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技术的应用

来源 :低碳地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 键
  甘肃长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现代工业化高速发展,建筑节能问题收到广泛的关注,政府也制定了相关政策要求。相关资料统计,建筑能源的消耗可以达到社会能源总消耗的百分之三十,我国在此方面的工作进展有待提高,这急需要建筑电气专业人员注重设计中的各项标准,重视建筑电气节能问题,从整体设计中全面考虑,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不断总结经验、提出解决方案,使得节能作为建筑设计中的必要考虑项点,达到建筑电气节能节约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应用
  1 高层建筑特点及其发展现状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也愈加明显,与此同时也带动着建筑行业如火如荼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高层建筑不仅成为了有效缓解用地的措施之一,同时,高层建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建筑技术,也创造了展现一座城市形象和文化的风景,是现代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供电,智能控制综合一体的产物。高层建筑一般是指建筑高度大于100m 的民用建筑,其还有建筑面积大,电气设备多的特点,尤其是电气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也属于高层建筑中具有较高技术难度的工程。下面本文将从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和照明系统设计进行详细分析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
  2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原则
  高层的室内电气设计以及进户线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住宅进户线要坚决采用三线制进线,住宅电源线的设置组成部分要包括中性线、火线以及保护地线。因此,对于住在的电源线要合理使用三根10mm2 的铜芯导线,要想最大程度满足的用电负荷要求,可以调整更换截面积更大导线,保证电流流通量的增大,为提供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2)高层内的插座设计与电气线路的设计都要追求现代化,要保证安装的完整新、可靠性,避免二次装修的重新拆卸,破坏用宅地面。要充分考虑到在之后装修过程中更换导线所产生的不必要麻烦和不美观问题。
  3 高层建筑供配电设计要点
  3.1 防雷系统
  防雷系统依据规范,超高层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由于超高层建筑物的用户多为重要企业办公或特级,一级金融机构,五星级酒店等。从使用性质和价值等多角度考虑,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宜按2 级设计。设计时应计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防雷装置拦截效率、超高层建筑各项雷击风险指数均很高。由于超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均超过滚球半径,所以有侧击雷击中建筑物中上层表面的几率,具体实施应采用防直击雷、侧击雷、闪电感应、电磁脉冲等措施,并做好总等电位连接。此外强电机房,智能化电子信息机房接地宜采取接地干线方式,各层强、弱电机房分别接至强、弱电竖井内的接地干线上。如果在超高层的屋顶设有直升机的停机坪,那么安全区内不设避雷针。设在安全区以外的避雷针上应装设航空障碍标志灯。
  3.2 消防报警系统
  由于超高层建筑高度的原因,所以温度和烟雾探测器有时无法发挥作用,可以采取在不同高度位置上分别设置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对于在需要进行火灾早期探测的关键场所,要采用吸气式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设计见《吸气式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消防系统应选择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根据超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同,设置分控中心。报警信号或联动信号在控制中心和分控中心显示。
  3.3 高层建筑电源设计
  高层建筑应按不少于两个电源供电,两个电源分别来自不同的电网或同一电网但在运行时电路相互之间联系很弱。电气距离较远,保证当一路电源断电时,另一路电源应能保证二级及以上负荷的供电。且超高层建筑的应急电源应采用柴油发电机,不可以使用煤油,天然气,汽油等作为动力源。
  4 应用电气技术的注意事项
  4.1 经济方面
  在智能建筑设计中应用电气技术时,设计人员首先要考虑经济方面,不仅要保证可靠性,还要做到经济实用。在设计电气方案时,要选用合格的产品,最大程度地应用先进技术,以顺应智能建筑的发展潮流;简化施工设计方案,使工程更加经济、合理。
  4.2 设计方面
  设计人员要以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为原则,保证电气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如果盲目追求完美(不符合实际),就会相应地增加工程成本,逐渐偏离预定的目标。因此,在电气设计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优化施工技术和设计方案,选用合适的电气设备、系统,保证设备与系统的正常运行,最终满足智能建筑的要求。
  4.3 质量方面
  智能电气技术的施工操作要严格按照电气设备的安装规范进行,且设备和材料的质量要有保证。施工前,相关人员要检测设备和材料,并对系统进行反复论证,确保其质量符合智能建筑的要求。
  5 智能建筑中电气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5.1 研究速度加快,应用广泛
  近些年,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技术逐渐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有关学者加快了对其的研究速度。而且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电气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现了人们办公和家庭生活的智能化,提高了建筑空间的应用标准。智能建筑中电气技术的发展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直接影响,所以,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会向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5.2 设备更精湛,技术更可靠
  在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持续不断的工作。因此,设备本身既要可靠、稳定,又要先进的电气技术作为支撑,以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可见,在未来,相关人员要加强对电气技术的优化和对电气设备的研发。
  5.3 更加绿色环保
  与传统建筑不同,智能建筑追求的是自动化、智能化,其为建筑物本身需求的优化,设计和施工均会朝着绿色环保的趋势发展。绿色环保的理念与电气技术相结合,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结语
  总之,城市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高楼大厦处处可见,建筑成了城市建设的标志。然而,现代的高层综合建筑,系统错综复杂,用电设备种类繁多、电气线路多、电气用房多,造成用电量大,负荷密度高,能源消耗越来越大,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高层建筑雷击问题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
  [1]刘强.探讨建筑电气设计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253.
  [2]刘士发.有关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措施探讨[J].民营科技,2015,07:6.
其他文献
本文试从比较文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东洋派留学生与西洋派留学生之间的统一与对立,他们之间的矛盾并不仅仅是私人性质的,也并不完全是意识形态的立场问题,而是
冼景成  广东中山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528400  【摘 要】房屋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常因工程设计人员考虑不全面或其他原因导致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影响了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本文主要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问题研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衣
期刊
杨 丹  昆明中森华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云南省 昆明 650000  【摘 要】当前的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是最为常见的一类病害问题。房屋建筑结构中,混凝土裂缝对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会造成很大的破坏,间接的也影响房屋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也会受到损伤。本文就以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角度,观察混凝土裂缝问题,并找出混凝土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然后从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上进行混凝土裂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电子传媒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视觉文化慢慢占据了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又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群体在各个领域所发挥的影响力愈发重要,在当代影视剧中所
本文分三部分展开这一探究。 在第一章“解释卡夫卡的三种路径”中,我将表明,由于卡夫卡的解释者们受到自身传统、知识背景和文化身份的影响,他们对卡夫卡的解释路径一般会侧
本文着重对媒介文化美学研究在美学与媒介文化关系问题上产生不同观点的理论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思考美学与媒介文化的关系提供某种理论帮助。本文认为,在媒介文化
杨亚东  定西武阳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促进城乡规划、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战略举措。因此需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实施,坚持环保和生态优先,坚持污染防治以及生态建设并重,有效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使生态文明成为城乡规划中的突出特点。只要在城乡规划中不断优化环境发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打造城乡宜居环境、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