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家荡产买学区房,值得吗?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tdu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在就近入学的政策下,为了让孩子进入名校读书,许多家长不惜重金在名校附近购置学区房。在全国各大小城市,学区房俨然已经成为房地产营销的王牌。但是,不少家长反映,孩子进了名校未必是好事,有的成绩下滑,有些不适应名校激烈的竞争而郁郁寡欢,甚至自暴自弃。这些家长认为,买学区房是失策之举,对孩子则是拔苗助长,于是后悔不迭。
  孩子进入名校就一定能享受更好的教育吗?在普通中学读书一定没出息吗?如何看待名校?弄明白这些问题,然后再来看学区房,或许是明智的选择。应读者要求,本刊组织力量,针对上述问题展开新闻采访。
  名校优势很明显
  “学区房不是划算不划算的问题,而是买不买得到的问题。”河南省开封市家长龚先生接受采访时说,“名校的优势实在太明显了,师资好、设备好、生源好、升学率高,哪个家长不愿让孩子进这样的学校?现在,没有名气的学校都招不来学生了,稍有水平的老师都想办法去了名校,您说,家长还有什么选择余地?要是真的做到教育平衡,各个学校水平都差不多,谁愿意花重金买学区房?”
  山西省晋城市家长刘女士认为,小学、初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只有进名校才有可能考入重点高中,而进入重点高中是进入重点大学的先决条件。接受采访时她说:“现在是多元化时代,各种励志故事满天飞,但我就认准一条:好的教育能带来好的前途。为了孩子能考上清华大学,我从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陪读,后来又在重点小学附近买了一套二手两居室,算是学区房吧。为了孩子上一所重点初中,我和丈夫早早布局,买了一套三居室的学区房,现在看来是有远见的。我家孩子的小学同学,后来没有上重点初中,现在的全市统考成绩远远落后我家孩子,说明名校就是有水平!”
  河北省邢台市家长柳女士认为,为孩子买学区房,家长不应该吝啬。接受采访时她说:“孟母三迁的故事您听说过吧?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在这里,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这下好了,孟子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你看,古人能做到的,我们凭什么做不到?古人都知道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们怎么能执迷不悟?”
  黑龙江省吉林市家长庞先生认为,名校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师资力量雄厚。接受采访时他说:“我儿子入读的这所重点中学,每年80%的学生能考入重点大学。这意味着,在这里你只要跟着老师走,上一所不错的211高校完全没问题。稍微努力一点,上一所985高校不是奢望。本市很多普通中学,经常会出现全校没有一个人考上一本的情况。为什么差别这么大?我认为是师资差别造成的。重点中学的师资力量不用怀疑,哪怕是普通班,教师的水准也是相当高的。而且教学安排会非常合理,张弛有度,学校既不会对学生放任不管,也不会压榨学生所有的时间,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我曾亲眼见到学校里的很多老师,在办公室里会看英语的原版文章,会写学术论文,会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缜密的总结并整理成文。这样的老师会不断充实自己,时刻修正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会因材施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这代表了一名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的无限热爱。有了这样的热爱,无论是刚刚入职的新教师,还是工作了三十年的老教师,都会抱有对教学的热忱,教育质量自是毋庸置疑。”
  江西省南昌市家长陈先生早年毕业于非重点中学,却对重点中学赞不绝口:“当年,我在普通中学是学习尖子,幸运地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入学没多久,我就发现自己与重点中学毕业的同学有很大的差距。实事求是地说,我是蛮聪明的,平时贪玩偷懒,游手好闲,凭小聪明就能在班里一枝独秀。而那些重点中学出来的同学就完全不同,他们学习上精益求精,竞争意识很强,每门课都要争第一。平时他们有预习和总结的习惯,计划性特别强,效果也特别好。不管他们是被老师训练成这样的,还是被家长逼的,反正他们习惯了,习惯就成自然了。而我,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竞争意识,学习方法落后,在大学期间吃了不少苦。从这些学霸同学身上,我看到了重点中学的强大。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是跟着这些学霸才学会学习的。所以,我花200多万元为儿子买了学区房,无论如何也要让他上重点中学,让他在那里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针对有些学生进入名校后成绩下降的质疑,山东省济南市某名校英语老师赵先生认为,名校的学生未必个个优秀,但整体来看,名校的优势十分明显。接受采访时他说:“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看看学区房的价格,就能掂量出附近名校的分量。现在国家政策是就近入学,学区房成了入学的主要条件,这就使生源质量受到了影响。有些在小学成绩不佳的孩子,在名校很不适应,成绩难免落后。这是不争的事实,没必要否认,但家长不能以此贬低名校的价值。有些学生在小学是学习尖子,但进入名校就泯然众人了,不是因为孩子不优秀,是这里的学霸太多了。我想说的是,学生不适应名校的环境,家长应该全面地查找原因,不能把责任一股脑推到学校头上。”
  显微镜下看名校
  云南省曲靖市家长范女士对名校颇有微词。她告诉记者:“当年我四处借钱买学区房,就是冲着某名牌初中来的,可是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儿子没有考上重点高中,无奈上了一个职专。我儿子上小学时成绩不怎么好,贪玩网络游戏,我指望名校能对他严加管束,没想到老师早早放弃了他,甚至在班里孤立他。后来我了解到,老师是以学生月考成绩计算奖金的,我儿子的成绩拖了全班的后腿,害得老师收入减少。唉!我也没话说,谁叫我的儿子不争气呢?我只想说,名校是学霸们的天堂,是学渣们的地狱,家长们要量力而行,别以为花钱就能买来成绩。”
  河南省焦作市家长昌先生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两个孩子性格差不多,读小学时成绩相差无几。参加小升初考试,弟弟的成绩比哥哥高7分,结果弟弟上了重点初中,哥哥只能就近上一所普通初中。3年后,兄弟俩双双被重点高中录取,分数只相差3分。这似乎是一段佳話,却让许多家长大跌眼镜:说好的名校效应呢?接受采访时昌先生说:“我不否认环境的重要性,但环境不是只有学校,家庭也是重要的环境,不是吗?每个周末,哥俩形影不离,分享学习心得,相互解惑,这种互通有无可能是哥哥没有落后的原因。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弟弟在重点初中过得并不开心,因为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连交个知心朋友都难,因为都把对方看成对手。所以,我提醒准备买学区房的家长,选择时要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进名校。”   北京某基础教育研究机构的宋博士认为,进入重点学校本身与学生的学业表现关系不大。他的这个结论基于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接受采访时他说:“这项研究的题目是‘择校对学生的影响’,以美国芝加哥公立学校系统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与我国的摇号入学形式差不多,该系统允许芝加哥的初中毕业生选择城市中的任意一所学校,在选择的过程中,一些重点高中会收到超出其招生数量的申请,此时便采取抽签的方式,让申请者们随机进入他们想要进入的高中。这造成了一项人为的随机试验:一些申请者们进入了好的高中,而另一些申请者因为抽签失败进入别的学校。对两类学生进行多方面对比,研究者发现,重点学校的学生确实在学业上表现更好,但积极作用并非来自学校,而是来自家长。”
  这样的结论有点匪夷所思。
  宋博士进一步解释道:“研究表明,择校者云集的学校,考试成绩更好,这是事实,但这些看似由择校带来的学业表现,并不来自择校本身,而是来自选择了择校的家庭和家长的特征。选择择校的家庭,往往父母受教育的水平更高,家长更重视教育,子女自身也更加努力。这样的相关性常常让人们有种错觉——选择更好的学校,将带来更好的教育,但是研究者通过复杂的分析程序,将家庭和家长特征带来的学业成绩效应去除之后,结果表明:择校本身并不会带来学业上的好处。”
  天津市某教育报刊执行主编顾女士认为,美国的研究结论对中国只具参考意义。接受微信采访时她说:“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基础教育的差别更大,所以,用美国的研究结论来评价中国的重点中学,有张冠李戴的感觉。几年前北师大做了一项调查:清华北大的大学生,小学和中学是否来自名校?这个调查持续了半年,结论是:接受调查的清华北大学生,85%以上出自名校。我毕业于清华大学,我读大学的时候,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所以经常会问同学家是哪里的,只要说出他的籍贯,我们几乎每次都能猜中他来自哪个中学。比如来自江西临川,那无非是临川一中或临川二中。原因无他,因为其他中学几乎考不进来。在中国,重点中学优势明显。”
  湖南省长沙市某重点中学副校长唐先生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重点中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重点学校有良好的校园秩序,学生打架、抽烟、赌博、考试作弊等行为要远少于普通中学。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是安分守己的,偶尔有一两次违纪行为,也会因学校的严厉处置而绝迹。好的校园秩序,营造了好的名声,从而吸纳来了更多的守己的好学生,形成良性循环。实事求是地说,重点中学因为有长期的经济积累、师资积累、管理经验积累,为自己赢得了开展素质教育的空间,而普通中学则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应试教育上,因为生存是第一位的。我想,这就是重点学校的底蕴吧。”
  四川省成都市家长马女士接受采访时说:“重点学校的优势当然不是只体现在学习成绩上。去年我去重庆出差,去一个朋友的家里做客,被深深地震撼了。朋友14岁的女儿在著名的重点中学读初二,小小年纪就参加了各种高水平的比赛,精通英语,还对联合国事务如数家珍。相比之下,我感觉我上普通中学的儿子,视野只有课桌那么大。回成都以后,我在家里力排众议,一定要把儿子送进重点学校!”
  家长花大价钱购买学区房会不会带来更好的教育?本刊认为这取决于您如何定义“教育”。如果宽阔的视野、良好的校园秩序和学习氛围都是教育的一部分,那么买学区房肯定是值得的;如果家长把教育仅仅定义为学习成绩,恐怕会感觉买学区房不是划算的买卖。
  同伴的影响更大
  广东省深圳市心理咨询师胡女士接受采访时说:“美国发展心理学家J·R·哈里斯主持的一项研究结果曾引起全世界的轰动。他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对孩子人格特质的影响,50%来自基因,10%来自家庭和生活环境,其余的40%来自同伴。根据这一研究结果,与其说学校对孩子未来的人格特质产生影响,不如说是因为学校里的同学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您的孩子可能会从同学身上学到与人相处的方式、对待撒谎和诚实的态度、对做家务的看法、爱看电视还是爱阅读、是否有小偷小摸行为、学习的动力和动机、胸无大志还是充满梦想……最后连人生观都相似。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同学关系不可小觑。”
  上海的教育观察家张先生认为,家长不惜重金购买学区房,把孩子送入重点学校,主要是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同学,而非更好的成绩。他说:“即使告诉家长,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并不能对学习成绩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家长仍会趋之若鹜地购买学区房,因为在重点中学孩子能与更优秀的同学相处3年,会受到更好的影响。如果这样的影响不能反映在学习成绩上,也能在非学业方面有所体现,比如有更积极的学习动机、更先进的学习方法、更合乎社会主流规则的世界观、更主动的团队合作精神、更高阶层的人脉等,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重大意义。”
  重庆市某重点中学数学老师苟先生赞同张先生的观点。接受采访时苟先生热情洋溢地说:“我认为,一个人交际圈的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他的水平。在一所重点中学读书,意味着周围生活着很多学霸。你可以每天目睹学霸们雷厉风行的作风,见识他们周详缜密的学习计划和细致入微的个人习惯。耳濡目染的作用是显著的,说不定哪一天,某位学霸的某个做法就启发了你的学习思路,让你发现一个全新的学习方法。更何况,如果你周围都是努力用功的学生,那么你就算曾经放浪不羁,也会慢慢开始学会沉下心来学习的。也许,你还可以与学霸们交流人生目标之类的话题。他们大多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超凡的执行力,与他们在一起,你也会有一种境界上的全然提升。你要记住,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会是你的同龄人中最优秀的那一批!与他们一起待上整整3年,对你的影响无疑是显著的。”
  那么,进入重点学校等同于拥有好同学吗?
  辽宁省沈阳市某重点中学教育处处长卫女士接受采访时说:“虽然不敢说好学校等于好同学,但好学校的确起到了过滤作用。”她透露,原来省一级、市一级学校的评比,评比指标包括学校的经费、场地的大小、校舍的建筑面积、学生和教师的规模、校园的布局和绿化、教学仪器和教学设置是否配备齐全、教师和其他人员的学历情况,还有包括办学方向及班子架设、师资队伍建设、德育安全、体卫美劳和后勤在内的学校管理。“这样的评比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省、市级重点学校的标签可以让学校赢得更好的办学环境,学校能分配的钱多了,老师的福利改善了,又吸引更多优秀老师加入,生源自然就好了。重点学校就是这样过滤学生的,好学校至少约等于好老师和好学生。”
  本刊认为,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是每一位家长的良好愿望,但是否值得花費巨额血汗钱去购买学区房,需要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来定。如果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投资一套学区房未尝不可,但是,如果以牺牲一个家庭的幸福、父母的未来为代价去死扛,还请三思。因为这样的家庭即使争得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但孩子每天回到家要面对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总是发火哀叹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和负面影响可能更大。
  如果您对购买学区房举棋不定,或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欢迎通过本刊微信公众号发表高见。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爸爸妈妈总为孩子的健康担心,事实上,只要孩子多注意双手的卫生、勤洗手,就可以减少不少病菌,杜绝一些疾病隐患。  一、让孩子爱上洗手  1.让孩子看看不洗手有多脏  通常,小孩子不会主动去洗手。因此生活中,在发现孩子的手非常脏时,爸妈要抓住时机赶紧教育,让孩子仔细看一下小手,也可以让他看些科普画报或动画片,了解不经常洗手,手上会有多少病菌。  2.让孩子知道不洗手的后果  跟孩子说明手太脏可能导致的
有些家长认为养孩子不用那么精细,吃得杂,吃得糙,不娇气反而好,所以有些宝宝在一岁甚至更早,就和大人吃一样的饭菜。这么做,对不对?究竟宝宝多大,才可以跟大人同吃饭菜呢?  虽然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最终目的是让其适应家庭饭菜,但宝宝的咀嚼能力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育得像成人那么好。虽然宝宝能把食物咽下去,但咀嚼力远不及成人,这会给宝宝消化食物带来难度。  宝宝在2岁半左右会出齐20颗乳牙,这时他的咀嚼功能才
我和同桌晓月是莫逆之交,爱好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每天上学放学都一起走。有一次考试,一道题难住了我。我轻轻碰了碰晓月,暗示她帮忙。可是,她表情冷漠,我很绝望。放学后,我气愤地独自快步回家。晓月追上来说:“我并非对你有敌意,如果我幫助你作弊,就等于害了你,请你理解我。”  一路上,我认真反省,终于明白晓月是对的。第二天,我向晓月道歉:“对不起,我错了。”  (指导老师:苏东平)   【编辑:陈彤】
联词:门窗,万一,后悔,灭火器,糊弄,警觉,所谓,害人害己  在一堂科学实验课上,一个调皮的同学糊弄老师,不按规程操作,结果打翻了酒精灯,地面顿时燃烧起来。惊慌失措的同学们都从门窗逃了出去,好在警觉的老师拿起灭火器把火给扑灭了。老师教育我们,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不听老师的话,很可能做出害人害己的事,到那时后悔都来不及了。  (指導老师:程晓燕)
问:我女儿刚上小学,我初当家长,如临大敌。请问,我该怎么当好这个小学生的家长?  答:初当家长,焦虑几乎是必然的。但如果你肯学习,当好一个小学生的家长并不难。我们可以把小学分成几个阶段,而你要明了每个阶段对孩子的要求。  第一阶段:孩子上一、二年级  一、二年级是孩子建立学习习惯的黄金期,家长在此阶段对孩子严格要求,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事半功倍,還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1.写字工整  从一
高一是坎,高二是坡,高三是峰  我做过多年的高中班主任,深知“高一是坎,高二是坡,高三是峰”。只有深刻地理解了这三点,经过了这三重考验,你在竞争激烈的高考考场上,才有赢的把握。  高一:迎来质变,必须要跳一下,才能跨过这道坎儿  初中到高中,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中整体呈现知识量增大、理论性增强、系统性增强、综合性增强、能力要求增加的“五增”趋势,而高一又是数学、物理、化学学科难点最集中的年
孩子的磨蹭不是病  赵女士是一个急性子。因为早上被4岁的女儿静静拖累,她上班迟到,按规定被罚50元钱。她一怒之下,干脆请假,带静静来到我的心理咨询门诊,说要一劳永逸地治好静静磨蹭的毛病。  “磨蹭怎么不是病?我就听说过‘拖延症’这个词。”被我的助理告知孩子没问题,赵女士生气了,径直闯进我的咨询室,大声问道。  我请她坐下,耐心解释道:“拖延症是指在可以预测拖延可能造成不好结果的情况下,仍推迟去做手
食材用料:  南瓜300克,土豆50克,鲜牛奶150克,清水100克,盐一勺  做法:  1. 南瓜跟土豆洗凈、切块,装入盘子后隔水蒸熟(用筷子戳一下,戳透就说明熟了);  2. 将蒸熟的南瓜去皮,放进碗里,然后用勺子碾碎;  3. 土豆趁热撕皮,先切片,再切条,最后切成粒;  4. 将南瓜肉、土豆粒,外加100克清水,倒入研磨机打成浆;  5. 准备一个干净的不粘锅,将研磨机内的南瓜浆倒入锅中,
2020年题目  2020年题目   第一组:讲台,举动,眼睛,调皮鬼,病榻,希望,殷切,力透纸背   第二组:雾霾,尾气,燃烧,呼吸道,明确,那么,口罩,在所难免   第三组:敌意,表情,可是,对不起,反省,并非,相似,莫逆之交   要求: 任选一组,写一篇300字以内的作文,题目自拟,内容不限,必须用上所选8个词语,词语先后次序可以打乱。欢迎老师、家长指导孩子写作、投稿。   来稿来信请注明“
国外最新研究发现,肠道不好的孩子可能更易得自闭症,此研究报告已经在美国微生物学会会议上进行了宣读。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国家大学的一项小型研究显示,正常儿童与自闭症儿童的肠道细菌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两者粪便中的某些代谢物的浓度不同,这些代谢物是由肠道细菌所产生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儿童粪便中的56种代谢物,确定其中7种代谢物浓度在自闭症孩子的粪便中更低,这说明自闭症孩子的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