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足迹的山东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特征及短缺压力分析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917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度农业开发引起的农业水土资源生态问题日益增多,探究粮食及蔬菜(粮蔬)生产中水土资源空间配置及短缺压力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从水足迹视角出发,分析了山东省3种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玉米及大豆)和两种不同种植模式蔬菜(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的生产水足迹空间特征;同时将资源数量及资源质量的概念纳入研究框架,分析了农业水土资源数量及质量匹配格局差异,并进一步探究了农业水土资源短缺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19年,山东省粮食和蔬菜的生产总水足迹为811亿m~3,其中粮食生产总水足迹占比78.50%,蔬菜生产总水足迹占比21.50%;粮蔬生产水足迹受地势影响明显,鲁西北及鲁西南平原地区的粮蔬生产水足迹占比较大。(2)考虑资源数量的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均值为0.622×10~4m~3/hm~2,考虑资源质量的匹配系数均值为0.416×10~4m~3/hm~2;水土资源数量及质量匹配系数在空间上呈现出一致性,表明山东省农业生产水土资源空间配置水平高的地区同时面临着较大的农业面源污染压力。(3)整体上,土地资源短缺压力略高于水资源短缺压力;基于生产视角的水土资源短缺压力受生产环境因素制约显著,受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社会因素对水土资源短缺压力无显著影响。研究可为农业资源可持续管理提供数据基础,为全面理解粮蔬生产所产生的水土资源短缺提供案例参考。
其他文献
和谐型电力机车25kV高压电缆总成用于实现机车车顶高压电路与车底牵引变压器高压端之间的电气连接,属于机车网侧电路组成,能承受较高的电压,一旦高压电缆总成某一部分发生故障,很容易产生放电烧损或炸裂故障,对机车电路和运行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结合高压电缆总成炸裂事故,对炸裂原因进行故障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及改进建议,以增强机车运行安全性。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头戴显示装置已经逐渐深入到商用、民用以及工业的各个领域。微型投影系统作为头戴显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光学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佩戴感受与观看体验。基于传统折射式光学结构的微型投影系统镜片数量多,重量较大,且能量利用率也较低,使得其系统性能以及微小型化的发展均受到限制。衍射微结构因其特有的光学特性,具有高设计自由度、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已逐渐应用于成像、光场调控
针对某一汽车门内饰板,介绍了其在设计开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特别是门内饰板的定位策略及安装方式,为后续车型门内饰板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常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Mesh和ABAQUS对文章中的门饰板进行刚度分析,给出有限元分析加载要求,依据其3种工况有限元分析结果,确认工况1变形量超过了设计规范要求,给出解决方案并再次有限元分析确认问题得以解决。
研究目标:动态测度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研究方法:构建非齐头时变混频动态因子模型估计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采用时变方差分解测算各要素对经济增长长期趋势的贡献。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早已于2007年就步入了下行区间,而在2016年后它的主体态势开始从持续下行转向渐趋稳定;人口红利和技术红利的协同消退主导了本轮经济增长的趋势下行,而资本深化的相对稳定则为中高速增长提供了趋势动能;目前经济增长趋
近年来,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跨境电商这一新兴领域异军突起。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9.2万亿元,增速达23%,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越来越紧密,且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我国急需转变战略,寻找新的经贸合作伙伴。因此研究跨境电商对我国向“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阐述DC600V客车供电方式,正常状况的供电操作,发生接地保护时故障处置和非接地故障的处置方法,探讨DC600V客车供电系统故障类型、原因,处理方法。
从人文学角度讨论当代中国文论有助于增进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精神价值自觉。在理论上,人文价值关切、多学科对话、汉语自主意识、主体身份自觉构成了人文学文论的基本规定性。在历史上,当代中国文论呈现从人文学到后人文学的纵深发展,从政治、审美、本体、启蒙、精神、文化到反思、生态、后人类,当代中国文论人文学内涵与格局不断深化。从人文学到后人文学,体现着当代中国文论在精神价值层面的不懈探寻,对于整个当代中国思想文
制造业是能源消耗大户,是实现工业碳中和的中坚力量,对制造业进行节能减排现实意义、工程意义均较大。信息技术对于提升企业管理、生产效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可解决诸多工业场景中的“疑难杂症”,通过数据反应实际问题,助力企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本文重点阐述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节能方面的应用,让信息技术助力节能场景的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实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