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e_h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学在教学系统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众多脑力消耗的科目中,体育课给予了学生有效的身心放松,使得学生在自由活动的环境下得以放松自己,释放自己的学习压力。同时,体育课教学,强调集体活动,因而在其科学的教学环境下,更利于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本文将讲述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手段,培养小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不断加强学生集体意识,营造良好班风。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团结协作
  在小学教育中,强调对学生学习上的引导,生活上的关心,即注重人文教育的发展。而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小学的体育教学,其教学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体育专长生,而更多的是以游戏的方式,带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班集体中,从而有效地增加班级凝聚力,进而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而小学生刚脱离父母的宠溺,且价值观尚未健全,所以普遍出现过分注重个人利益,缺乏较强的团结合作意识。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团队的相互帮助,拥有团结协作的能力,对日后的学习能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同时就今后个人长远发展而言,也是为了适应当下时代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小学生缺乏团结协作意识的原因
  团结协作指的是群体在共同目标下进行的集体性活动,在其过程中要互相支持、配合、明确分工,进而实现目标的完成。在小学的体育教育中,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使学生之间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班风。然而当下的小学生普遍缺乏团结协作意识,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其一,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健全,当下家庭组成多为独生子女,其父母给予的呵护过多,此时对于刚踏进校园的小学生而言,并不能快速地理解团结协作的意义,从而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缺乏谦让和分享的意识,所以更谈不上团结协作。其二,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导致学生缺乏团结协作意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个人基本素质、性格等都是从模仿父母而慢慢形成的。而有些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过分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而缺少精神上的指导,导致孩子养成了一味地索取,渐渐形成自私自利、拒绝分享的恶习。所以,进入校园后,难以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容易与他人产生隔阂,长此以往更容易出现个性上的封闭,不愿和他人交往,逐渐脱离群体,导致其更加缺乏团结协作意识。其三,观念极端化,导致学生缺乏团结协作意识。
  许多家长及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味灌输“独立完成作业”的思想,导致班级的“差等生”被给予拒绝对其进行学习帮助,甚至拒绝与其交流交友的“特殊对待”,如此一来,不仅不利于班级团结,长此以往影响班级同学的感情交流,导致班级容易出现“小帮派”,破坏了良好的班风及学习氛围,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培养小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具体措施
  1.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树立团结协作观念。作为体育课的教师,我们就要树立培養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尊重他人,能主动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德,使他们长大后能适应社会需求,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一方立足之地。所以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有效地将团结协作的观念,灌输到学生脑子里,进而形成意识,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强化,最终养成良好的团结协作习惯。
  2.合理设计合作游戏,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所以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引入游戏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表现欲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明确游戏规则,或者以个人为单位,或者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比赛或竞赛的方式选出优胜者,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通过这样的过程,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
  3.加设合作竞赛环节,强化团结协作精神。体育教学的比赛合作方法,可以使学生发展身体素质,提升运动技能,加强竞争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分担学习任务,利用学生追求成功的积极心态,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克服困难,为争取好成绩而努力拼搏。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的同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在做高难动作时,教师要重视保护,但不要过分“帮助”,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相互思考合作的过程培养。
  三、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加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及合作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体育老师,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要时常将团结协作的意识渗透到学生的脑中;巧妙地运用团结性的游戏环节,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在合作竞赛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同时也要做到积极地鼓励,以强化“团结第一,比赛第二”的协作精神。并在今后的课程中,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有效实现小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提高,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及班风建设。
  参考文献:
  [1]赵万青.如何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3):52.
  [2]赵业海.论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J].学周刊,2017,(17):108-109.
  [3]刘志军.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J].学周刊,2016,(08):8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地理课中几种详细的调控方法,并对这几种调控方法进行教学反馈,创设种种情境,采用多种形式及时反馈,并善于利用反馈信息,因势利导,及时调控教学进程,就能够把教与学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程序之中,使地理课堂教学收到满意的效果。运用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地巧妙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是一种对地理课堂教学实施调控的教学艺术。  关键词:课堂教学 调控方法 教学艺术  教师自觉地运用“控制论”的
摘要:现代教育认为“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学生去接受,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个性的、可持续的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发展,使学生探究新知,不断进取,充满自信心和成就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做学习的主人,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才能促进数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
一、货币的起源rn两千多年前的《盐铁论》中记载:“古者市朝而无刀币,各以其所有易所无,抱布贸丝而已.后世即有龟贝金钱,交施之也.”正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自发地形成了货币.
期刊
一、新课改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从美术的角度出发认识美术课程,以认为美术课就是“照葫芦画瓢”,画得越像,他(她)的美术成绩就越好,使学生感到繁琐、枯燥、乏味,甚至望而生畏,或消极应付。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育的角度认识美术,不以专业教育为目的,而是以人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美术教育应该走出误区,转变教学思想,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整体功能,美术教学以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价值观的体现,更是思想观念、人文素养的反映。为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积极开展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建设途径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一)时代的特色性  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模式随之普及,且发展
“十一”期间,西北油田塔河采油二厂干部员工发扬吃苦耐劳的铁军精神,克服休闲与坚守的心理落差,一如既往地投身到繁忙的夺油上产工作中。他们令行禁止,高效组织井下作业、抽油机
摘要:本文我亲身体会到的高考化学总复习的方法 , 指导学生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立足课本,认真分析学情及历年高考试题,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抓好“基础复习——专题复——模拟训练”等复习阶段,就能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关键词:高中化学 复习方法  高中化学总复习是一项系统的教学工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指导高考复习时,教师若能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立足课本
瓷器商的失败不在瓷器的真假,也不是这些瓷器不具备观赏价值,而是定位错了,他们仍然抱着“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理念来推销瓷器,无疑是毁了瓷器的生路.
摘要:传统的作文评改只是由教师统评统改,选出优秀者讲评,大多数人因而只关心分数,并没有参与作文评改的活动,使整个作文练习的过程缺失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作文的评改也应成为系统、前后衔接,就单纯的作文练习而言,评改也应改变过去那种老师对作者的一对一模式,充分发挥其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写作水平、心理素质的作用。  关键词:作文评改 全程参与 良好习惯  写作活动并不终止于“写”。文章是写来给人看的——不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