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记第三世界的朋友”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我应墨西哥学院的邀请,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这是我第五次造访这个美丽的国家。故地重游,又看到许多共事多年的老朋友,心情格外高兴。时值中墨建交35周年,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和其他城市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来自中国的歌舞、戏剧等各种艺术团体,在剧院和广场举行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纪念演出,吸引了无数墨西哥人的眼球,使他们亲身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也感受到中墨建交后两国关系的迅速发展。
  人们在享受着这一切时,自然会联想到中墨友好关系的奠基人、时任墨西哥总统的路易斯·埃切维里亚·阿尔瓦雷斯。他近况如何?他是如何做出这一历史性决定的?他对中墨关系今天的发展又是怎样看的?正巧,我的近作《中墨关系——历史与现实》一书刚刚出版,其中的一章详细考察了中墨关系建立的过程。我早想把我的这一成果向一直致力于中墨友好的埃切维里亚先生汇报,并借机当面向他请教有关问题。为此,我向有关人士提出拜访前总统埃切维里亚的要求。这不过是我当时的一个愿望,并未抱太大的希望。因为我知道,埃切维里亚先生年事已高,平时已很少会客。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的请求很快有了回应:总统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并且很高兴会见你。如无变化,下周就可实现。
  2007年9月12日,拜会墨西哥前总统的日子到了。那天午后,忽然阴云密布,剧烈摇曳的树枝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就要到来。我正在猜测见面会不会取消时,下午5时,埃切维里亚先生派来的黑色轿车准时到了我的住处。专车载着我驶向墨西哥城西南部圣赫罗尼莫一处幽静的别墅。圣赫罗尼莫是墨西哥城著名的商业区,不远的山上也是幽雅的休闲胜地,卸任后的埃切维里亚先生就居住在那里。由于下雨,道路拥堵,到达的时间比预计的晚了一会儿。当我走进客厅时,总统和他的家人已经等候在那里。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位享誉第三世界的知名领袖。埃切维里亚总统身材魁梧,虽年过八旬,但身体硬朗,精神很不错。他年轻时学的虽然是法律,但对历史很感兴趣,这就使我们的会面有了更多的话题。我自报家门后,埃切维里亚总统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很高兴和一位中国的历史学者见面。我看到了你的书,你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工作。不过,你一定要把它翻译成西班牙文,要不,我怎么看呀!”他的一席话,使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下来。
  寒暄过后,谈话很快转入了正题。埃切维里亚先生说:“说吧,今天你要谈什么?”
  “今年是中墨建立外交关系35周年。现在,到处都在举行活动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日子。您作为这一历史性决定的主要决策人,当时是怎么想的?决定是在什么情况下作出的?您对今天中墨关系的发展有什么看法?我想,这是很多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一张嘴就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好。你是历史学家,我们就从历史开始吧!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和辉煌的历史,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多少年来,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头。但是,宗教改革、工业革命、法国革命以后,欧洲走在了世界的前面。他们到处扩张,寻找殖民地。19世纪中叶,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向中国贩运鸦片,毒害中国人民,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抗。还有其他国家也想瓜分中国。中国人民进行了勇敢的反抗,但是,都失败了。而毛(泽东)就是在中国最危险的时候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革命,进行了长征,抗击日本的侵略。二战中,中国成了同盟国的重要伙伴,在抗击法西斯的斗争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使这个沉睡的雄狮苏醒了。中国的崛起震惊了世界。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它理应在世界国际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1 945年在决定战后世界格局的雅尔塔会议中,美国一方面表示支持中国,另一方面又作了很大的保留。它不希望中国强大起来成为自己未来的对手。”
  “70年代,美、苏统治世界的格局开始动摇。这个时候,毛不但建立了新中国,而且,使中国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由于恢复和建设,经过‘大跃进’,中国越来越强大了。不但世界各国,连美国人也看出了这点。美国国会里的气氛开始变化,要求和中国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时的美国政府再也不能无视中国的存在了。1971年,尼克松总统派他的国务卿基辛格秘密与中国联系,和周(恩来)进行了会谈。不久,尼克松总统亲自访问了中国。在联合国,支持中国进入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国家和组织日益增加,孤立中国的政策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在这种形势下,我率领墨西哥代表团参加了第26届联合国大会。当时,一到纽约我就在各种场合上说,要尊重中国的主权,在国际事务中不能排除中国。”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拉着我的手又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投票那天,还有人在犹豫,我拿起电话,对他们说:‘投中国的票!支持中国!’这是我考虑很久的决定,我是坚定不移的。当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通过后,我们第一个冲向中国代表,第一个向中国的代表们祝贺。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我们太兴奋了!”“是的。那是个历史的时刻。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您和墨西哥人民对此作出的贡献的。此后,您在第二年就访问了中国。当时,中国给您的印象是什么?”我问道。
  “那是一次一生难忘的访问。我到过世界的许多国家,但是,从没有像到过中国那样感到亲切和激动。周总理那么忙,却一直陪着我,亲自陪我参观了大寨。我也见到了邓(小平)。邓那时刚刚从南方的工厂里回来,恢复工作,也陪着我。他说话不多,但是我看得出,他是个深谋远虑的人,我们谈得非常好。可是,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想见见毛——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我多次表示了我的愿望。那天,我们正在谈话,周出去了一会儿,大概有20分钟吧,回来后很高兴地说:‘你不是要见毛主席吗?现在我们就去。’我们来到了毛的住所,也是他办公的地方。那里就是个图书馆,有很多很多的书。当和他握手时,我从没有过那种感觉,那么兴奋,那么激动。他的手很大,很有力气。我们握了很久很久。毛是个伟人,他高瞻远瞩,智慧过人,总是能在危急的时刻掌握住正确的方向。他是指挥家,战略家,运筹帷幄,掌握方向。周是执行者,总是认真落实毛的每一个决定。他们都是实干家,是他们创造了新中国。整个接见和那几天的访问我都处在兴奋和激动之中。一会儿,我请你看录像,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说着,老人停顿了。仿佛要让历史的回忆永远凝固在那一时刻似的。
  我接着问:“今天,您的决定已经结出了果实。现在,两国关系迅速发展,就是对您决策的最好回答。您对两国关系的现状和未来是怎么看的呢?”
  “现在,世界形势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都在发展,墨西哥也在发展,但是中国发展得更快,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也走在了世界的前面,给我们作出了榜样。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但是,发展了,不要忘记过去,不 要忘记了发展中国家,不要忘记了第三世界的朋友。当初,我倡导第三世界国家组织起来就是为了发展,为了穷国之间的合作和更快的进步。中国强大了,但还属于第三世界,不要忘了他的国际主义义务。因为,今天,我们都在看着她,她已经有能力为发展中国家做更多的事情……”
  埃切维里亚先生侃侃而谈,过了整整一个小时,他却没有丝毫倦意。他回忆了当年与中国建交的战略抉择,重忆了与中国老一代革命家的深厚友谊,谈到了中墨历史联系,中墨友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初次访华的印象,也谈到了当今的形势,世界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期待。他思维敏捷,知识渊博,根本不像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仿佛仍然是当年那个在世界舞台上叱咤风云的第三世界领袖。他一边说一边叫他的秘书拿出他珍藏的当年访华的照片和资料,向我介绍每一件珍品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会儿,他又让秘书取出他访问中国的录像带,亲自陪我观看,给我讲解。看录像的过程中,他真的像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回到了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老一代革命家们共创世界的友谊之中。
  看完录像,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我不愿意打扰老人的休息,便主动提出结束会见。老人意犹未尽,坚持要我和他以及他的家人一起吃完便饭再走。
  晚餐简单而丰富,以墨西哥传统的美食“塔玛雷斯”(一种玉米面做的、玉米叶包裹的、类似我国粽子似的食品)为主,配有奶酪、瘦肉和蔬菜。他说,为了欢迎中国客人,还特意加了热汤,“塔玛雷斯”也是热气腾腾,刚刚出锅的。
  告别时,我问他对中国人民还有什么话要说时,埃切维里亚先生沉思片刻,用精辟的语言,对过去与我国老一代领导人的交往作了一个简短而又深刻的总结:“民族主义,英雄主义,不懈地工作,这是毛的作风,周的作风,也是全体中国人的作风。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友好的国家,如同历史上一样,对于世界,中国人民是有很多事情可做的。你把它记下来,把它转给中国人民吧!这就是我要说的话,这就是我的期望。”说着,他拿起笔,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会见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四个多小时,一直到夜里10点,他才恋恋不舍地做出结束的表示。我们互换了礼物。他送给我的是一本精装的、关于墨西哥历史的大型画册。埃切维里亚总统亲自把我送到门口,还一再嘱咐司机一定要把我送到家里他才放心。
  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望着渐渐模糊的别墅,我不禁在想,究竟是什么使这样一位耄耋老人、一个国家的前总统,愿意在一个大雨滂沱之日,不顾疲劳,不顾年事已高,会见一个普通的中国客人,并把尘封的记忆讲给他,把对异国的期望嘱托于他呢?我想,这是他对老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怀念,是他对中国人民的敬仰,是他对中墨两个国家千百年来历史联系及友谊的深刻理解和难以割舍的情怀。此时此刻,我似乎更加理解了他所说过的那句一往情深的话:“我们的文化来源于西方,但是,我们的根是在东方!”
其他文献
1934年,日本继续在华北挑起事端。迫于日本的压力,1935年6月10日,国民政府同日本签订《何梅协定》,中央军撤出河北省,造成平津出现权力真空。这时汉奸纠集地痞流氓,打起自治的旗号公然向北平进军,全国震动。挽救北平局势,迫在眉睫!29军军长宋哲元在天津闻讯,立刻命令冯治安的37师强行军赶到北平,又陆续将张自忠的38师调到天津周围。  为何29军进驻平津,日本华北驻屯军会没有意见呢?日本为防止蒋介
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教学材料为《黄河》和《春游》。遵循“接续式教学”的基本原则,采用其基本方法,对这两首歌曲所涉及的音高(音程)、节奏、结构进行如下分析:  《黄河》。第一,在音高上,这首歌曲包括了同度、大小二度、小三度、纯四度和小六度这六个音程,是一首音域跨度为十度的大调式歌曲。第二,在节奏、节拍上,是包含有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休止符、附点八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六种节奏元素的四拍
史鉴(《百年潮》杂志社编辑):何老,您今年已90高龄,与中国农业打了一辈子交道,这其中有些特殊的缘故吗?  何康:我和农业结下不解之缘,既来源于家庭的培育和影响,也是老一辈革命家指引教导的结果。  我的父亲何遂一生爱国勤学。他生于1888年,16岁从军反清,19岁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爆发时,他是北洋第六镇(师)统制(师长)吴禄贞的亲信参谋。吴是北方革命党的灵魂人物,袁世凯派刺客把他刺杀在石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身亡,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仓促宣誓继任。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一位总统。但是,肯尼迪时期美国政府在中国问题上却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出于种种因素的掣肘,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依然是遏制与孤立,美国仍然依据 “共同防御条约”与台湾当局维持着所谓的“冷战盟友”关系。虽然对华政策的根本前提没有动摇,但有迹象表明,肯尼迪在任后期已开
1963年冬至1964年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亚、非、欧三大洲的14个国家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15年来最重大的外交活动之一。当时,我国与到访国之一的阿尔巴尼亚存在着“特殊友好”关系。周总理在这次列国之行中,访阿时间最长,并在其首都地拉那过元旦。我有幸自始至终伴随着这位伟人度过了难忘的9天。  作风随和,尊重东道主安排  1963年12月31日下午,周恩来一行从北非的摩洛
教育评价改革牵涉所有教育相关群体的利益,牵涉到人事、教学、管理等所有环节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堪称教育改革中最困难的一项任务。但无论评价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如何变化,价值取向是评价政策的灵魂,实践导向是评价政策的根本。《总体方案》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体现了五育并举的实践导向。  彰显教育评价回归人本的价值取向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教育应充分尊重个体的自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我不禁心潮澎湃,激动不已。70多年前在太行抗日根据地战斗生活的日日夜夜又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是我15岁至17岁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没有父母的呵护,没有家的温馨,没有少女的娇嗔,有的只是艰苦卓绝的战斗洗礼和激情燃烧的革命情怀,我的青春献给了中华民族伟大的解放事业,我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本文回顾我那一段战斗生活,作为对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同时表达对关
我的父亲臧克家是诗人。他七十余载创作生涯中所创作的诗篇,被几代人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场合朗诵过。而我父亲这位诗歌的创作者,同时也是诗歌朗诵运动和活动的积极倡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推进者。让好诗插上朗诵的翅膀,走出书本和书斋,飞向人民大众的心间,在不同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同样是我父亲一生的追求和心愿。  回过头去眺望一下父亲这位世纪诗翁的人生旅程,他从少年时代就喜爱诗歌并开始进行创作,常与同
三、股肱长恨死群奸    1973年3月,邓小平复出,重新出任国务院副总理。  197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宣布,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  1975年2月2日,周恩来在《关于国务院各副总理分工问题的请示报告》中写明,邓小平在他治病期间,代他主持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常工作。 邓小平重新主持中央工作的一切安排都已就绪,只待毛主席批准
习仲勋说:“一九三九年,毛主席亲笔在一幅约一尺长、五寸宽的漂白布上写了‘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八个大字,上款写‘赠给习仲勋同志’,下署‘毛泽东’。这个题词,我长期带在身边,成了鼓励我努力改造世界观的一面镜子。”  毛泽东给习仲勋的题词,既是表扬,也是鼓励,更成为习仲勋一生奋斗的指针。三次教诲,三次升华  “党的利益在第一位”,体现在习仲勋和毛泽东的联系上。  毛泽东历来重视培养年轻干部,特别是对群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