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

来源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等教育的诸多改革中,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定位是关键,教学方法改革是核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重点和难点。笔者根据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针对电气信息类本科专业教育的特点,研究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一核心、两教育、三强化、四改革”的刨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
其他文献
本文对差错控制编码技术在片上网络(NoC)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三种纠错码在纠错能力、码率、面积和功耗等方面的折中,本文设计实现了适用于片上网络通信的BCH码,并给出了
在我校通信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改变现状成为当务之急。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实验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等
“柔性生产”“黑灯工厂”“智医助理”,近年来,全国两会上时常出现这些名词,今年也不例外,而与这些词汇一同出现的,是我国正在转型升级中的制造业。
本文分析了以前通信专业信号类课程设置的不足,为此构建了新的信号类课程体系,给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结构图。本文还介绍了课群建设的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包括结合民航应用背景
摘 要: 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编程和算法设计与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实验性课程教学、多模态教学,和学习态度的指引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编程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编程能力; 算法设计; 计算机专业;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03-60-04  R
求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全响应是"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知识点。本文总结了仅已知系统非因果输入、系统初始条件未知情况下,分别从时域、频域和复频域,直接求解线性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