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的盔甲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单位新来的养花师傅是一个怪人。
  他看上去有四十来岁,个子不高,又黑又瘦,平日里话不多,整天阴着脸,好像有着沉重的心事。有时闲暇之际,同事们坐在一起拉家常,他则蹲在一边,头低着,一支又一支地抽烟。
  我原以为我和这个怪人会像陌生人一样平静相处下去,没想到,有天,我和他发生了争吵。
  事情的起因本来是一件小事。那天下午,我因为家里有事,忘了给菊花浇营养液。这件事被他发现了,第二天一上班,他劈头盖脸地冲我就是一顿训斥。
  我向他解释,他还是不依不饶。我有些生气,赌气说:“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次没浇吗?”听我这样说,他顿时火冒三丈,瞪着眼睛,提高嗓门,大声说:“你还有没有一点敬业精神了?再这样下去,今年这花要是开不了,全都是你的责任!”
  我和他大吵起来。
  从此,我对这个脾气古怪、暴躁的人厌恶极了。
  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那天,我和他一起在花田里忙碌,他的电话突然响了。
  他接通了电话,一开口,就让我大吃一惊。只听他的声音像调了蜜,透着无比的谦卑和柔和:“张老师,您好您好!我是梦帆的爸爸。”
  原来是他儿子的老师打来的电话,怪不得这样热情。
  电话那边不知说了些什么,他的声音忽然变得欣喜、激动。也许是这喜悦太突然,他有些语无伦次:“我这孩子不争气,老是不断犯错。他这次旷课那么多天,还不听从批评,简直是无法无天!我和他妈这阵子都气得不得了,快愁死了,整天提心吊胆,害怕学校开除他。我真是太感谢您和学校了,给他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我这就告诉他,让他明天来学校上课,真是太谢谢了!”
  原来他的儿子在学校犯了错,现在老师宽大处理,让他回来上课。
  我继续看向他,只见他像个态度极其认真的小学生,一迭声地在电话里答应着什么,眼角、眉梢绽着浓浓的笑意,脸上的表情舒展多了。
  接完老师的电话,他走到一边,低头拨电话。
  “帆他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刚才张老师告诉我,学校同意让帆回校上课了,咱们不用担心,帆不会被开除了。”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抬起手,抹了把脸,停了一会儿,继续说,“我们以后要多用心管教他,可不能再放任自流了,尤其是你,可不能再娇惯了。”
  打完了电话,他坐在田边,嘴角噙着微笑,一动不动地望着眼前的花苗。
  发了一会儿呆,他又拨通了一个电话。
  “小帆,学校让你明天去上课。”他的声音里有一丝强压下来的欣喜,又有一种努力想表达的威严,“你要好好珍惜学校给你的这次机会,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上学后,要多请教老师和同学,抓紧把耽误的学习给补上去。”
  完全是一副严父的口吻。
  那天,他的心情明显比以前好了许多,脸上的愁容消失不见了,我甚至听见他在花田里悄悄哼起民谣。看着他消瘦孤独的身影,我忽然对他这一段时间来的冷漠和急躁释然了。
  我无意中看见了他生活里的另一面,在他看似坚硬的阴冷的盔甲背后原来深藏着一位父亲的无奈和脆弱,以及敏感又深沉的慈爱。
  爱是到达心灵最近的距离,我决定原谅和他以前的种种不愉快,只是不知,他的儿子有没有懂他的那颗心?
  【训练题目】
  1.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以展示“我”对“他”的情感变化。
  ____→厌恶→____→____
  2.文章要表现的是父爱的敏感深沉,但是文章开头叙写“我”和“他”的争吵一事有什么表达作用?
  3.文章以“父爱的盔甲”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好奇;敬佩;原谅
  2.用“我”和“他”的爭吵一事反衬“他”对儿子的慈爱,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3.“父爱的盔甲”采用比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爱的特点——坚硬阴冷的背后深藏着无奈和脆弱、敏感又深沉;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揭示文章的主旨;展示文章的叙事线索。
  4.选文最后一段采用充满抒情笔调的议论,升华主题,由父爱推广到所有的爱,同时运用问句引人深思,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其他文献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公交车司机李师傅曾遇到一件暖心的事。起因是一名女乘客上车以后刷云闪付,没刷上就进去坐了,李师傅让她重新刷一下,女乘客便抱怨起来。李师傅多方解释无果之后,选择了独自默默地承受。不一会儿,一个叫范梦茹的小女孩将一张小纸条交到李师傅的手里。纸条上面写著:“请您不要因为一件小事,就把好心情弄没了。可能阿姨也不是故意的,希望你开心每一天。”如果我们都像这位小姑娘一样,对他人多点包容,多点关
清明过后不久,装在鞋盒里的蚕籽忽然发“芽”了。那天,女儿一串惊喜的呼叫,把我吸引过来。我们细看那些幼蚕:小小的一堆儿,有的蠕蠕而动,有的昂头探顾,有的左一下右一下,似在寻食。  我有点发愁了,刚刚去过郊野,印象中,桑树还光秃秃的没有发芽,给蚕宝宝吃什么呢?  没辙儿,只好又跑去看桑树!  呵!两日不见,桑树竟换了模样,枝条上拱出了芽苞,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树嫩绿。  捋了几枚叶芽,边走边感叹:这桑和
广东实验中学高二年级的7名学生日前从北京载誉归来,他们参与的《关于急救设施和急救教育的推广普及的提案》在2016年第三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脱颖而出,被提交至今年的全国政协大会。  去年,该校开设了一门课程“模拟政协”。其中,蔡明浩等同学组成的模拟政协小组,展开了对于急救设施普及情况的调查。“中国每年约有50万心脏骤停者,抢救成功率不到3%,但在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协助下,抢救成功率成
1.根据语境将备用的四个选项分别填入括号内,使之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王国维的“三境界”说,阐述为学为文之理。对于艺术家、学问家,高尚的职业道德,体现在多下苦功、多练真功的勤业精业上,体现在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执著担当上。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柳青为创作《创业史》在皇甫村蹲点14年,这是作品的打磨,更是人格的修炼。坚守( )的追求,耐住(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题记  幽静的茶楼后,是连绵的山脉,山顶上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和漂浮的云连成一片。山脚下的绿平淡缓和,从窗子向外看去,就像一幅被框起来的画。  他就站在这幅画前面。深黄的袍子上披着浅黄的袈裟,没有戴僧帽。一只手搭在窗边,一只手随意地垂下。从没有哪个僧人像他这样,放着布达拉宫不
微信上一名女牙医自曝为日本病人少打麻药的截图引发热议。女牙医晒出了日本小哥的护照,表示“特意少打了麻药”,并发出一连串得意的表情。  与此相反的,是韩国乐天集团同意转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所需地皮的消息发出之后,卫龙辣条的做法。@卫龙食品官微发布消息称:“目前已撤架的乐天玛特渠道为江苏盐城,全国范圍乐天玛特渠道已按程序陆续下架,并且今后不再与乐天合作、供货。民族的终归是民族的,撤就撤了。”  各大中国
一片云飘过,轻轻掩住月光,窗外的一切变得黑黢黢的。我对着书,却无心学习。今天学校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开始报名了,热爱英语的我很想参加,但我怕同学说我争强好胜,怕父母说影响学习,怕……  “姐姐,”小妹稚嫩的童音传来,她扎着两个小辫子跳到我面前。“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1 1等于几?”看着小妹清澈的眼,我想,我一定要显示我作为初三生的水平,要考虑周全,为小妹做表率。  “從物理学的角度考虑,1 1
班贝格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座小城,很多人家门前的人行道上,都镶嵌着数量不等的铜质牌子,这些铜牌略高于地面,不经意间很可能会被它们绊一下。人们把这些铜牌叫做“绊脚石”。而每一块“绊脚石”上,镌刻着当年被从这间房子里抓走的人的名字、生日、被捕日期、羁押地点和遇难日。  可以说,一个铜牌,就代表着一条生命。这些铜牌上,默默地诉说着人们悲惨的遭遇,记录着德国一段不光彩的历史。那段慘绝人寰的历史的制造者就是
【模拟金题】  “阅读”是人生中一种不可少的生活姿态。“阅读”父母的点滴细节,体会劳作的艰辛;“阅读”自然的呻吟,明白要善待自然;“阅读”社会的美丑,懂得要守住道德的底线;阅读经典佳作,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请你以“在阅读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导引】  一、细审题  我们在审题时,要把握两个关键词:阅读和成长。首先,要认清什么是阅读。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专指阅读书本知识,而从材料来看
【中考真题】  文题:给感动截图  要求:  (1)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鲜明,思路要清晰。  (2)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字数在600字左右。   【文题解读】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属于“感悟生活类”命题,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感动”。感动的词义为触动,以引起同情、支持或向慕的意思。“感动”是人的感情受到冲击时的一种反应,是一种非理性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