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释放二氧化碳”实验的创新设计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课中,“种子萌发释放二氧化碳”演示实验在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等方面有可以改进、创新的地方。在不改变实验的教学目标和实验原理的前提下,笔者通过增加对照组、更换实验仪器、改变实验步骤,达到了实验简便易行、实验材料环保易寻、节省人力和物力,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的效果。
  【关键词】种子萌发释放二氧化碳;实验创新设计;初中生物
  一、在教材实验原型在装置和操作步骤上可改进与创新的原因
  1.一般情况下,一体积的水能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可以根据教材实验原型使用灌水排气法,进一步提高实验效果。
  2.这一实验的准备过程需要耗费教师两天甚至更多的时间。一线教师一般要在同一个上午或者同一个下午连续上两节课,在两天或者三天内教授六个班级。使用教材实验原型,教师不能使用同一个装置在短时间内对多个所教班级进行授课。教授同一课,教师至少要准备两个甚至四个装置和药品,要耗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3.装置易损坏,不易搬动,不利于教师将演示实验搬到教室,不利于教师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实验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在家准备实验、参与实验,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创新设计前后药品的对比和改变的原因
  (一)创新设计前的药品有:萌发的黄豆种子若干、澄清石灰水。创新设计后的药品有:萌发的黄豆种子若干、煮熟冷却至室温的黄豆种子若干、澄清石灰水。
  (二)改变的原因:设置对照组,更能证明二氧化碳气体是由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出来的。
  三、创新设计前后仪器的对比和进行创新设计的原因
  (一)创新设计前的仪器有:集气瓶1个、漏斗1个、棉花1团、玻璃导管1根、试管1支、烧杯1个。创新设计后的仪器有:瓶盖顶部边缘各预留一个60mm圆孔的净含量为350ml的塑料矿泉水瓶2个、无菌纱布2包、橡皮筋2条、黑色塑料袋2个、10ml无菌带针注射器2个、200ml的烧杯3个、25ml的烧杯2个、滤纸4张、标签纸1张、贴有黑色卡纸的试管架1个、镊子1个、黑色油性记号笔1支。
  (二)实验仪器创新设计的原因
  1.预留圆孔的大小为60mm的原因:预留圆孔的大小参考实验室常用漏斗上口直径的大小。目的跟原实验一样,给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提供氧气。
  2.圆孔预留在瓶盖顶部边缘处而不在瓶盖中间的原因:使纱布掀起的面积更小,有利于用注射器抽取气体。
  3.用八层无菌纱布包扎塑料瓶口的原因:借鉴实验室中常用的好氧菌培养方法中的摇瓶培养法对塑料瓶口进行包扎,不仅透气性好,有利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还能防止杂菌污染塑料瓶中的种子。八层无菌纱布的作用与原实验中棉花的作用一样。但是用纱布包扎在搬动时不易脱落,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4.用黑色塑料袋包扎瓶身的原因:萌发的种子放入塑料瓶后,即使放在避光处,一天半后子叶也开始呈现绿色。用黑色的塑料袋进行避光,可以避免萌发的种子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实验效果的情况出现。
  四、创新设计后的装置图
  五、创新设计后的操作方法
  (一)将同等数量煮熟冷却至室温的黄豆种子和萌发的黄豆种子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塑料瓶中,盖上瓶盖。在瓶盖预留孔下方的塑料瓶身上用黑色油性记号笔做好标记。在瓶盖上方盖上八层纱布,并用橡皮筋在瓶盖底端凹陷处把纱布扎紧。将瓶盖下方的塑料瓶瓶身用黑色塑料袋包好。
  (二)一段时间后,拆开黑色塑料袋查看甲乙两个塑料瓶中种子的情况,扎回塑料袋。
  (三)拿过甲塑料瓶,借助用黑色油性记号笔做好的标记确定好瓶盖预留孔的位置后,绑紧塑料袋。拆下甲瓶的橡皮筋。
  (四)取下注射器甲的针头护帽,拉动注射器甲的活塞,检查气密性,拉动活塞,吸取4ml的澄清石灰水。使注射器甲的针梗在上,用镊子夹取两张滤纸放于针栓处,垂直推动活塞,排出注射器中多余的液体和较大的气泡。
  (五)掀起瓶盖预留孔处的纱布,用食指和拇指捏紧纱布。缓慢地将塑料瓶倒转至约30°,使瓶盖上的预留孔在最上端。
  (六)将注射器甲的针头和针梗垂直插入瓶内,缓慢地抽取瓶中气体至注射器顶部,盖回纱布。盖回注射器甲的针头护帽,震荡摇匀三次,将注射器甲放在试管架上,观察针筒内的澄清石灰水有没有变浑浊。
  (七)用橡皮筋扎好瓶口。
  (八)对乙瓶进行和甲瓶同样的操作,对比两个针筒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
  六、实验效果
  注射器甲中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注射器乙中的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實验效果正确。不先抽取装有萌发的种子的塑料瓶中的气体,可以减少因为二氧化碳过量,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又变澄清,进而影响观察实验效果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
  每隔55分钟抽取一次,在同一天内抽取两到四次也能有同样明显的效果,可以满足教师对多个平行班级的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为促进广州市越秀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及全面普及,落实“全员培训、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提高全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心理学理论素养,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学校管理、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融合,有效为学生心理建康保驾护航,广州市越秀区2021年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高级、中级、初级(A、B、C证)培训班于2021年7月12日至7月22日顺利举办。本次培训由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主办,
【摘要】近年来,语文中考阅读量逐渐增加。这要求学生需要扩充阅读量,除此之外,提升阅读速度也是关键。根据目前初一学生的阅读习惯来看,学生在阅读较长的篇目时,耗时较长且阅读效果亟需提升。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驿路梨花》为例,对培养学生有效阅读习惯进行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有效阅读;习惯培养;驿路梨花;课例研究  高考是中考的風向标,部编版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在2017年第五届“北
黄燕文,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她,身先士卒,带领全体老师踏踏实实做好每项工作,着力打造一支弘扬师德师风、潜心立德树人的教师队伍,使今年省实附中中高考成绩再创辉煌。  她,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获得者,曾被评为省“南粤教坛新秀”、省“师德先进个人”“南粤女职工建功立业女能手”和市“十佳青年语文教师”等荣誉称号,是省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工程”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利用图画、绘画等方式可以激发孩子对书、读、写的兴趣,培养读、写前的技能。”因此,我们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我们从图画书的选择、解读以及阅读过程的组织和引导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以下是我对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绘本阅读;悦读;幼儿  苏霍姆林斯基说:“使幼儿聪明的方法不是拼命地對他讲课和训练,
不少一线语文教师有时或有这样的苦恼: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尽管老师课前精心准备,上课时讲得激情四射,但一节课下来,不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并且对所学内容基本没什么印象。这是阅读教学课堂低效的一个显著现象,如何走出这个困局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它的核心价值就是:体验与表达。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对文本感悟的全过程,
【摘要】本文阐述小学生如何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如何体现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实际,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达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学习兴趣;实践探索;培养能力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所以我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时,每个环节都体现了这一教学的新理念,
【摘要】初中不仅是学生获取众多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往往会与同学、教师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再加上叛逆心强班主任此时如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只会抑制学生今后身心方面的发展,对学生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道路上的引路者,还要正确认识到班级管理中出现的任何问题,不断的积极改正,进而实现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本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师生进入更积极、更主动、更灵活、更具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之中,变抽象为形象、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现语文课堂之美。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趣导入,让学生轻松学习语文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理学家朱熹也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是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目前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还很薄弱,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强。如以我市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为例,也存在学生参与率不高、活动草草走过场、未制定完善的评价机制等问题,因此农村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我们一线的农村低年级教师要勇挑重担
【摘要】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是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在中考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引领学生放飞自信的翅膀,向成功的蓝天翱翔。  【关键词】自信;情景课堂;捕捉契机;推陈出新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