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需要形式美!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艺具备形式美,是跨界认同的基础。是赏石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故此,我们可以不纠结于理论,而是找到当下赏石活动亟待认知与突破的问题所在。进而确立赏石活动健康发展的突破口:跨界,需要形式美!
  提 炼
  前 言
  关于形式与内容的话题已辩驳千年,今天终于与当代赏石艺术相遇,从这个意义上讲,赵德奇先生带了个好头。
  勿庸置疑的是,任何艺术都会深深铭刻时代的烙印,这烙印就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任何一种艺术理念,都会找到与她契合的哲学的美学的思考与论断依据,即使这依据是历史长河中人类智慧对自然与社会的片断感知。
  石艺具备形式美,是跨界认同的基础。是赏石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一年来,雅石环境置景沙龙近四百名爱好者反复实践,一系列置景作品得到跨界认同。在市场普遍萧条的当下,有些石友的卖场逆势成长、扩张。
  故此,我们可以不纠结于理论,而是找到当下赏石活动亟待认知与突破的问题所在,进而确立赏石活动健康发展的突破口:跨界,需要形式美!
  “以石为本”是形式美的根
  雅石置景,是营造石艺形式美的表达方法。无论怎样丰富的表达,都不能脱离“以石为本”,这个“本”的好坏,取决于“相石”基本功。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相石观和选石方法。比如,“质、色、形、纹”就是人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赏石法门;再如,“奇”为上,是很多石友选石的标准。而一块“质、色、形、纹”俱佳的石头,未必能够给我们带来审美享受和内心感动。一方以“奇”为特点的石头,同样未必能带给我们除了“奇”而外更多的东西。
  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质、色、形、纹”而外,更要进一步从“协调”与“统一”、“生机”和“活力”等视角整体考量。“奇”之后,求的是“雅”和“韵”。“奇”,不一定美,而“雅”方生大美,“韵”才能出离石头,走向艺术。“奇、雅、韵”,才是相石和石艺修习的要义。
  可见,懂得了“质、色、形、纹”与搜“奇”,只是石艺相石的开始。石艺的根本——石头不过关,配上再美的背景,填上再感人的诗词,加上再多的配饰,也不会改变石的属性,不会有感动人心的石艺作品!面对石头,我们须谨记前辈们的警示:面对石头,不要想得太多了。
  相石,如果停留在“瘦、皱、漏、透”和“质、色、形、纹”的表象层面,我们将无法触及古人的精神世界,也无力将当代赏石活动升华为艺术实践,石之艺术的形式美也就无从谈起。到头来不过沦落为玩物而已。因为,人类的智慧不仅仅是发现表象,停留在表象,而是藉由表象找到这个世界的真象。
  我个人实践感悟:相石,除了“质、色、形、纹”等表象指征的观察,在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对“势、力、气”,“衡、韵、场”的判断和把握。如果说“以石为本”是形式美的根,那么石的气韵决定形式美的高度。
  “器石合一”,构建石艺作品和谐统一的形式美
  雅石置景追求“器石合一”的境界,寓意大地的各种展器,是雅石接地之根,是石艺表演的舞台,是对置景作品视觉中心的渐进式导引,是置景作品融入周遭环境的媒介。展器和雅石之间的相互映衬、彼此成就,标志着置景作品在形式美上向艺术品的靠近与升华。
  比如,一个竹帘就可以为雅石构建起大地,一个衬板构建的舞台更具仪式感。
  又如,水盘与石的匹配,有时取气韵一致,有时取刚柔相济。在阳刚力感的景石过薄(厚度、进深尺寸小)时,用长方盘,往往统驭不了盘面,作品空泛无张力。此时用长圆盘会弱化景石的薄,增加作品的张力。
  再如,盘与石的匹配,也和作者想表达的精神气韵有关。张扬与含蓄是不同的美的表达。
  无论怎样,器石合一是置景的目标和追求。因为,构成作品的所有要件、元素,如石、器、配饰等,都是作品的重要组成,不可或缺。忽略了石,则失去根本;忽视了展器,则辱没了石头,降低了作品的品位。
  成功的雅石置景作品的形式美,是所有构成要素和谐统一的整体呈现。
  “出离石头”,营造环境空间的形式美
  雅石置景讲求“出离石头”。其实,赏石也同样如此。置景亦或赏石,是由欣赏表象到感知气韵、由物象表达到本质探寻的过程,这个本质,不是质地,而是精神所在。
  置景亦或赏石,同样不能脱离与所在环境、所处空间的关系。在一個空间里,赏石或置景作品与同处空间的其它物象互为环境。他们之间的彼此映衬关照、协调统一,是环境艺术的范畴,已经出离了石头本身,赋予石艺形式美更广阔的天地。
  “出离石头”的前提是“以石为本”。也就是说:“出离石头”,是以具备“相石”基本功前提下的出离。否则,为出离而出离,会堕入虚玄,失去了根本。石头或置景作品放在那里,却让人不知所云。悦己是悦人的前提,但悦己未必能够悦人。
  “出离石头”,要做到:不沉迷于局部,考量整体;不沉迷于表象,找到内涵;不沉迷于物象,读懂气韵;不沉迷于有限空间的实象,要营造无限空间的气象。也就是雅石环境置景讲求的:“有限空间是根,无限空间有魂”。
  所谓“根”,就是好石加恰当的置景表达。也就是物象的作品本身,即:石、展器等架构的有限空间。所谓“魂”,就是有限空间的作品为相对的无限空间环境营造出某种气质和氛围。或者说是藉由作品物象,外化到相对无限空间的气韵。
  结 语
  跨界,是石界梦,也是属于石界的真正辉煌所在。从赏石的形式美到石艺作品的形式美,再到用石艺作品营造环境空间的形式美,是雅石环境置景实践中总结出的三段论,是石艺理念的探索与发展,也必将被证明是石之艺术取得跨界认同的必经历程。
  昔年,当自然主义美学发展到了宗教式教条的地步,艺术变得刻板而沉闷。形式主义美学思潮如一把利剑,将那沉闷的铁幕划开,为艺术开启了全新的视界。
其他文献
传统风格赏玩强势回归,可能是近两年你已经注意到的石界热点。很传统,很中国,很风雅。你想尝试吗?——传统四大名石身价太高,资源有限?别急,小编带你走云贵,去陕西,发现传统玩石家族的“小鲜肉”。颜值高,机会多,不怕你不动心。  黔太湖石:水旱两路有看点  贵州出产众多美石,如鸡血石、马场红、贵州青等,而得天独厚的喀斯特地貌也让黔中大地成为类太湖石的故乡。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貌,水流对于可溶性岩石的侵蚀,造
期刊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当张九龄的诗句化作景致出现在石上时,必定会引起波澜。今年5月8日国粹苑第三届中国名家·赏石精品展上,如此景致的长江墨画石“九天泻星”顺利成交,20万的价格再一次提振了长江石的气势。  买家普石、卖家张伟、一手藏家白林一同参加了此次展会,谈起“九天泻星”的故事,三人都还津津乐道。  “出水后先找我”  2013年8月某天,白林接到乐山石农的电话,说
期刊
筌者,捕鱼器也。经线,笼起希望,纬线,串起心情,最后留一个口儿,等鱼儿进入。  一经一纬皆可看出渔人编织时的用心。让它不仅成为糊口的工具,亦成为一件手工艺术品。  由筌而魚,得鱼不忘筌,人之本,亦心之根,因筌而思而念而想,皆可打捞。
期刊
逆境中最珍贵的莫过于希望,有了希望,世界就多了一份歡乐,一份幸福,一份和谐,希望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盏灯。这方奇石,偏安一隅,不似别的庞然大物用自己的体格来吸引眼球,它兀自站在那里,古朴而华贵的颜色,触手温润如玉的细腻,不大不小却凝聚着一股子灵气。  它就是心里面的一团火,无论境遇坎坷或颠簸,它只是在静静地诉说:还好,还好,希望还在。埋于案牍几十载,忽而顿笔抬头正望见它,烈火如歌,是爱、是暖、是盛夏骄
期刊
这是最自由的舞姿,无需华丽的舞台,没有特定的时限,就在时光里自由地舒展:高高甩起的水袖,如扇开合;拖曳翻飞的裙摆,如花绽放;还有那驚鸿一瞥的妩媚婀娜,才是最完美的定格。  舞一袖清风,醉却尘世万年。
期刊
编辑侧记:是日,适逢小编四川五地九日赏石行乐山站最后一天,也在现场。惟妙惟肖的青脆小瓜以三百元成交,惊呆了众人。事实上,小编以及其他几位随百合会长来的女石友都看中了这条小瓜,但都仅是心中爱慕、畏价高没有开口。且此事由百合会长玉成,九妹的先生又乐受,众人又一重喜。回程的车上,众姐妹同行,大家纷纷打趣:我们兜里都有三百元呀。可见,爱要大声说出来,价要敢于问出来!  四月底,我陪同泸州女子爱石协会会长百
期刊
说石头就不能不提米芾,他被当代尊为赏石界的祖师爷。其实终其一生,这个祖师爷在官场是很屌丝的。至于他的拜石头,我认为也是一场政治秀,行为艺术。艺术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容我细细道来。  先看米芾简历:  21岁出道,浛光尉,相当于今天的英德县公安局长;  24岁~33岁,临桂尉,长沙掾,青龙监镇,杭州观察推官,都是些小官儿;  34岁,米老娘死了,守孝二年;  37岁,坐敞篷轿车,戴高帽,招摇过市,类
期刊
1、听人说张好几特别自恋,黄白黑从铜仁去怀化拜访他。  2、黄白黑毫不犹豫地拍了张好几的马屁,张好几很高兴。好几妻在一旁冷笑。  3、黄白黑接下来说的话,张好几有点没听明白。  4、好幾妻子听了来了心情,就跟黄白黑探讨关于石缘的问题。  5、黄白黑还没有讲完,就被张好几轰出来了。
期刊
藏者题名“天书”,如同藏石奏刀凿刻,朴拙天成的紋饰,已入审美深度。憧憬画面石为一个艺术时代到来的杨靖女士,将一方画面石与达芬奇自画像对比,称“会发现它们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力是如何相似”。而温庆博教授称:仅以艺术元素的组织形式,也能独立地展现美感。艺术品的形式可以拆分成线条、形状、明暗、色彩、构图等,包括元素特征的不同所构成的变化,比如一条线和一个圈之间,一个大圈与一个小圈之间的变化。以如此自然与艺术
期刊
人满为患的景区,过度开发的景点,无中生有的景色,被迫消费的行为,也许已让你倒足了胃口。无心再为一次毫无意义的旅行而浪费心情。乌兰察布的旅游资源丰富,一些尚未开发或处于半开发的地方,还保持着当地的原生态风貌,景色优美,是自驾游和休闲旅行人的天堂。不仅如此,各县(旗)的奇石资源,也让人惊叹。那么,我们这次的旅行,就从这些石头开始。  受乌兰察布奇石协会路春宣会长的邀请,我们参加了当地奇石展会,期间海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