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盐沼、红树林、海草床等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蓝碳功能和固碳潜力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解决方案之一。然而以往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忽视了蓝碳固碳增汇技术,在项目实施及管理过程中对碳汇状况的动态监测和系统评估也不够完善。文章提出了海岸带生态系统蓝碳增汇理念,重点围绕土壤碳减排技术、植物固碳增汇技术、土壤微生物固碳技术、碳沉积埋藏技术这4个关键技术,探索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体系与途径。建议未来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106209,42071126);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3050202); 中国科学院国际大科学计划(121311KYSB201900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沼、红树林、海草床等海岸带生态系统的蓝碳功能和固碳潜力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解决方案之一。然而以往的海岸带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忽视了蓝碳固碳增汇技术,在项目实施及管理过程中对碳汇状况的动态监测和系统评估也不够完善。文章提出了海岸带生态系统蓝碳增汇理念,重点围绕土壤碳减排技术、植物固碳增汇技术、土壤微生物固碳技术、碳沉积埋藏技术这4个关键技术,探索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体系与途径。建议未来应从研发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实现生态保护修复与固碳增汇协同增效、加强固碳增汇技术的监测与评估、建立海岸带蓝碳碳汇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加快前瞻布局和系统研究,为制定海岸带蓝碳增汇途径和提升碳汇功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在增加生态碳汇能力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获取信息渠道更加多元,信息获取更加便利,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信息化变革,带动了教育形态的重塑。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去探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建设问题也具有积极意义。我们也应看到校本课程建设在互联网+背景下获得了广泛的教育资源支持,也享受到了交互网络平台的应用便利,实现了数据分析和客观综合评价,增加了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深度与广度,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就互联网
纺织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纺织品消费日益增长的今天,各种新型材料的出现不断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目前,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纺织品种类及数量繁多,存在纯纺与混纺、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等各种结构复杂的产品。化学合成纤维由于存在不可替代性,仍被广泛使用,但合成纤维本身难以降解到自然环境中,因此研究如何绿色无污染地处理合成纤维成为一个切实存在的
以发酵秸秆纤维的不同天数作为变量,研究发酵预处理对秸秆纤维特性及其对制备可降解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测量发酵后0,5和10 d的纤维的长细比,分析三大素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以可降解脲醛树脂为胶黏剂,制备可降解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发酵5 d的纤维长细比集中增大,总体集中在20∶1以内,而发酵10 d的长细比增大且频率分布变宽,显示为纤维长又细及分布频率均匀。从而得出结论:在3组不同发酵时间的纤维
国内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和办公,在企业内部管理和经营活动中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财务管理走向信息化是市场新需求和新导向,未来市场经济财务管理是否先进、高效将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就目前市场中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果看,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由于目标模糊、进程缓慢,无法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企业管理。为此,需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各阶段情况,找
目的 比较钻孔引流术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脑水肿情况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自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6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接受钻孔引流术治疗(钻孔组),30例接受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内镜组)。利用患者在院期间连续性CT或磁共振成像扫描图像,结合3D Slicer软件对水肿区域进行量化计算。比较2组患者手术
教师研训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新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发展迅速,打破了教师研修原有的学习空间,对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与技术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培训的效果,通过对新媒体环境下教育OMO模式的分析,并结合教师培训的实践,探寻教师研修的新知识建构和生成的新途径,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是中华民族在追求美好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非遗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必须充分发挥非遗传承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正>当今世界,越来越多国家的军队热衷于发展军用机器人系统(俄罗斯将无人装备统称为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的研究,而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战成效。作为未来战场的"撒手锏"和战争规则的"颠覆者",以军用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陆军优先发展方向。俄军从2010年开始步入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