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网络教研影响因素探析

来源 :科技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197671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线上培训和网络教研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对教师网络教研行为、效果、满意度、知识共享、构成要素等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探讨,发现计算机效能感、支持服务、社会性需求和社会影响是影响教师网络教研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促进教师网络教研的更深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专业,它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与行业结合紧密等特点.文章在智能制造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武汉理工大学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为例,基于OBE理念,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交叉融合、分层递进、协同共享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了师资、平台、教学模式、保障与协同机制等要素的建设问题.为培养高质量的智能制造专业化人才培养形成有效支撑,也可为同类专业的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是高职院校适应新时代人才发展需求和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文章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二者融合的价值意义.结合目前的耦合现状,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主要的融合途径:“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课外融合机制构建及双创师资培养,并指出融合过程中的几大典型问题: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校园双创文化不足及双创教育实践平台的缺乏,为后续高职院校“专创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自2016年开始,各高职院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文章在分析了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两张皮”现象,随机开展思政教育的现状和MI理论的基础上,搭建了“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的四个教学情境,以“家——春节主题海报设计”为例,将知识点、技能点进行了序化,设计了其多元教学目标和“赏、析、演、临、创、展、评”的教学模式,并在学生中开展了实施和对比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链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应顺应产业发展变化,加强专业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文章以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分析“三教”改革研究的意义,指出教师、教材、教法建设中存在教师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不足、教材陈旧过时及质量把控不足、教法缺乏创新性及信息技术运用不足这三大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三大对策建议:一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二是改革与创新教材;三是丰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自2014年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西餐工艺专业(目前更名为西式烹饪工艺专业)以来,西式烹饪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课程的建设,欧美名菜制作课程是我院西式烹饪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文章以欧美名菜制作为例,从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教学配套、教学实施等三个方面对本门课程的建设提出一些分析和阐述.
微生物学基础是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以雨课堂为平台,借助教学视频,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微生物学基础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为其他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医用高等数学是针对医学专业开设的高等数学课程,它对医学生理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针对疫情期间部分在线直播教学效果欠佳的问题,文章从提高互动性、降低抽象性、增加思想性、改善应用性、加强思政性等几个角度,研究了在线直播与微课教学在医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融合实现,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
一场疫情给教育改革创新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机遇.文章以银川能源学院为例,结合学生的学情,改变传统的线性代数课堂教学方式,通过雨课堂探究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为进行其他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人文属性可以增加课程感染力,提升教学效果.理工类专业受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特点、教师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在人文属性作用的发挥上存在明显短板.本课题旨在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为例,分析在新型理工类专业课教学中增强课程人文属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探究有效策略,对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