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整形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

来源 :淮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lan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烧伤整形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行烧伤整形术治疗的623例烧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烧伤整形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烧伤整形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12%(7/623);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术后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手术时间≥200 min、术区残留瘢痕、术后残余创面与烧伤整形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术后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手术时间≥200 min、术区残留瘢痕、术后残余创面是烧伤整形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烧伤整形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与术后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手术时间≥200 min、术区残留瘢痕、术后残余创面有关,临床需加以重视.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某院内分泌科住院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符合每日应用胰岛素≥30 U,糖化血红蛋白(HbA1c)≥8%,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3组,T2DM-A组(8%≤HbA1c≤9%)、T2DM-B组(9%
目的: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血EB病毒脱氧核糖核苷酸载量与其临床症状的关联.方法:选取28例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血EB病毒(EBV)脱氧核糖核苷酸载量数据,将其分为高载量组(16例)、低载量组(12例),前者载量≥5.0×103copies/mL,后者<5.0×103 copies/mL.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并分析IM患儿EB病毒载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相比低载量组,高载量组患儿发热时长更久,更易发生脾脏肿胀,且颈部淋巴结最大直径也更大(P<0.0
目的:探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常态防控下,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某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AGI分级、Marshall评分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根据AGI分级将患者分为低级别组(I级、II级)和高级别组(Ⅲ级、IV级),比较2组患者APACHEⅡ、Marshall评分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83例患者中低级别组65例,高级别组18例;高级别组AP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85%,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研究和新药开发迫在眉睫.本研究主要探讨千金子二萜醇衍生物的活性及其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千金子二萜醇为原料合成3个千金子二萜醇衍生物,采用磁共振验证结构;采用MTT法检测上述衍生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H1299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筛选出活性最佳的化合物进行后续实验.集落形成、划痕、Transwell实验分别用于检测A549和H1299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rea
目的:探讨COOK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孕妇促宫颈成熟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足月妊娠引产孕妇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采用COOK球囊引产,比较2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妊娠结局及分娩指标.结果: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及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至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球囊可有效促
目的:探究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源性感染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源性感染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组(n=57)、肠外组(n=57).肠内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肠外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2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病情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前后血清免疫指标(IgG、IgA、IgM)变化、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胰腺功能相关指标[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
目的:研究超声声衰减成像(ATI)参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脂代谢、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接受诊疗的90例NAFLD患者资料,根据诊断结果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NAFLD未并发脂代谢异常、肝功能损伤患者(50例),观察组为NAFLD并发脂代谢异常、肝功能损伤患者(40例).对比2组患者各生理指标差异,分析ATI参数与NAFLD患者各生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BMI、TG、TC、ALT、GGT、ATI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
目的:探讨血清IL-23、TNF-α表达与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治疗的UC患者90例,根据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其中轻度患者30例,中度患者40例,重度患者2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大肠湿热证、脾虚湿热证、肝郁气滞证、寒热错杂证、脾肾阳虚证,分别为20例、28例、19例、11例、12例.选取同期某院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研究对象血清IL-23、TNF-α表达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IL
目的:探讨阿仑磷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P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POP患者14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7例.A组给予阿仑磷酸钠治疗,B组给予骨化三醇治疗,C组给予阿仑磷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效果、骨密度、血磷血钙浓度、骨代谢水平〔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疼痛程度及安全性.结果: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均高于A组和B组的78.72%、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股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细胞因子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24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予以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实施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血清神经细胞因子[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B蛋白(S100B)]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