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东方州立监狱 黑帮教父、绅士大盗和幽灵传闻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ing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手党教父阿尔·卡彭在监狱里享受着特殊待遇,他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时间,他被允许拥有一台收音机,并获准使用监狱长的电话。
  1945年4月3日,绅士大盗萨顿及其同伙通过偷偷挖掘的地道越狱,可惜这群逃犯的自由生活维持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被逮捕归狱。
  在传闻中,被这座监狱逼死、逼疯的犯人没有离去,他们的灵魂还留在自己的单间囚室里,不断发生的灵异事件吸引了众多猎奇者。
  在19世纪30年代,如果从费城当地人口中听说某人上了樱桃山,就是暗指某人已经锒铛入狱。这是因为在费城政府修建东方州立监狱之前,选址所在的山上还是一片寂静的樱桃园。
  费城东方州立监狱于1821年动工,1829年接收第一个囚犯,当时还只有两三栋牢房,在接下来的百年里,整座监狱始终处于建设中,最终发展成拥有中央警戒塔、数十栋牢房、犹太教堂以及棒球场等一系列设施的大型建筑群,并且它还成了第一座采取单独监禁措施的监狱,也正是这个举措,使得监狱过于拥挤,最终在1970年遭到弃用。当人们回顾这座监狱一百多年的历史时,总会提到曾居住在那里的黑帮教父、绅士大盗、恐怖杀手;也会想起飘荡在监狱各个角落,令人毛骨悚然的鬼魂……
  “疤面煞星”卡彭的幸福时光
  东方州立监狱距离费城市区只有3公里路程,建成后,立刻成为当时美国境内规模最大的监狱。整个建筑呈圆形放射状布局,7座相互独立的建筑从不同方向连接到中央警戒塔,每栋牢房都由一条走廊贯通,穿过两道木门,就可以看到一小块空地,名义上是囚犯训练场,实际上就是放风场。
  其实,建造这座监狱的初衷,只是对犯人的精神层面进行改造,而非劳其筋骨。然而,理论与现实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这座监狱最擅长的,就是制造孤独:牢房只有两个小洞,一个用来送饭,一个用来通风,一旦行差踏错,两个小洞都会关闭,也就是所谓的“关黑牢”。囚犯每天放风一小时,但不允许相邻牢房的犯人同时放风,为了严格遵守隔离政策,监狱甚至放弃了造价低廉的传统连排厕所,而推行独立的抽水马桶……由于这座监狱极尽严苛,因而成为关押国家级要犯的主要场所。
  从第一个入住的窃贼,到宾夕法尼亚州最后一个坐上电椅的连环杀手,东方州立监狱关押过各式各样的罪犯,甚至包括一条黑狗——它咬死了宾州总督夫人的爱猫。在这些罪犯当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黑手党教父阿尔·卡彭。
  卡彭最赫赫有名的是“疤面煞星”的称号——他左脸上的那道伤疤,是他为早年得罪某黑社会老大的亲妹妹所付出的代价,后来却被看作“战斗勋章”,成为凶狠残暴的象征。
  20世纪初,阿尔·卡彭与他的黑帮集团横行芝加哥。据说他曾在10个月里连续干掉了322个对手,其中亲手杀死的不下百人,其势力深入政界、警界、司法界,号称“芝加哥的影子市长”,上至市里的政府要员,下至街头小贩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他手中。
  美国政府一直苦于没有证据将卡彭绳之于法,但让人惊讶的是,1929年,这个用惯了冲锋枪、手榴弹的刽子手竟然因怀揣一支9毫米口径的小手枪被捕,这里的蹊跷在芝加哥尽人皆知:当年的2月14日,卡彭制造了耸人听闻的“血洗情人节”事件——为了打击自己所进行的私酒贸易的竞争对手,他命令手下假扮警察冲进对方老巢,强制7个手无寸铁的人排成一行,用机枪射杀。这次事件造成了社会恐慌,致使其他帮派开出的暗杀卡彭的价码再次提高。为了躲避风头,卡彭选择了离开芝加哥,在费城自导自演了一场被捕入狱的好戏。
  卡彭被捕后,关押他的地点一直有两个说法:一个是他被转押到旧金山的恶魔岛监狱;另一个是,他就在当地的东方州立监狱。
  据说,卡彭在东方州立监狱中享受着特殊的待遇,他的单间非常舒适,地上铺着华丽的东方地毯,床边摆着一张精美的单人沙发,书柜里放着不少书籍,写字台对面的墙上还挂着一幅油画。卡彭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时间,他拥有一台收音机,并准许使用监狱长的电话与外界联系,监狱甚至安排了女郎供他排解寂寞。他在这里度过了8个月的幸福时光。
  绅士大盗的越狱计划
  东方州立监狱里的另一位名人——威利·萨顿是美国最著名的银行大盗,一度是联邦调查局通缉的十大要犯之一。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他打劫了上百家银行。银行界对他恨之入骨,警察听到他的名字就头疼,而穷人却当他是“现代罗宾汉”,十分崇拜。
  与人们想象中的江洋大盗的形象不同,萨顿穿一身剪裁合体的西装,闲时爱读叔本华,爱好逛逛玫瑰园。他把打劫银行看成一门艺术,每次行动虽然都带有手枪或者汤姆森冲锋枪,但他的枪从不上膛,因此他从没开过一枪,也没伤害过无辜的人,因此有媒体赠予了他“绅士大盗”的名号。当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贫富分化极其严重的时期,这位专门抢劫有钱人的大盗,自然成为了贫民区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
  仅仅是因为抢银行,萨顿就多次入狱,在他多年的牢狱生涯中,一共成功越狱3次。他进入东方州立监狱时已是1934年,监狱里独立囚禁的规定已经松动。萨顿在自传里抱怨,这里虽然允许放风,却根本就没有放风的地方,只能挤在一个四面都是高墙的小方块里,勉强呼吸新鲜空气。于是他刚进来,就决定要越狱了。
  他和他的同伙们选中了7号楼68号囚室来挖掘出逃地道,地道入口就在地毯下方。为了掩人耳目,挖地道的工具被选择为勺子,挖出来的泥土分给同伙,然后放进各自囚房的马桶中用水冲走,或分散地丢弃在放风场。挖掘时,囚犯们相互掩护,应付狱卒的查问,直到晚上10点,周围安静下来才停工。
  随着地道渐深,老鼠成了囚犯们的心腹大患,这些进进出出的不速之客随时可能暴露地道的存在。相比老鼠,监狱里的其他囚友则相当值得信赖,虽然这一区的囚犯几乎人人都知道地道的秘密,但从未有人泄密。不仅如此,连监狱外也有很多人知道这个行动。然而因为东方州立监狱有个奇怪的规定——不允许囚犯家属或朋友探监,却允许游客参观,于是这引发了囚犯家属和朋友的“化装才艺”大比拼,他们乔装打扮成外地游客前来探视。在得知此次越狱计划后,囚犯的家属和朋友们得以做好充分的接应准备。   1945年4月3日,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萨顿和另外11名囚犯成功通过地道越狱,可惜这群逃犯的自由生活维持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被一一逮捕归狱。这是萨顿越狱生涯中最倒霉的一次经历,当然,这也算是一次成功越狱。
  除了抢银行和越狱,萨顿还留给世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印象。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抢银行”时,他回答说“因为钱在那里”。这句话后来被无数次转引到金融领域,讽刺商人唯利是图,成为一代名言。但萨顿晚年却推翻了这套说辞,指责记者捏造事实,他的原话是,他喜欢抢银行,抢银行让他感觉自己还活在世上。
  徘徊在弃用监狱里的幽灵
  罪犯的名头为东方州立监狱带来了传奇色彩,而幽灵的传说却为这里带来了额外的人气。东方州立监狱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世界十大闹鬼地”之一,从20世纪40年代起,监狱闹鬼的传闻就在民间流传。传闻中,被这座监狱逼死、逼疯的犯人并没有真正离去,他们的灵魂还留在自己的单间囚室里。走廊上不时传出他们凄厉的哀号,甚至有狱警在空牢房门口被“人”拽住脚踝,不能动弹。传说卡彭也曾向狱友诉苦,说他每晚都被鬼魂纠缠,隔壁的囚犯总听到他在夜里大叫“吉米!吉米!”据说,吉米就是在他实施的“情人节大屠杀”中的被害者之一——詹姆斯·克拉克的昵称,正是他的鬼魂来找卡彭索命。
  1971年监狱被弃用后,城堡一样的建筑沦为废墟,长时间的空无一人更是让闹鬼的传闻甚嚣尘上。当地不止一位市民声称,当他们从监狱外墙下经过时,不止一次看到本应废弃的警戒塔上亮起了灯光,不仅如此,还有人影缓缓飘过。附近的居民时常听到监狱中传来尖厉的哭喊,个别胆大的居民走进去一探究竟,会听见铁门后沉重的喘息声,看见门边忽然消失的人影,吓得夺门而逃。
  东方州立监狱闹鬼的消息越传越神,不仅引来了民间捉鬼队,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科幻频道的“捉鬼特工队”节目组录下了12号楼里凭空而来的脚步声,成为当时争议最大的超自然力量研究课题。
  除了幽灵,这座废墟监狱的住客还有几十只流浪猫。当时,附近一位好心人每周为小猫们喂食3次,风雨不改,坚持了28年,直到监狱作为博物馆重新对外开放后才停止。博物馆方面认为,这群猫已经成为东方州立监狱的“合法居民”,因此热情地接纳了它们。
  在最后一只猫寿终正寝后,工作人员还常常看到有小猫的影子在草坪上的角落里闪过,不知是幽灵,还是真有野猫经过。
  艺术家琳达·布伦纳从中受到启发,结合监狱里幽灵的传闻,为博物馆制作了一场特别的展览——“猫灵”展览。如今,展览留下的白色小猫雕塑散布在监狱的各个角落,或在楼梯下端坐,或在屋顶上酣睡,或在草坪上伸懒腰。“数猫灵”也成为游客的一大乐趣,官方公布的数字是36只,但也有人声称自己的发现并不止这个数目,也许他是遇到了真的猫灵。
  博物馆顺水推舟,推出了万圣节特别节目。每年的万圣节一到,猎奇者便齐聚东方州立监狱,只靠一支手电筒,夜访阴森黑暗的牢房、医疗室和放风场,享受博物馆安排的惊悚之旅。据说每年总有些人脱离主办方划定的路线,自己去监狱深处冒险,却不知他们是否重返人间……
其他文献
百丈漈观瀑  这才是春天,多么撩人的时刻  峰峦一起一伏,福地洞天灿若星河  万物复苏,春色有无中,鸟鸣山涧  你的桃源在世外,日后不再有  深入山的腹地,溪水潺潺流淌  野花遍地开,娇莺恰恰啼,这一刻  江山有风月,你不春寒,我不料峭  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大地为床  我们多自在,风在吟唱,水也温柔  世上闲人地上仙,山道崎岖  常青藤绕着合欢树,忘记爱别离苦  灵与肉的融合,在悬崖边缘  难舍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但愿我们的推荐,能让你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原生态聚落,而非虚构的仿建伪史书。  ——本刊编辑部  古村古镇,一般是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可供集中居住的建筑聚落群。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有着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古镇,其中有一部分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但遗憾的是,它们要么因为现代工业的入侵,环境沦落,成为“有名无镇”的“行尸走肉”,要么被旅游业所破坏,原著民搬迁消失,
亚马孙雨林是子弹蚁的主要栖息地。它们在地下筑巢,尤其喜欢在植物的根部安家。这种蚂蚁的外貌和黄蜂的祖先极为相似,在几百万年中几乎没有变化。  被评为“全球十大毒性最强动物”之一的子弹蚁,是蚁族的异类。远看它们像蜂,却有着强壮有力的上颚和尖锐带毒的尾刺;近看是蚁,喜欢挥动一对大钳耀武扬威。它们的体长约3厘米,体型约为普通蚂蚁的5倍,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蚂蚁种类之一。  热爱挑战的子弹蚁战斗力十足,竟将比
南海海域复杂,气象多变,暗礁密布。在没有航海地图和卫星定位系统的年代,是什么力量支撑海南渔民,让他们仅凭借简陋的航海装备就敢闯荡神秘海域?答案是一本陈旧的路书《更路簿》。  “自大潭过东海,用乾巽使到十二更……”这是《更路簿》中的一句话。“大潭”指琼海潭门港,“东海”即西沙海域;“乾巽”是航行角度;“更”,指路程,每更航程大约10海里。简短一句话就标示清楚出发地、目的地、航向以及航程。  在没有精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国经济文化的密切往来,英语作为一门通用性语言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高中英语教学不仅关系着学生的高考升学,更与学生今后的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农村英语教学必须改变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英语;农村;学习兴趣;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杨锁民,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农村教育
当时有一位名叫曹希蕴的女道士,曾为乾明寺的尼姑绣娘作了一首诗,说她们:“睡起杨花满绣床,为他人作嫁衣裳。因过竹院逢僧话,始觉空门气味长。”  崇尚书画的风气影响到汴绣,便形成了汴绣“山水得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情具瞻眺之情,花鸟含绰约之态”的独特品格。  汴绣,也称“宋绣”,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历史上汴绣声名显赫,曾超过苏、蜀、粤、湘四大名绣,被作为宋朝的“国宝级”御用刺绣。北宋崇宁四年(1
成语中,带有“寸”这个字的有很多:寸步难行、鼠目寸光、寸草不生……在这些成语里,对“寸”字的释义多为量词。其实,“寸”也会作为姓氏而存在,而且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  和其他许多姓氏一样,寸姓也经历了长途迁徙、开枝散叶等变迁。若要追溯寸姓的渊源,就需要回到唐朝,追寻历史上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古爨(cuàn)族。  唐初,常年的战乱使得民生萧条,内部斗争还未平息,边境地区战乱又起。当时在云南保山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当前的教学理念也在发生变化,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受到关注。本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教学理念,小学教育应当重视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小学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所以应当引起小学英语教师的重点关注。本文针对与当前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提升阅读理解教学水平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优化升级  【作
【摘要】新词汇的运用可以提高新闻的可读性,不同的语言中,新词汇的构成和出现的原因存在差别,也有相互联系与借鉴之处。本文通过收集2015至2019五年间中文和英文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新词汇,并对两种不同语言中的新词汇进行比较,分析两种语言新词汇构词成因的异同,同时分析新词汇的形成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与发展。  【关键词】新词汇构词;英汉对比;词汇与社会现实和发展  【作者简介】李雨薇,李昱晓,青岛农业大学。
【摘要】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地推出了线上教学方案。基于此,本文以高中英语教学为例,提出了三大教学方法,以期为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者顺利开展线上教学提供经验。  【关键词】高中英语;线上教学;教学方法  【作者簡介】洪珊珊,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  线上教学就是班级师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教学互动的一种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主要模式,不仅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也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