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医学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改革一直是高等医学院校关注的焦点.“互联网+”教育时代给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文章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依托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借助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着力打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技术、成绩评价等方面,初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
【机 构】
:
皖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芜湖 241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医学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改革一直是高等医学院校关注的焦点.“互联网+”教育时代给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文章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依托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借助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着力打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技术、成绩评价等方面,初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
其他文献
唐蜀华教授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第4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者,学术经验丰富,临床思维独特.其善于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心系疾病,常获良效.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唐蜀华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如何落实和提高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效、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生理学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文章基于教学实践,对翻转课堂的多个环节进行探索,以探讨翻转课堂对于提高生理学课程思政实效的可行性.
目的: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新模式.方法:利用文献回顾法,对传统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特点及不足,提出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结果: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一网三端”家庭医生服务模型,并对每个模块内容及功能进行规划,为下一步系统建设提供思路.结论:“互联网+”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将在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家庭医生“签约”落地、助力医联体协同医疗、防治结合、促进全民健康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已引起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实验室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实地探访和线上交流的方式调查普通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发现主要存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实验室规划建设不规范和实验安全意识淡薄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为普通院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实验动物学是医科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在生物医学本科生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课堂作为实验动物学第一课堂的延伸,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等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文章阐述了实验动物学开展第二课堂的意义和优势,分析了开展第二课堂面临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医科院校开展实验动物学第二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广大高校开展实验动物学第二课堂建设提供借鉴和启发.
目的:探讨神经电刺激联合多感官促醒护理对老年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昏迷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收的78例老年STBI昏迷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电刺激,观察组给予神经电刺激联合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苏醒时间、格拉斯哥昏迷程度(GCS)评分及残疾评定量表(DR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GCS和D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STBI昏迷患者给予神经电刺
刘宏奇为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省优专家,省级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委等.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失调、盆腔炎、绝经前后诸症等妇科疾病,尤以崩漏疗效突出,刘宏奇教授认为崩漏的基本病机是肾虚血瘀.出血期辨证以血瘀为主,常见证型为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湿热瘀结证,治疗上重视祛瘀止血以塞流;血止后辨证以肾虚为主,治疗上重视补肾调经以复旧,临床疗效较好.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