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

来源 :软件·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360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认为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勤学是创新的前题、敢疑是创新的翅膀、破旧是创新的钥匙。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将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广大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适时正确引导,不断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学语文新《大纲》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教者认为:勤学是创新的前提,多思敢疑是创新的翅膀,破旧是创新的钥匙。
  一、勤学是创新的前提
  学习需要创新,而创新又以坚实的基础为前提。初中阶段是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不积跨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失无以成江海。”则有力说明了基础的重要性,例如,我在教《范进中举》一文时,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透彻理解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让学生扮演剧中人而上台表演,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又突破了课堂教学的空间,为学生开创了语文实践的天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了其实的基础。所以说创新不是“无本之本,无源之水”,创新的“本”与“源”就是对旧事物的深刻了解和掌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多记是进步,发展的基础。学生在作文中能引用课文中的名句,会给自己的文章增色不少,若能大胆地脱离“前人”的思维,用自己独到的眼光“言自己之言,感自己之感”,必能有所创新。因此,学生多看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佳作名文,多记一些名句,警言,多掌握一些“课文基本”的写作技巧,结构布局和语文运用,必将有所创新。
  二、敢疑是创新的翅膀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营造疑与思的良好境界,用疑句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心扉,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答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激疑。例如:在教《桃花源记》一文时,我设计以下问题:⑴桃花源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投影片,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a.用一个成语概括桃花源的生活图景;b.你认为是你描述的语言好,还是作者的语言好?⑵为什么?你愿不愿意在桃花源里居住?为什么?⑶“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给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桃花源人叹惋什么?⑷“此中人语云:不是为外人道也”,桃花源人为什么要说这句话?⑸想象训练:假如太守代到桃花源。课堂上巧妙地利用这些问题,启发学生产生怀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启发学生思维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不待启发,学生自己能主动地多思多想。教师提问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以进一步打开思路。我们要及时抓住这些问题作范例,能让其他学生有所仿效,从而学会提问,又以此为突破口,或讲,或议,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易出错的试题,让学生自己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从而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破旧是创新的钥匙
  要破旧,首先要知旧。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为知识的重视与出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打破思维定势。思维是势存在于学习的过程中。它具有两面性,即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正面影响,促使学生学习的正向迁移,更要克服其负面影响,跳出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启发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和技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我们以一种常规的思维,束缚了自己的心智,规定了我们可怜的局限”。只有打破这种常规思维,我们才有可能去憧憬真正的逍遥游。再次,语文学习不能人云亦云,更要同中求异。要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一种表达。就写作教学而言,创新是写作的永恒追求,而破旧是作文分析的捷径。即便是同样的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千篇一律的文章是不会有“市场”的。曾听一位上作文评讲课的老师对学生说:并非大家都想到的你也写好,也非大家都来想到的你就不能写。朴素的语言中道出了“真谛”。即使旧材料,只要打破旧观念,也能挖掘出新价值,写出新的富有个性的好文章。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破旧”的方法,无异于有了开启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初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课堂教学应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初中语文教学要立足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想方设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多种手段,多种技巧,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训练,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进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其他文献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本文在分析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和瓶颈的基础上,从选人、用人、专业化发展和职业化发展四个方面对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活动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也离不开生活。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过程,即是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
亭在唐人生活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其功能由实用逐渐转为审美,亭记文遂成为唐人创作的重要文体之一。唐前文人较少以亭为吟咏对象,盛唐出现以亭为描写中心的文章,开元时期出现了以“
反腐倡廉建设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与否。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标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健康成长与顺利成才……。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加快教学理念的转变,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实施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切实提高教学效
根据五年制高职工科类专业的物理课教学情况,对如何满足专业课的需要、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及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等方面,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