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闻角度的重要性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45518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8)03-0153-01
  
  角度,在这里是指分析事情的出发点。在新闻写作中,作者站的角度不同,分析事情的出发点就不同。而出发点不同往往关系到新闻稿件的广度、深度及文章或电视广播的感召力。因此,在新闻写作中应十分重视新闻的写作角度。文学艺术创作讲究角度,新闻写作同样重视新闻角度。
  
  一、新闻的立意角度
  
  清初学者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在这里肯定了立意在文章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立意又称作主题的确定。在新闻报道活动中,主题被视为报道的灵魂,报道确定什么样的立意角度,即选择什么主题,是关系到给报道铸造什么灵魂的大事,是确定什么导向的重大问题。
  1 新闻报道要紧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实际工作才有指导作用,对人民群众才有引导作用。只有这样的新闻,才会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权威的指导性。
  2 新闻应该面向大众。读者和听众有什么认识需要澄清,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报道的立意角度就要针对这些作出选择。新闻还应具有贴近性(或称接近性),即新闻必须贴近受众。群众是最活跃的生产力,是新生活的创造者。新闻如果不贴近他们,而是远离他们,也就一文不值。所以,读者和听众最关心什么,最想知道什么,新闻的立意角度就要对准什么,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使受众产生共鸣,具有可读性和可听性。
  3 在比较中选准主题。人们观察事物是多侧面的。所以要从多角度去比较主题。人们观察事物也是多侧面的,所以要从多角度中去比较主题,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新闻价值蕴含于新闻事实之中,客观地摆在那里,如何把它挖掘出来,并使立意角度与之紧扣,完全取决于新闻传播者这个主题的功夫。
  
  二、新闻的选材角度
  
  面对一大堆新闻素材,选择怎样的新闻题材,选择题材的角度如何掌握,是每一个新闻传播者在写作报道时首先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选材是把原始材料变成表现主题的题材的提炼过程。
  首先,要与报道的主题需要相吻合,新闻主题靠新闻题材体现,不同主题需要不同的题材。一旦报道的主题确定以后,选材角度就要围绕这个中心来寻觅材料,使题材紧扣这个主题,为表现这个主题服务。因此,新闻的选材角度一定要把住“主题需要”这一关。
  其次,要瞄准典型材料,要使题材很好地表现报道的主题,就需要从占有的大量新闻素材中,瞄准并选择那些最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本质的材料。典型的材料,更具有代表性,能更好地揭示新闻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新闻事物的本质,从而深切地表现报道的主题。角度一定要对准以一当十的典型题材,忍痛割舍那些虽然生动但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材料。
  
  三、新闻的表现角度
  
  新闻写作必须选择最佳的表现角度。即新闻传播者在写作时要从最能说明主题的那个方面表现事实、反映事实,也就是说要通过对材料的巧妙安排和新颖构思,写出别具一格而又能充分体现报道意图的新闻作品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这两句诗,看似描绘庐山在不同视域中所展现的千姿百态,实则以形象寓理: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得出的结论会不尽相同。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流和文字交流中,角度的掌握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事,说法和表述各异,效果各异。首先是要扣住新闻的本质,不能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我们说报道要形式新颖,要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其前提是要有利于内容和主题的表达,要在真实反映题材,深刻揭示主题的情况下力求形式的新颖,不能讲究形式而损害主题和内容。其次是要独辟蹊径,敢于创新。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创新,是新闻传播者应该着力探索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传播者并不是每天都能抓到新鲜的东西,而新闻的性质又要求报道不断给受众以新鲜感,这样一来,就给新闻传播者提出了善于和敢于创新的要求。同样一个事实,同样一个主题,转变一个表现角度,换一种手法来写,就可以写出不同新意。
  总之,新闻写作中的立意角度,还是选材角度或表现角度,一定要突出一个“新”字。因而报道所选的角度必须做到立意新,题材新,表现手法新。选择新闻角度还要切忌牵强附会,“材料不是万能的‘钥匙’,什么锁都能开。不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预制件’,建什么楼房都行。不是有伸缩、可大可小的‘面’团’,既可以做小馒头,又可做大蛋糕。不是画家配色盘中的颜料,想配什么色就配什么色。”新闻传播者要切记:不要以偏概全,有了成绩乱找经验,不顾事实乱贴标签。
其他文献
钢铁业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实
参照国际有关标准(TOC),提出变压器的经济评价方法,并结合马钢现有供电现状,通过理论计算表明,采用S9型比S7型更经济;用S9型替换在役的"64"和"73"系列高损耗变压器,投资回报
运用生态园林的原理,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来探讨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的新思路.
随着中国加入WTO,未来企业竞争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人才将是其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目前中国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人才的竞争,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摘 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经济由过快转为过热和通货膨胀预期,对齐齐哈尔经济金融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明确从紧货币政策的内容及表现,认识其对齐齐哈尔经济的影响,拟定应对措施,促进齐齐哈尔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从紧货币政策;经济金融;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8)04-0150-03    2007年以来,国家针对当前固定
试验研究了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对某医院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并获得了相关设计参数.水解酸化段HRT为4 h;接触
[摘 要]我国学术界直接标明对政治整合问题进行研究的论文最早要追朔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术界对其研究渐趋活跃,尽管学术界目前在这方面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这方面研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关键词]政治整合;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8)04-0146-02    政治整合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术界研究比较活跃的领域,
现代社会信息颁域存在异化现象,我们制造的信息反过来支配我们,使我们在信息面前丧失主体性。因此,我们要积极采取一些措施,使信息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