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一绝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m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谣曰:“镇江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条锅里煮锅盖。”到镇江旅游,若是没有品尝过这三怪,尤其锅盖面,那真叫人遗憾。
  这面条锅里煮锅盖,就是镇江当地的一道美食——锅盖面。您瞧,在口热气腾腾的大锅里,待面汤翻滚之际,投放面条,加放锅盖,用锅盖压着面条,这讲究的是大锅小盖。这样的做法,水气圆,面汤还不会溢出,再者煮熟的面条不粘不黏,不散不乱,还易于成熟入味。待面汤再度翻滚,用凉水一激,便可取出锅盖,捞出面条。其后再将荤的素的配料放入笊篱,入锅汆熟,熟后放于面条之上,随即加放各种调料。一碗热气腾腾,色香诱人的锅盖面便做好了。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锅盖面的特点就四个字筋道、鲜美。这面条不仅耐嚼,还不费牙。咀嚼之际,您才知道世上有这么好吃的面条,口舌的把玩竟这样的富有情趣,这么耐人寻味。加之这面里有面条本色的清香,还有股木质锅盖淡淡的香气,再者所有荤素配料都在这锅里氽烫,各种食材难以言表,多层次、丰富的鲜与香,全都渗透到这面条之中。外加五彩缤纷的配料,如同众星捧月,锦上添花的衬托,使得这碗面条美上加美,鲜上加鲜。品尝之际就剩两个字赞叹!
  有关镇江锅盖面的起源,还有个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山东有对小夫妻,平日非常恩爱,日子过得异样甜美。唯一不足的是丈夫的肠胃不好,食欲不振。平日丈夫总嫌妻子做的面条不是过硬,便是偏烂。这让贤惠的妻子犯了愁肠。妻子总想在面条上做出文章,尝试了多次,均未奏效。一次妻子看着竹制的窗帘,灵光一闪,何不借鉴借鉴。于是她找来许多竹篾,将其穿连起来,完全是个小一号的窗帘。其后将揉好的面团平铺在竹篾上,随后找来一根腿粗的竹杠,一端固定在案板,另一端可自由地移动。自己则骑坐在竹杠的另一端,不停地跳压。如此往复,直到面皮薄如纸张,再切成细条。在煮面之际,妻子不慎将只汤罐的木盖碰掉锅里,一时并未在意,便让它和面条一同煮了。没想到,这样煮出的面条竟然出奇好吃。不仅卤汁入味,还筋道耐嚼。一向胃口不好的丈夫食欲大振,不住叫好。从此丈夫的身体也就日渐好转。此后,锅盖面的制作方法便在民间流传。其后锅盖面便随着主人公辗转来到镇江,并于此落户、扎根、光大。其中的原委过于冗长、繁复,不宜赘叙。世上很多的事情虽是歪打正着,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读书、写作讲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歪打正着的锅盖面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为使锅盖面尽善尽美,镇江人可谓是费尽了心机。就其配料(或口U浇头)而言,那真叫丰富。荤的有牛肉、牛肚、牛筋、长鱼、排骨、肉丝、精片、肥肠、鹌鹑、鸡蛋、鸭血诸多品种:素的有小青菜、青椒丝、芹菜丝、绿豆芽、西红柿、香菜、木耳、香干等。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地里长的,大凡能吃的动植物都可用来做配料。我走遍大江南北,也品尝过各地的面条,如此丰富的配料却少有。
  在镇江开锅盖面的店家都有几招绝活。我有一位姓潘的文友,她就开了一个专营锅盖面的小吃店,食客如云。经常是前客还未吃完,后客又来了一帮。她告诉我,就酱油来说堪称一绝。系用二十多种配料,花费十多个小时熬煮出来的。因为颇费工夫,故每次均要熬煮50kg,整整的一大桶,以便不时之需。她还说,这酱油的配料有生姜、老葱、大蒜、虾子、香叶、草果、桂皮、八角等香料,通常秘不示人。加之各家的配伍还不尽相同,可谓是百家百法,百家百味。
  徜徉在古城镇江,无论是繁华的闹市,还是幽深的古巷,都有锅盖面的摊点。远远地便可看见一口口大锅在冒着腾腾的热气,厚实诱人的面香和配料的香气随风飘荡。这香引得匆匆的路人不由地放慢了脚步。尤其是那些来镇江旅游或是访古探幽的人们,不由地满口生津,几欲垂涎。于是三步并做两步,朝着美食目标奔去。
其他文献
夏汉,河南夏邑人,著名诗人、批评家。出版批评文集《河南先锋诗歌论》《语象的狂欢》,诗集《冬日的恩典》《街头的证词》。兼任河南师范大学华语诗歌研究中心(社会事务)执行主任。  表达之于诗人和诗都是第一位的,不妨说表达是诗人的最终欲念,也是让诗得以显露出形体的根本。而面对诗的表达,很多人的看法莫衷一是。有人耽于直接说出,还原诗的本相;有人偏于咏叹,作情感抒发的宣泄;还有一路诗人寓表达于修辞之中,在修辞
随着国内餐饮需求的日益旺盛、食品技术的日益完善和现代餐饮企业的不断发展,连锁经营、集团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不二选择,运用餐饮现代工艺进行产品的前期加工随之成为必然。“骨汤门”、“勾兑门”等事件曾造成了大众的负面情绪,消费者能否正视餐饮现代工艺,我们又是否该为餐饮现代工艺“拨乱反正”?诚然,中国饮食文化的千年习俗和传统习惯是国人所不能放弃的,我们应当尊重传统的老字号、私房菜,以特殊的技巧、技艺维
许多饮食习惯人们很少怀疑过是不科学或是有害的。如过去总认为:“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吃为好;“猪吃叫,鱼吃跳”,活鱼营养价值高i蔬菜含有维生素,腹泻时不食油腻多吃蔬菜对身体有利;高温杀细菌,加热煮沸的剩菜吃了无害;吃猪蹄会增加胆固醇,最好少吃或不吃。  多年来,通过阅读了《烹调知识》上“食疗烹苑”和“家庭烹调”、“食苑杂谈”栏目刊发的有关文章,不禁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在饮食误区中生活了很长时间!
一天,肚子饿了,最想吃的却是一个刚出笼的大白馒头,进而出现的味觉是嚼馒头时那种带着微甜的、有一点韧性的软香。一个普通的馒头,一个平常的渴望。  馒头就是比米饭要好伺候,吃米饭没有菜相佐没法吃也不叫饭,而馒头则可以,不仅在口感上而且在形式上都可以不要用菜为伴的。可刚出笼的馒头不是回回能吃到的,如今自己家里蒸馒头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太忙怕麻烦,也难以操作到位,而可靠的卖馒头的摊点又可遇不可求,最多是到超
豆豉约创制于春秋、战国之际。《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根据注释大苦即为豆豉。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先秦文献无豆豉,当是秦汉之际出现。《史记·货殖列传》始见豆豉记述。《齐民要术》载有制作豆豉的技法。东汉开始用作药物。以后历代食籍、药籍均有关于豆豉的记述,至今仍为重要的调味料之一。据记载,豆豉的生产,最早是由江西泰和县流传开来的,后经不断发展和提高,使豆豉成为独具特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调味佳品,而且传
读好书,如遭遇一场恋爱。  读苏格拉底,总感到一种踉跄、窒息与焦灼,便忘情地扑向对方的怀里,喃喃自语:我的身、我的心,都需要你的拥抱,我也紧紧地拥抱你,没有羞涩,没有胆怯,没有邪恶。如果天性东倒西歪,那就收獲一种东倒西歪的快乐吧。  读托尔斯泰,觉得自己的精神辉煌富丽,像一位容光焕发的贵妇,携带着生命中全部明丽耀眼的财富,在爱与欢乐的沐浴中,灵魂因饱满而跳荡,散发出甜蜜的芬芳。人类的上帝,就是生命
鹅胗营养丰富、口感脆爽,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鹅胗的制作方法大多是爆炒或卤制,而这里是用创新的方法把鹅胗切成丝、丁等形状,或是剞花刀后,采用炸、煸、煮等烹调方法咸菜的。    思乡米椒胗    原料:鹅胗400g,米椒50g,青笋丁50g,芹菜粒30g,姜粒、葱颗、蒜粒、精盐、胡椒面、料酒、白糖、鸡精、味精、醋、老干妈豆豉、香油、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1、鹅胗除去筋膜切成丁,放沸水锅里汆一水后,捞
酸、甜、苦、辣、咸……食物有各种各样的味道。这些丰富的味道让我们的每一次进食变成丰富多彩的体验。可你有没有想过,食物的不同味道还意味着包含营养的不同呢?  酸天然酸味的食物主要是水果,这些清新的酸味正是由水果中特有的有机酸带来的。水果中最丰富的酸是柠檬酸和苹果酸。柠檬酸主要分布在柑橘类果实、草莓、菠萝、石榴等水果中;苹果酸主要分布在苹果等仁果类果实中,樱桃、杏、桃等果实中柠檬酸和苹果酸都有。这些有
四喜鸳鸯鸭  主料:猪肉馅500g。  辅料:烤鸭肉500g,鸭胸肉500g,虾仁100g,马蹄100g  口味特点:咸鲜,绵软。  色泽:黄亮。  烹调方法:炸、蒸。  制作方法:1.将肉馅与调料搅拌均匀,腌制待用。  2 揉成型粘蛋液,裹干粉下七成热的油锅炸至成熟。  3 放入罐中加入高汤蒸制成熟即可。  营养成分:菜肴由鸭肉、猪肉为主料。含较高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铁、磷、钙等多种营养素。
说在前面  由于我们编、校工作的失误,致使2006 年第7 期刊物中“ 三秦美食香飘海外”一文中一个重要菜名产生错误,今有作者吴国栋同志来信予以更正,并详细介绍了这一名菜的制作方法,我们特向他表示深深的谢意,感谢他又教会了我们这道名贵菜点的具体制作方法。同时,我们也向该作者和广大读者致歉。现将作者原信附后,以正视听。  本刊编辑部  2006年8月    “葱拌腰丝”不是“温拌腰丝”  《烹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