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尽快喜欢上新接班的教师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ll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新学年,都会遇到班级换教师的事情,诸如,六年级毕业班的教师要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教育教学;在一个班级任教过三年的教师也要进行班级或年级的调整等。新接手一个班级,每位教师都会有所期待,因为这是一次“重新归零”的起点,师生之间也都有着共同的期冀———希望新接班的教师、新接手的学生能有一种惊奇感,能让自己拥有创造新成就的机会。
  但是,由于教师经验、智慧、阅历等的不同,同样接一个新班,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教师能在较短时间里就能让学生喜欢上自己,进而喜欢上教师所任教的学科课程;有的教师却与学生之间“冲突不断”,影响了师生关系,也使得自己所教授的学科“阻力重重”……到底应该如何让学生尽快喜欢上新接班的教师,教师自身在“智造”个人的魅力气场上究竟有没有一些可行的方法?
  一、精心准备,初次见面呈献“惊喜感”
  凡事,第一次都非常重要。当师生之间第一次见面时,教师要呈现一种怎样的风貌给学生,其间可有不少的学问。
  1.提前家访,了解“底细”,初次见面“数家珍”
  当学校一公布新学年教师的任职任课安排后,有心的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暑假的时间,“普访”学生。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约定家访时间,教师亲临学生家庭,与学生、学生家长促膝谈心,了解学生的性格、喜好及其在家的表现等,并将这一切有意识地备忘在案,写好“家访手记”。在与学生正式见面的第一堂课上,教师就能对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底细”了如指掌,如数家珍。那一刻,全班每一位学生都会对老师的表现刮目相看,一下子就对老师有了亲近之感,这对后续的教育教学是一种良好的铺垫。
  2.多方“搜索”,“隔空默记”,初次见面“送惊喜”
  通过了解、访问原班主任与任课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未谋面”沟通,取得班级每位学生的“影像资料”———新近的照片,通过常看常记忆,将新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形象熟记于心,尽可能做到一见面,就能直呼每一位学生的姓名。相信这样的教师一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顿时会有“如见神人”之感。有了这样的开端,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与信任之感便会油然而生。
  3.幽默登场,自我调侃,初次见面“近距离”
  幽默是智慧的表征之一,一位谈吐幽默的教师,既可以缓和陌生人见面时出现的“冷场”现象,又可以体现新接班教师的风趣气质。诸如,“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大圣的后代,我是孙老师。我是‘石猴裔’一族,由于我的祖先是大腕,也可以说是大碗,因此,我也沾了沾祖先的‘仙气’,当了回小碗。从今天开始,我这个小碗可要陪伴大家共同度过几年的‘语文乞讨’生活,共同从语文的大海里掏出更多的珠贝来!”幽默的开场白不仅能博取学生一笑,也可以此为范本,引导学生也“幽自己一默”,介绍自我,将初次见面变成一堂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课,师生之间的心之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4.书信“传感”,真诚速递,初次见面“言肺腑”
  笔者多年来一直坚持做这么一件事,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班时,总要“搜肠刮肚”地为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在信中谈自己对师生见面的期待,谈自己对语文学习的理解,谈语文学习的方法,谈语文学习的乐趣,真挚地期冀着同学与自己携手走在语文学习的百花园地里,春播秋种,共同耕耘语文学习的美好明天。学生们会一直珍藏这样的见面信,成为他们求学记忆中的一抹亮色。
  5.亮出“绝活”,倾倒学生,初次见面“赢惊艳”
  每一位教师,除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外,还应该具有一样“拿得出手的绝活”,如今的学生,视野开阔了,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他们期望教师是时尚的,是亲和的,是有才华的。当一位语文教师拥有亮丽的歌喉,当一位数学教师写着一手漂亮的书法,一位英语教师画得一手好画时,想想学生看教师的眼神———其间必定是带着无限的崇拜与敬仰。要求教师修炼“绝活”,不是为了“炫技”,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创造让学生“叹惊艳”的机会———教师在不经意间的“绝活”流露,实际上是在“智造”让自身魅力增值的机缘。
  6.策划活动,真情融入,初次见面“现和美”
  新接一个班级,作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这第一次的见面,不要小看学生,他们的心里可亮堂着,教师所说的话是否真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否真实,教师的内在素质的外显部分,他们也都会有一定的感知。所以,教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的活动设计就尤为重要。活动不一定非得要盛大、隆重,而是要精致、有效。例如,一见面,教师就献给学生一首真挚恳切的自我原创的《致同学》诗,“相逢是一种缘,相聚是一种福。今日,我们相逢相识,也许,前世注定你我要成为师生。但,师不一定贤于弟子,弟子也不一定不如师。老师期待,你我携手,共同畅游在语文的知识海洋里,接受语文的慷慨滋养,让我能真切地聆听到你们响亮的生命拔节的声音。那注定是最有灵性的最悦耳的天籁”。接着,教师趁势进行自我介绍,而后,开始进行“花落谁家”的游戏活动,请接到“花”的同学用歌唱的方式,介绍班级中最值得尊敬的一位同学,也可以自我介绍,但只能唱不能说。这样的见面仪式一定是别开生面的,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与众不同的见面会,让学生结识了一位“别致”的教师,现场的和美感顿时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可见,融汇真情的新颖活动,也是让学生对教师瞬间产生好感的有效方式。
  7.心中有情,学会微笑,初次见面“送爱波”
  心理学研究表明,微笑是消融陌生感的最佳方式。初次见面留给对方或众人第一印象的,一定是他(她)的笑脸。一位合格的教师,首先一定是一位会笑的人,这种笑应该是植根心底的,没有任何杂质掺杂的最原汁原味的笑。不管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每位教师都应学会放松表情真微笑,心中装着对学生真爱的教师,他(她)的眼睛都是会说话的,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的初次见面,教师的款款“秋波”,必定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接收到教师的爱的心声。   二、宽容有度,短暂接触拥有“恻隐心”
  有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是宋真宗时期的丞相王旦,当时的寇准担任枢密使,王旦常说寇准的好话,寇准却常常说王旦的坏话,宋真宗告诉王旦,他也不生气,还说寇准忠诚直率。有回寇准犯了事,宋真宗龙颜大怒,王旦却积极为寇准开脱,帮助寇准逃过了一劫。在那样的时代,王旦的行为取向倾于恻隐之心。同样的道理,一位宽容有度,拥有恻隐之心的教师,一旦被学生所认识,一定会让所有学生记挂一辈子的。
  1.不戴“有色镜”,不偏听偏信,要用心体察
  最近中央电视台第二频道,有一档节目叫《卧底老板》,一些世界著名企业的董事长乔装打扮,来到自己的公司当“卧底”,了解一线员工的真实工作状态,对真正忠诚务实的员工,帮助其实现愿望,给予最优厚的待遇等。只有“潜水”下去,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教育教学也同样如此,新接手一个班级,我们教师应该不受任何的“信息干扰”,用自己的眼,用自己的心去体察学生,当自己新接班时,要学会让每位学生都像一块块洁白无瑕的画布一样出现在新接班教师的眼前。
  2.不意气用事,不冒进唐突,要“延缓评价”
  学生毕竟是孩子,在一个孩子相聚的环境中,班级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作为一位成熟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充分地信任你,这考验的是教师的理性与机智。面对班级的偶发事件、突发事件,教师应该学会冷静、理智,远离意气用事,不随口下结论,判正误,要全面调查、了解,真实全方位地掌握一线信息,再加以细致入微的分析、甄别,宜“适时冷处理”,学会延缓评价,待双方都冷却清醒之后,再进行有效共同语协调,便于事情的得当解决,可以“赢取人心”,使问题得到最有效的处置。
  3.不狭隘刻薄,不偏袒短视,要善于悦纳
  有调查显示,学生最厌恶的教师类型就是尖酸刻薄的,动不动就“嘴巴不饶人”———天天在学生耳边“絮叨”;还有一种类型是,教师偏爱某些学生,表现出明显倾斜的架势,这样的教师,学生一定是心有怨气的。因此,在与学生的短暂接触中,要想让自己在学生的心目中存有可爱样,就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心底反复地告诉自己———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应该敞开胸怀真诚接纳“各色”学生。唯有这样,教师在学生眼中才是被抹上亮色的。
  4.不独断专行,不闭塞视听,要广开言路
  独裁者历来是没有市场的,作为一位想尽快走进学生心里的教师,更不应该在教育教学行为上独断专行。要学会真正地尊重学生,平视每一位学生,甚至仰视学生———因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是不可限量的。对于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而言,他(她)是不会屏蔽自己的视听的,他(她)必定会开辟通道让学生“有话好好说”,如“悄悄话信箱”的设立,“班级论坛”的开通等。广开言路,尽情倾听来自学生的真实需求。再如,学生的学科学习要求、班级公约的制定等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展开。学生只有接收到被尊重的信号,他们的激情、兴致等才有望被真正驱动。若教师拥有了这样的智慧,想必要让学生不喜欢他(她)都不可能了。
  新接班、新班主任、新任课教师,要想做好工作,说难也真难,但相信,只要教师们相互启迪,用心去设计,用情去实施,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成为学生尊重、信赖、敬仰的好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 很多学生学习语文其实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理解语文学习的真正意义,语文其实本质上指的就是文字与语言,对于初中语文而言,教师要在持经达变,立德立言的新形势下,更新课堂教学理念,革新课堂教学策略,将学生的学习潜能挖掘出来,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 持经达变;立德立言;新形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目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秉承“持经达变,立德立言”的思想理念进行教
任汉中教授简介:任汉中,武汉市人。1982年1月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分配至湖北咸宁地区档案局工作,先后担任成宁地区档案馆馆长、嘉鱼县官洲乡党委副书记、湖北省档案学会理事。1996年调至湖北大学档案专业任教,1998年赴中国人民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文化。曾参与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主持省和校级社会科学和教学研究项目
谭必勇: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保护和利用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档案部门收藏了一定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服务是新时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组成部分。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可否成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亮点,现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关系    张莹:非物质文化遗
[作者按]本文是一篇虚拟的对话录,对话双方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交流。问方更多集中了各位有代表性的档案界人士就相关问题发表的不同观点,并进而提出问题;而答方是作者对相关问题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回应。现以对话方式呈现出来,以就教于方家。    摘要:“淡化科技档案概念”观点提出的大背景是确立广义科技文件概念,科技文件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科技文件与文物、“实物档案”,与科技图书、期刊以及科技资料(科技情报
摘要:国家档案局提出“三个体系”,要求档案部门采取措施,切实满足公众的档案需求。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服务的顺利开展和不断发展,需要对其进行绩效评估,不断地改进档案服务工作。本文试图将管理学中的绩效棱柱法引进档案服务工作领域,借鉴绩效棱柱法的理念与架构,创立符合档案服务工作实际的绩效评估体系,进而以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估结果,来促进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档案服务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公众;档案服务;绩效评估
[摘 要] 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前自主预习策略极为重要。如何提高课前自主预习的实效性呢?一是从整体上处理课文,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预习好奇心的问题作为预习思考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二是从局部或细节处设计一个预习点,同样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三是通过日积月累,在习惯培养和方法引领中,让学生预习的境界成为一个思路明晰、信心饱满、兴趣高昂、效果良好的预习天地。  [关键词] 初中语
档案行政管理的总目标,就是管好那些一切产生和保管“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与之相关的档案事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档案行政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依法行政,它要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按照宪法、法律和法规实施行政管理。它的法定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研究制定档案事业发展计划和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对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qwenyuiop:档案信息化真有必要吗?我看不一定。信息化是耍有需求的。档案界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何必费工、费劲、费时、费心、费神、费钱。档案信息化提出来有不少年了,理论界讨论得热火朝天,为什么与实际差距那么大?仅仅是没钱吗?我看不是,还是没有需求。    ygwbzddr:qwertyuiop先生,我认为你所提出的档案信息化档案界根本就没有需求的观点是有问题的。从大的方面说。从社会的角度看
今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南召县城中心广场人山人海,十余万群众聚集于此,赏花灯、看焰火、猜灯谜、对对联。这是南召县第36届灯谜艺术节的宏大现场。  “丑去寅来,与时俱进,档案局祝全县人民心想事成;拓宽思路,争创一流,开创南召档案工作新局面”巨型对联下的“南召县档案局元宵节档案基本知识谜语区”格外引人注目。求新、求异心理吸引着人群蜂拥而至,争相猜射档案灯谜。    1 集思广益谋奇招    向全县群众
摘要:文章就“存史是否是档案馆的核心职能”、“利用是否是档案馆的核心职能”和“档案馆的核心职能是什么”问题谈了作者的思考与认识。  关键词:档案馆 核心职能 存史 利用集中管理档案    《档案管理》2007年第2期“学者对话”栏目刊发了宗培岭、潘玉民先生的《存史乎?利用乎?——档案馆核心职能论》一文,读后颇受启迪。宗培岭先生站在历史与长远的角度,认为档案馆的核心职能是存史;而潘玉民先生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