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种业自主创新发展

来源 :农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xuan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业是粮食安全的根基,是关乎国家命脉的核心产业.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种业的战略地位尤为凸显.充分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是服务种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规则设计中还有许多细节亟待补充;种业知识产权制度实施时间不长,市场中自发维护知识产权的氛围还不浓厚,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与效果仍然有限,需要在多方面持续发力,还要积极发挥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种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促进种业自主创新发展.
其他文献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保障粮、棉、油、糖、肉、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食用油是人类营养素之一,保障食用油有效供给是落实中央提出的“六保”任务中“保基本民生”的重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国粮仓越来越稳固,为应对各
期刊
食用油安全是我国农产品战略保障的重要内容.受耕地和淡水资源制约,同时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未来我国油籽油料产量继续增加的难度很大,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油脂油料进口渠道来源,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坚持“大豆为主,多油并举”的措施,开辟新的油源,提高我国食用油供给能力显得极为迫切.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七年保持在13000亿斤以上,粮食安全总体形势稳定向好.同时,我国人口众多,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生产面临很多风险挑战,自然风险是粮食生产面临的最大的也是最不确定的因素,近年来气象灾害呈现出极端性、异常性的特点,2014年以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整体没有发生全局性的旱涝灾害,已经持续了近十年.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极端灾害,需要提高应对自然灾害风险挑战的能力,以国内生产的确定性来应对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
近两年,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增加,我国油料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坚持以大豆为主多油并举提高自身食用油供给能力,必须要有新的油源,依靠新的科学技术和大量的资金投入来发展油料产业.在这种情况下,用产业基金的方式投资油莎豆为主的新型油料产业是最好的选择.
绿色食品对农产品市场、品牌发展,以及对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促进粮油产业的绿色食品生产,既能保障粮油安全,又能兼顾生态效益,提高粮油产品的营养和价值.绿色食品的独特优势,就是制度、标准、质量和品牌,要积极发挥绿色食品的制度优势、标准优势、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助推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