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域中民族心理的研究动态与展望

来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民族心理学视阈下厘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动态有助于掌握民族学研究取向与心理学研究取向结合的研究近况和发展趋势。基于2014-2020年CNKI高级检索获得的341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期刊论文的量化图谱统计与归类分析发现,民族学研究正在克服单一研究范式,多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研究将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一大发展趋势,推动该领域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深层次发展。研究热点多集中于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等五个认同方面,民族心理的研究正受到学界更广泛的关注。但是在民族心理距离、民族心态、心理
其他文献
袁宏道的“性灵”文学观对朝鲜后期文坛的“反拟古”与“求创新”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来说,“性灵”文学观中的“体现自我”“古今之变”与“古今相对观”等理念,都不同程度被朝鲜文人所接受。但同时,袁宏道的“宁今宁俗”与“真诗”理论,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变异,分别呈现出“古今调和”与“朝鲜诗”的演化。
教学模式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教学范式,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对语言、技能、人文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大学英语》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对POA理念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及流程进行了探讨,在兼顾语言工具性、人文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课程思政要素,实现教书育人。
从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出发,发现在原著改编方面,动画电影普遍存在以低龄观众为主、故事情节俗套、主题层次单一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观众日益提高的观影需求.通过分析动
徐福传说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衍生出“止居日本”和“逸书百篇”等内容,并由此进入日本的历史叙事和东亚各国的日本观。名诗《日本刀歌》中提出“逸书百篇今尚存”之说,自此引发东亚文人阶层的广泛关注。17世纪以降访日的朝鲜使节多次追问“逸书”,引发日朝双方的讨论与思考,背后则是对“逸书”所代表之中华文化正统的争夺,以及壬辰战后日朝之间复杂的政治交涉与相互认知。由此传承、延伸的东亚文化脉络,于中国不在场的“东亚共同体”中依然影响深远。
国内的创新创业事业蓬勃发展,“双创”项目或企业的财务运营情况也随之受到重视.为了让财会专业毕业生能到“双创”企业更好地服务和发展,改善财会教育中创新创业实践缺失的
“心识”观念是世界哲学中讨论的重要问题。古代中西印哲学中的这方面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涉及意识的来源和作用问题,涉及人与思想的关系问题,还涉及意识的主要种类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梳理与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类思想的基本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丰富世界文明史的知识,吸收借鉴古代文化中的优秀遗产,促进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暖,建设宜居家园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碳中和”愿景要求下,我国制造企业要加快转型,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早日实现“零排放”。构建环境成本管理制度是制造企业降低碳排放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现实需要,制造企业要主动谋变,从建立科学的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建立大数据云全流程环境成本管理制度、提高财会人员环境成本管理专业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以环境成本控制重塑绩效管理等方面落实环境成本管理。
承认差异,兼容并蓄,尊重多元化,是构建全球正义的基本原则。全球正义应以国家主权、根本利益和平等权利的保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认清“囚徒困境”“公地悲剧”“救生艇伦理”“地球全体主义”“国际正义”等全球正义理论模式的困境,探求全球正义的实际行动指明了方向。为此,需大力倡导和提升平等生存权利的意识和观念,凝聚正义共识;大力倡导和宣扬国家间平等生存和发展权利意识,强化国家主体正义观念;大力倡导和宣扬包容性发展理念,拓展全球正义内涵;坚持求同存异,互通有无,体现全球正义的根本要求;发挥多元主体
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洛克哲学中表现为“观念”的表象论性质问题。该问题讨论的是洛克所说的观念到底是心灵知觉的对象还是心灵知觉的行为?或者说,洛克在观念的性质问题上是表象实在论者(间接实在论者)还是直接实在论者?问题的核心是洛克的观念是否是知觉之幕?是否是心灵认识外部世界无法逾越的第三者?纵观学者们对该问题讨论的历史,可以将这一问题进一步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洛克的观念是不是实在对象?第二个层次是,如果洛克的观念不是实在对象,那么洛克的观念还是不是心灵知觉的直接对象,洛克还是不是一个表象论者?近代
“生命政治”是福柯最复杂的概念之一,涉及福柯的权力分析及其后期的一系列主题。通过辨析福柯的生命政治、生命权力概念,并借助对福柯的“生命”概念在规范和审美两个维度上的延伸讨论,发现对于福柯而言,与康吉莱姆的“否定性生命价值”相对应,生命政治的核心仍然是在生命的肯定性层面,自由、反抗或者新的主体性的生成,均与这一肯定性的生命政治理解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