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后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二例

来源 :眼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an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例1,男性,36岁,因左眼视物模糊伴视物变形10余天于2004年6月14日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1.0,左1.0,眼底见视盘边界清,颜色正常,黄斑区可见环形水肿光晕、细点状渗出,中心凹反射消失,视网膜血管正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23″5静脉期,黄斑中心鼻侧可见一高荧光小点,逐渐渗漏,11′呈墨渍样扩大(图1).诊断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于2004年6月29日行多波长氪激光光凝(黄光).激光参数:波长568nm,光斑大小50nm,曝光时间0.04s,输出功率75mw,激光点数3点,光凝出现Ⅰ级反应.一周后复诊,患者自觉症状好转,视力无变化,改用中药治疗.5个月后,患者自觉右眼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变形半月,又来复诊,检查眼底黄斑水肿,黄斑鼻侧视网膜黄白色病灶,中心凹反射消失,复查FFA:21″8静脉早期可见黄斑鼻侧一花瓣状高荧光斑,随脉络膜背景荧光逐渐增强,11′45″晚期新生血管荧光渗漏(图2).诊断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行激光光动力治疗(PDT).
其他文献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技术近年来日趋成熟,基于彩色眼底照相的AI辅助诊断系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筛查中展现了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了建立AI辅助DR筛查的统一标准,推动AI诊断系统的临床实践应用,提升我国基于AI技术的DR诊疗水平,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智能眼科学组起草并通过了《基于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筛查系统应用指南》,对基于彩色眼底照相的AI辅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实用化与功利化倾向,从而导致其人文精神一定程度的缺失.本文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内涵入手,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较系统地阐述了重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对策。
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医学人才的重任.令人忧虑的是,目前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偏低,与医学专业知识极不相称,急需提高人文素养.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医学生以人文素质为主的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医学生在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文化素质,对于培养合格的医学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医学高专、高职开设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完全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更是成功的.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型医学高等技术人才,该课程体系仍需要通过不断实践,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而推动高专、高职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 is a major sight-threatening cause in diabetic patients. We review the long-term outcome of four approved pharmacotherapy for treati
本文在分析现代医学对医学生知识结构要求和我国医学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医学院校开设现代医学仪器课程的构想,分析了开设医学仪器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