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微颤”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395188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拉斯本人在谈到影片《印度之歌》(1975)时如此评价:“一切都建立在演员与人物的分裂以及声音和画面的距离上,造成了一种存在的微颤,一种妙不可言的不适,一种爱情燃烧的忧思。”两个小时的电影里,渲染了一种炎热、压抑、倦怠、迟滞的环境,塑造了在其中的疯狂、麻木、绝望的人,使得观众沉浸其中,仿佛是故事的参与者或近距离的旁观者。
  为了营造出这样的气氛,《印度之歌》采用了大量音画技法,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音画分离,即电影中的人物并不开口说话,但又不是“默片”,于是影片的音画功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画面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窥视故事的窗口,观众又通过画外音的讲述得以了解故事。

叙述者


  在《印度之歌》中,画外音是故事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叙述者充满感情地讲述故事,他们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故事的叙述者分为两个女声(声音1和声音2)和两个男声(声音3和声音4)。杜拉斯在剧本的《关于声音1和声音2的几点说明》中写道:
  有时,她们共同讲述一段爱情,是她们自己的爱情。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她们所说的,是另一个爱情,另一个故事。但这另一个故事,却把我们带入她们自己的故事中去。同时,她们自己的故事,又把我们带入《印度之歌》的故事中去。
  这两个女性声音有着疯狂的爱情,她们甜美的声音包含着危险性。她们对爱情故事的记忆是无条理的,是混乱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她们都处于谵妄状态,这种谵妄既冷静又热烈。
  这样的叙述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观影体验:观众和画外音一样来观取画面的故事,达到了某种感觉上的共通;观众又仿佛和画外音在交谈,而画外音的情感表达则形成了对观众的感染。
  声音1:听到什么了?
  声音2:(停顿片刻)她在哭。
  (停顿片刻)
  声音1:但并不痛苦,是吧……
  声音2:不再痛苦了。心情不好罢了。
  声音1:不能忍受吗……
  声音2:不能。不能忍受。对印度,不能忍受了。
  “我们应该有读一本小说的感觉,却又不是阅读,因为它已经被上演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默读的声音’。” 杜拉斯如是说。
《印度之歌》电影海报

  影片中并非完全没有人物对话,而往往是:当台词正被言说的时候,镜头却拉开了,畫面空无一人,只有声音,而对话仍然由画外音代劳。其语气缓慢沉静,就像有人在朗读小说中的对话一样,和表演者之间保持了一种微妙的阻隔,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画外音时而引而不发,时而沉默停顿,时而直指人的某些幽昧却不便直陈的情感,它与画面表演的凝重沉默之间的某种空隙,使得观众自发地再创作。

记忆与感觉


  《印度之歌》的情节看似支离破碎,它省略了一切来龙去脉的讲述,只有画面场景的递变。同时,影片中没有全知视角,只把观众限制在叙述者(即画外音)的视角里,叙述者能够感知到的,就是观众能够感知到的。
  声音1:他跟随她来到了印度?
  声音2:是的。
  (停顿片刻)
  声音2:为了她,他可是抛弃了一切。而且是在一晚上。
  声音1:是在舞会的晚上……
  声音2:是的。
  这与杜拉斯“新小说”的创作观念有关。“新小说”反对虚构一个完整而不现实的故事,而是截取现实却不完整的片段。因此要求情节弱化,人物面目模糊,不强调完整的结构和具体的细节,而是沉迷在一种气氛之中。可以说,《印度之歌》是对记忆的加工,碎片化的场景被凸显出来,而事情的经过却被模糊的概述糅作一团——这种叙述手段本身不是目的,渲染气氛、描述感觉才是终极目的。

言在画外


  《印度之歌》可以说是对传统电影叙事的反叛,画外音的言说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当画面从网球场过渡到大使馆内的大厅时,画外音在讲述副领事的生平经历:
  ——关于他的出身,大家能知道什么?关于他的童年又知道什么?
  ——他父亲是那里的一个小银行家,他母亲可能同他父亲离异了。由于他的品行不好,被学校开除过许多次。但中学以后学习却特别出色……就是这些……
  ——总之,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什么都不知道。
  这样含义丰富的言说,配上缓慢迟滞的画面,引发了观众无尽的思考。
  再如,当画面在大使馆外部游移时,画外音讲述副领事在拉合尔的事:
  ——那天夜里,他在萨利玛花园开枪,对着那麻风病患者和疯狗。不过很多子弹却是打在了房间里的镜子上,他朝自己开枪。
  当画面在花园里游移的时候,画外音在讲述大使夫人的故事:
  ——大家可能会说……她是被囚禁在痛苦的“牢房”里的一名囚徒,但……时间太长了,长得她已不再痛苦了……
  ——但她却常常垂泪……有时候……有些人……在花园里常见到她哭……
  ——她可能是个有才气的女人……但是处境却那么艰难……你看她那双眼,多么明亮……
  在这样的叙述中,言说的深度和广度都突破了画面的限制,激发观者的想象力,文字承载的内容甚至超出了画面的丰富性,更像是小说、戏剧和电影叙事方式的自然融合。

突破画外音


  电影中唯一突破了画外音原则的言语是副领事的哭喊。
  副领事的经历颇为崎岖:幼年父母离异,父亲死后别人一直指责他杀死了父亲,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在寄宿学校里做恶作剧而被开除。为着母亲常弹奏的曲子《印度之歌》而来到印度,到了印度之后却因无法忍受炎热、荒芜、孤独以及麻风病盛行的环境,开枪打死了麻风病人和疯狗,别人因此对他侧目而视。在加尔各答等待发配的时候,他强烈地爱上了大使夫人。   他和大使夫人都爱《印度之歌》这首曲子,大使夫人的钢琴上一直放着此曲的琴谱,只是“天气潮湿,钢琴走音”,故很少弹奏。副领事说:“到印度来就是因为 《印度之歌》,听着它就能让人产生爱。我还从来没爱过。”
  副领事和大使夫人都无法适应印度的生活,只是有着各自不同的抗争世界的方式。在他们两人跳舞的时候,彼此间的对话很能说明两人的相通与共鸣:
  副领事:您和我,都站在拉合尔前面。
  安娜—玛丽·斯特雷泰尔:我也知道。
  副领事:您就在我身体内。我会把您也带去的。您将和我一起向那些麻风病人开枪。我不需要邀请您和我跳舞以便认识您。这您也知道。
  安娜—玛丽·斯特雷泰尔:我知道。
  副领事:您和我,没有必要走得更远。我们之间根本用不着互相说什么。我们俩都一样。
  安娜—玛丽·斯特雷泰尔:我相信您刚才说的那些。
  副领事:您同其他人在一起的那些恋爱,我们都不需要。
  副领事和大使夫人都是同样孤独的灵魂,只是副领事表现得疯狂,大使夫人表现得麻木。副领事对大使夫人产生了强烈的爱,却又因其麻木而难以靠近;大使夫人并非对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无动于衷,只是不想因这段排山倒海的爱情而打破麻木所带来的安适感,因此不敢去接受副领事这份炽热、疯狂而绝望的爱情。
  当副领事得知自己将被调到远离加尔各答的地方任职时,深感绝望,于是决定:“我要大声喊了,我要让他们今天晚上把我留在这儿。”从而爆发出强烈而疯狂的爱的呐喊。电影中,他的哭喊声突破了画外音,突破了“默读剧本”的方式,强烈的情感汹涌而来。之前迟滞并存的紧张感和压抑感被他的哭喊声撕碎,把痛苦绝望彻底宣泄出来。正是有了音画分离的不适感,最后的瘋狂绝望才如此令人震撼。
杜拉斯

  《印度之歌》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叙事的反叛,它不去虚构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倾向于截取真实故事的片段和场景,描述气氛和情感体验。在艺术形式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音画分离,这是对画面为主、声音为辅的形式的反叛。这样的手法,能够在叙事中加入更加纵深的时间和丰富的叙事,造成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语言的自由发挥使得想象力恣意驰骋,画面和声音之间的阻隔渲染了一种倦怠和压抑的气氛。因此,《印度之歌》是在一种迷离、倦怠、压抑的气氛中讲述了一个朦胧而又疯狂绝望的爱情故事,带领观众身临其境地回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法属印度殖民地。
其他文献
作为欧洲乃至世界文化中心之一,法国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拥有高度繁荣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法国支柱型产业之一。法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得益于多方面原因,而政府的主导力量、政策的完备与完善、传统与现代创意的紧密结合,无疑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  法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例外”与 “文化多样性”  谈到法国文化产业发展,就必须先从法国的“文化例外”政策谈起。“文化例外”这个词最早源于2
欧洲中世纪是骑士大出风头的时代。一个男子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一名骑士,骑上宝马良驹,身披厚重铠甲,手持利剑、长矛为主人效力。骑士向往的是与对手在战场上兵戎相见,通过殊死厮杀一决高低。为了赢得胜利,平时骑士要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接受系统的教育,以练得身强体壮,武功高强。  这些教育内容的核心是所谓“骑士七技”,包括骑马、游泳、投矛、击剑、狩猎、下棋、吟诗,大多与竞技有关。因为骑士身穿铠甲,骑马最重
美国当代优秀小说家安东尼·多尔花费10年心血完成的长篇小说《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甫一问世便引起轰动,连续65周占据亚马逊和纽约时报图书排行榜,且荣获2015年普利策奖(虚构类)。作品对人类如何才能获得幸福进行了深度思考,揭示了那些“看不见的光”所蕴含的深刻意味。整部小说由简短雅致的篇章组成,灵动的文字,如诗歌般充满温情与意韵。书评人玛莎·安妮·托尔评价它的语言:“每个字都被打磨得闪闪发光。”  
华特·迪士尼公司成立于97年前的1923年。還在1937年的时候,它已是最大的动画片制作王国,从那时起它的实力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日益增强。现如今迪士尼公司已将漫威影业、皮克斯动画公司、卢卡斯影业、美国广播公司(ABC)和福克斯公司归入旗下。这个影业巨头的发展壮大看似跟1966年去世的公司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没什么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华特·迪士尼一直想称霸世界,而这几乎成了他一生的念头。那么,这个创
林真理子  《平民之宴》(日文:『下流の宴』)是日本当代著名女作家林真理子于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每日新闻》上发表的连载小说。2011年该小说经由日本NHK电视台改编成电视剧,被搬上电视银屏。作品讲述了一个典型的日本中产阶级家庭,以儿子翔高中辍学为导火索,经过儿女们的恋爱、婚姻等一系列变故,逐步坠入“下层阶级”的现代悲喜剧。小说的中文版于2017年6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林
近期,一部翻拍的电视剧《小娘惹》唤醒了中国观众12年前的记忆。2008年,这部新加坡电视剧在该国创下收视之最,引进中国后在各地荧屏上竞相播出,轰动一时。此剧讲述的是新马一带一个特殊的土生华人族群——峇峇和娘惹的故事。  说起峇峇和娘惹的来源,还要追溯到600年前的明代。在永乐、宣德年间,为宣扬国威,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多次在“满剌加”(今译“马六甲”)逗留,开辟出一条重要的南方海路。自此,“东方第
1871年,Thomas Moran(1837—1926)曾参与了由美国内政部发起的探源密苏里河与黄石河的海登地质调查任务。他的画作《黄石公园大峡谷》(1872)就是根据这次探险中的素描创作的,画中人迹罕至的黄石河沿着大峡谷蜿蜒流淌,原始而质朴,是典型的自然田园风光。这次考察结束一年后黄石公园建立起来,原先居住在该区域的鸦部族、肖松尼部族和内兹佩尔赛部族等印第安部落被赶出,集中安置在固定居留地。 
1871年,Thomas Moran(1837—1926)曾参与了由美国内政部发起的探源密苏里河与黄石河的海登地质调查任务。他的画作《黄石公园大峡谷》(1872)就是根据这次探险中的素描创作的,画中人迹罕至的黄石河沿着大峡谷蜿蜒流淌,原始而质朴,是典型的自然田园风光。这次考察结束一年后黄石公园建立起来,原先居住在该区域的鸦部族、肖松尼部族和内兹佩尔赛部族等印第安部落被赶出,集中安置在固定居留地。 
AR:虚拟和现实实时叠加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態模拟环境。而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则更胜一筹,能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和3D模型,目标是把计算机生成的信息实时叠加在现实世界之上并进行互动。  当用户
《七寇伏尸记》电影海报  《七寇伏尸记》(1956年)是美国导演巴德·伯蒂彻(Budd Boetticher,1916—2001)的作品。巴德·伯蒂彻本身就很有传奇色彩。他本是职业斗牛士,后来进军电影界。和自身经历相关,他拍摄了很多硬汉电影,尤其是西部片。《七寇伏尸记》是其中的代表作,巴赞更是称其为 “ 西部片的典范”。从情节上看,这是典型的复仇片。一  斯泰德曾经是银镇警长,但在新一届选举中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