青春仪式月,十月是歌唱祖国月……
  2020年正好也是育才中学第5届校园科技节,除了常规的文艺汇报演出,学校还举行了科普知识竞赛、参观科技公司等特色活动。参观科技公司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活动之一,各班级被分为16组,分别前往了深南电路、雄邦压铸有限公司、福乐达汽车配件、空调国际有限公司等南通知名企业学习。听着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看着一个个精密仪器,学生们在对祖国科技进步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的同时,建设祖国的雄心也由此扎根、发芽。
  除了社会实践、社会活动,校内学生社团也是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艺术情趣,发展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育才中学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利用身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既有文化领域的《文化会说话》《朗读者》《国学》《文学欣赏》,又有带领学生领略山川大海的《旅游地理》,还有少不了的“球类竞技”“创新科技”“美的历程”“音乐赏析与乐器”等相关社团及校本课程。
  立德树人包含在德育、体育、美育之中,包含在各门课程之中,包含在课内课外活动之中。39个不同类别的多样社团,是育才中学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的剪影,也是育才中学始终坚持“五育并举”“综合育才”“全面育人”的理念体现,真正将“大美育才”落实到每一个育人环节。
  小细节,大德育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不断向前奔跑是一种人生姿态,是对自我的肯定和尊重,也是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也许你跑不过别人,但一定要跑過昨天的自己……”
  每个清晨,叫醒育才中学的,是一个个教室里传来的郎朗晨读声。“82.3,85.5,95.6……”教室的电子屏幕上,分贝仪不断闪烁着,数字跟随学生们音量的变大逐渐增加,直观地显示着教室的朗读情况。
  分贝仪,是自从星级班级评比之“晨读”评比活动开展以来,用于检测每个教室朗读情况而加入的“新技术”。因为分贝仪直观、实时同步的数据呈现,激起了学生们的班级凝聚力与荣誉心,大家晨读时不仅声音更响亮了、神情也更专心了。早自习即使老师不在,学生们也是一个个地自觉打开书本开始朗读,相比以往更自觉了。这不,初一的潘晓露老师告诉我们,前阵子,她不顾血压升高,医生让多休息的劝嘱,想去教室看看学生晨读情况,结果欣喜地发现,即使老师不在,学生们的朗读早已精气十足地自觉开始了。   德育工作无小事,细节处处皆育人。由校长室牵头,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共同参与制定了《育才中学星级班级评比之系列活动方案(试行)》稿,将德育工作落实在学生日常的方方面面,扎实推进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星级班级评比主要结合学生一天在校的活动,从细节入手,包括晨读、跑操、课堂、合作、仪式、文化等十个方面开展评比,每项内容都设置3条评比标准,通过班级申报,学校检查、认定,颁发星级标志。学生处主任季晓云介绍,根据每项评比的难易程度的区别,颁发星级的数量也会不一样,如升旗是一颗星,跑操是两颗星,而就餐评比,鉴于要同时考核就餐纪律和班级剩饭剩菜量,难度较大,因此有三颗星。
  信息技术手段的加持,有力地辅助了星级评比活动的展开。以眼保健操为例,育才中学共有52个班级,眼保健操只有5分钟时间,检查比较困难,因此,学校主要采取导护检查和监控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确定星级班级,目前,单是眼保健操这一项内容,各班都已获得星级标牌。
  在育才中学,每一项星级评比活动都通过可视化、数据化等量化的形式,公平、公开、公正地考核各班活动开展情况,有效促进了学生之间、班级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生长态势,不仅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践行“八礼四仪”教育,还增强了学生对班集体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
  微家务,大成长
  一年前,如果问育才学子,什么是“勤劳”,大多数学生会回答出一个看起来意思相近但并不对的解释——“勤奋”。在校长张建看来,学生之所以对“勤劳”的定义阐释不到位、认知出现偏差,归根结底,还是家庭、学校的劳动教育缺位所致。
  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背景之下,基于对学生以上这一现象的观察,育才中学全面开展、持续落实劳动教育,在“志愿微服务”“班级微劳动”基础上,以“我爱我家”为主题,有序推进“居家微劳动”系列实践活动,让家校协同共育、助推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劳动技能的习得。
  每周,班主任会通过班级群发布劳动内容,家长则以视频、美篇等多种形式在班级群反馈劳动过程。从整理自己的卧室、书房开始,到清洁阳台,再到厨房劳动,微家务引导学生逐步升级学生的劳动能力,真正提高劳动意识,有序养成劳动习惯,积极主动分担家务。
  “每天早起两分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时间多做,没时间少做,但不能停下来。一分钟也要做,半个小时就更好了”……在保证安全和尊重隐私的前提下,育才中学鼓励家长把承担家务的权利放给孩子,给孩子创造适合他们的劳动空间;同时,适时陪伴指导,让孩子在真劳动中习得劳动技能,承担家庭责任。
  初一(9)班的学生唐宸祎用日记写下了她艰难的“叠被子”经历:“有些惭愧,咬住嘴唇,用力拽住被子的一角。难道我真的不行吗?被子啊,怎么那么软弱,恨不得将它一把摔在地上,可这时,它又重得出奇,那是妈妈全心的期待啊。慢慢松开满是褶皱的被角,深呼一口气,再来吧……被子的柔软可不如妈妈,忍不住牵起她的手,这手,白嫩不再,只剩为我操劳留下的粗糙。轻轻抚摸,让我以劳动和爱之名,为她分担吧。微劳动,静静陪伴,带着爱继续下去吧。”
  正如唐宸祎同学在自述中所反馈的心理变化,通过一段时间的居家微劳动锻炼,家长们普遍反馈,孩子们“更自立了”“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了”“开始主动保持家庭环境卫生了”,他们还欣喜地发现,孩子的自理、自律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因为亲身参与了劳动,孩子们更能体会父母的辛劳,从而亲子关系和谐了,家庭氛围也融洽了。
  劳动磨炼意志,劳动创造幸福。为了鼓励学生坚持劳动,育才中学通过及时评选出“劳动达人”“美丽教室”等正面典型,进一步激励学生养成勤俭、自律品格,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发现美、体会乐。
  此外,学校还号召全体教师及时打理自己的办公室,以身作则,在全校形成全面、全员开展劳动教育的氛围,引导全校师生融入“劳动、奋进创造美好新时代”的热潮中。
  学科融合,全员育人
  课堂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渠道,将德育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常态化建设。
  育才中学作为南通市化学学科德育基地学校,在化学学科德育基地的建设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切实提高初中化学课程实施的目的站位,深入发掘初中化学学科德育的切入点,有效探索出初中化学融品德教育于科学教育的新路径。
  学科组一年确立一大研究主题。2020年,化学组以“化学与责任担当”为年度研究主题,具体开展了四大类别的研究项目:
  优化化学实验室布置:化学实验室布置突出“责任担当”这一主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如介绍侯德榜、张青莲等化学名人;介绍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发明:造纸、火药、陶瓷、酿造、金属冶炼……
  研究课堂教学渗透策略:例如在“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界的水”“燃料及其利用”“金属和金属材料”等章节教学中,通过渗透《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相关内容,在科学说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法治意识、生态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探索化学“寓德于乐”策略:分专题组建化学学科兴趣小组:如:“化学家故事会”“空气检测实验”“河水污染调研”“垃圾分类校园试点”“参观工厂化学工艺”等,通过多个兴趣小组开展活动,让课堂延伸到自然,延伸到社区,让学生真正在探究中学,在做中学,并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社会,并积极参与社会决策与治理。
  开展化学学科专题展板活动:如“爱国主义”专题,介绍化学家热爱祖国、奉献科学的感人事迹;“化学科技成果”专题,介绍中国在化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在国防、民生等方面的重要应用;“化学与现代经济发展”专题,介绍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成就、重要地位与国际挑战;再如“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生命健康”专题等等,通过各类主题展板,开阔学生的学科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
  化學是育才中学践行学科融合、实现全员育人的第一块试验田,其他学科,也都即将走向专业的探索阶段。由江苏省特级教师丁卫军主持的“简约语文·养正立人”学科育德项目,进入实验阶段,丁卫军老师表示,他将在简约语文观的指导下,通过以课堂中心的三大拓展课程、以大生活为资源的三大行动路径和以实践活动为平台的三大社团的三条腿,聚焦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整合学科资源与德育资源,努力实现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所倡导的“教文育人”“德智融合”。
  其实,在所有的德育工作中,还有一部分隐性的但却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老师严谨的学风、认真的态度、缜密的思维、坚韧的毅力等等品质,都会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引路人”影响,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师资队伍,是筑牢学校立德树人工程的基石。
  这也是育才中学着力最多的地方。在育才,成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旅途。德育沙龙、月度例会、青年教师夜读研修班……各类学习组织,推动着每一位育才教师的前进。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头羊,为了鼓励老师努力摸索教育规律,不断将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逐渐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教育风格,学校还积极组织班主任撰写德育论文,为德育工作留痕。
  一切的一切,锻造了育才这支经验丰富、甘于奉献、敢于拼搏的教师队伍,其中既有生动灵秀的后起之秀,也不乏家喻户晓的长者名师;有明媚个性的“独树一帜”,也不乏温润包容的谦和大众。
  采访中,提起自己的团队,校长张建深感自豪:“育才中学是一个优秀的团队。育才中学没有英雄的个人,只有英雄的团队。”
  育才中学责任文化涵养了育才教师包容、精细、尚真的气质,而教师又教养出一批批优秀学子。养正立人,不一样的育才正扬帆起航。
其他文献
加入工作室以来,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带好一个班级,不仅仅需要有热情、有爱心,更重要的还要具有带班的智慧,真正实现慧爱同行,立德树人。工作室主持人王梅冉老师提出“四个一工程”:建好一支队伍、做好一次展示、开发一种课程、积累一批成果,给我们的专业成长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让我们在烦琐的班主任工作中可以心有所向,披荆斩棘。
作为一名“90后”,加上个子较为娇小,在一群高中学生面前,许娅琴也像个学生一般。很难相信,她不仅教授他们知识,更带领着他们找寻学习的兴趣点,谋求全面发展。作为一名“90后”,加上个子较为娇小,在一群高中学生面前,许娅琴也像个学生一般。很难相信,她不仅教授他们知识,更带领着他们找寻学习的兴趣点,谋求全面发展。
本期话题: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在跟全国的专职心理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很多学校的学生及老师都会遭遇类似的问题和困境。因此,每期我们将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咨询案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老师和同学们提供帮助。
来到周丽蓉语文名师工作室后,我开启了无数个“第一次”模式,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在一次市级复习课大赛中,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概括”——这个无数语文老师都非常熟悉,却不一定能清楚说明其内涵的概念。那是2019年10月,当时我抽到的课赛题目是“小说——概括人物形象”。“概括小说人物形象”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考点。时间紧迫,我首先想到了因参加工作室“基于单元整合教学视野下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课题而设计的群文阅读的“叙事”概念。
传统是财富,也可能是阻力。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对民族文化传统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但“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必然是复杂漫长的。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而学院是“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阵地。
2017年8月,正在休假的邹贤莲接到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局领导的电话。正是这个电话,让她走向了一条布满荆棘、同时又充满希望的道路——担任正在筹建中的重庆两江新区人和花园小学(现更名为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长。  接手这样一所学校,邹贤莲心里既忐忑又隐隐有一种兴奋。一路走到现在,说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一点不为过。在邹贤莲心中,好教育就是要把孩子放在心底,这三年来,她也一直坚持着,努力让孩子们爱上一所像家一样
摘要:广州恩宁路永庆坊历史文化街区整体实施了微改造更新,保存广州老城的城市记忆,并通过文化体验与新产业的引入实现了街区的复兴。李小龙祖居作为永庆坊街区内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通过对李小龙祖居实施微改造,进行保护性修缮并重塑其广府民居风貌,进行功能置换,重新激活历史建筑的活力。  关键词:李小龙祖居 历史建筑 西关大屋 微改造 功能置换 活化  一、项目背景  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城
近年来,由于宜兴大件陶器从生活场景中隐退,曾经作为大宗商品的宜兴堆花产品向小批量、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曾经有一千四百多人的均陶大厂,向工作室形式的小规模生产方式演变。这样的演变必然改变均陶堆花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本文试图从现代陶艺工作室的角度,探讨均陶堆花技艺工作室在当代社会的转型问题,并通过探讨均陶堆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思考堆花技艺向艺术创作方向转变之可能。
摘要:本文以中国美术学院所倡导的“视觉艺术东方学”为学术引导,结合实际市场需求和教学资源,以“传统艺术修心、现代视觉修身”为学术基础,发挥美术类院校的人文与审美优势,依据影视剧方向和影视广告方向在影视美术设计上的行业差异,以教学逻辑、内容与方式的改革为探索主体,立足造型艺术,嫁接多元学科,将教育与产业资源整合,强调实践力和产业衔接力,形成一套更为明晰且更具针对性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期培养出真正
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称之为高效课堂?在日常教学中,如何保证学生整堂课精力集中、乐学好学?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各有各的方法。对陇原名师汪涛中学语文工作室的各位语文教师而言,通过工作室主持人汪涛提出的“主题式研修”,大家的教学研修方向明确,对教学设计也更得心应手,吸引了学生目光,高效课堂自然水到渠成。  “主题式研修”,实现有效研修  2015年,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陇原名师汪涛中学语文工作室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