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小鼠胸腺细胞测定鼠及人白细胞间介素2的活性
【机 构】
:
北京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北京(现在地址: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北京,北京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北京(现在地址: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北京
【出 处】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85年05期
其他文献
树鼩红细胞能与人、恒河猴、豚尾猴、熊猴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形成玫瑰花结。用树鼩红细胞和酵母多糖补体复合物双标记法和胸腺细胞玫瑰花结形成实验证实形成玫瑰花结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用树鼩红细胞和绵羊红细胞进行双标记,表明树鼩红细胞与人和猴T淋巴细胞的亲和力比绵羊红细胞的强得多。同绵羊红细胞不同,树鼩红细胞经神经氨酸酶处理乏后,结花率明显下降,树鼩红细胞与T淋巴细胞所形成的玫瑰花结,经45℃保温30分钟,仍不
期刊
灵芝多糖成份BN3C可轻微活化小鼠脾细胞,使其进入低水平增殖及IL2产生;当与Con A合用,显著提高细胞增殖,但IL2活性降低。BN3C作用的靶细胞有T、B及辅助细胞,BN3C可降低环磷酰胺对小鼠脾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苦参碱为免疫抑制剂,其抑制50% T细胞增殖的浓度为0.55~0.65mg/ml;抑制50% IL2产量的浓度为0.1 mg/ml,提示苦参碱剂量得当,可抑制T细胞功能,而不明显损
期刊
本文对36份SLE患者及40份正常人血清进行干扰素测定。SLE患者中27/36的干扰素效价为10~160U/ml,其中≥40U/ml者21份(77.7%)。正常人血清干扰素为10U/ml 3份,其他均≤5U/ml。27份SLE患者血清中23份为耐酸的α干扰素,4份含有不耐酸的α干扰素。在9份无血清干扰素的SLE患者中未测出抗人α干扰素抗体。实验结果说明SLE患者血清干扰素型别并非均一,可有耐酸、不
期刊
用K562瘤细胞为靶细胞的51Cr释放试验,研究了鼻咽癌组织提取液(NPCE),前列腺素E2(PGE2),干扰素(IFN)对人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的影响。NPCE处理抑制了NK细胞的功能,但对照的正常人扁桃腺提取液(NTE)对NK细胞无此影响作用,提示肿瘤组织中存在一种 "免疫抑制因子" 可以抑制NK细胞的功能。PGE2浓度为10-6~10-8M时对NK细胞功能有抑制作用。IFN活性浓度
期刊
在确立了B因子溶血活性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用CM-纤维素柱、DEAE-纤维素柱层析和制备电泳从人血清中分离得到微量B因子,免疫家兔,制备出兔抗-人B因子抗血清。将此抗体偶联至Sephadex G-75上制成亲和吸附剂。将小量人血清通过CM-纤维素柱、DEAE-纤维素柱层析、亲和层析而得到纯化的活性B因子。
期刊
本实验采用全血细胞培养、3H-TdR掺入法对28只血清病家兔(AESSR)外周血PHA淋巴细胞转化做了动态观察。此外,在11只实验动物的不同发病时期的淋转中设立了不同的血清对照组,对IC的抑制作用和补体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IC对淋转的抑制作用可被补体所阻断。补体通过与IC的相互作用能够间接地对淋巴细胞活化起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与补体的CRA作用有关。
期刊
在用微量淋巴细胞毒抑制试验(MLIT)测定人血痕的HLA-A,-B抗原时,阴性血痕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造成很高的误诊率。本文用洗涤试验等证明,阴性血痕不能抑制抗HLA抗体。用血痕预先处理补体,则补体活性明显下降,证明血痕中存在强抗补体活性,它使抗HLA血清的细胞毒作用不能充分表现出来。将MLIT的补体量加大至10µl进行实验研究,HLA-A11,-B5分型732次阳性血痕和1384次阴性血痕结果全
期刊
酶联免疫过滤法(EIF)是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 A)与过滤装置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方法。作者采用国内现有材料自制过滤装置并对影响该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改良后的EIF用于单克隆抗体(McAb)筛选及特异性鉴定均取得理想结果。EIF与放射免疫试验(RIA)的对比研究表明,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EIF具有明显的优点,可在活细胞上进行表面抗原的检测,全过程仅需3小时,且敏感,简便,经济,重复性好。
期刊
本文介绍一种通过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A、B两株细菌DNA及其混合物(M)的复性速率,计算DNA∶DNA结合度(杂交率)的新方法。本法不用同位素标记DNA,操作简单,可以在普通实验室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