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广藿香和土藿香研究现状及相关建议

来源 :中国现代中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b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藿香类临床常用中药主要有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和唇形科藿香属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Fisch.et Mey.)O. Ktze.(又名土藿香),两者由于名称类似加之地方用药习惯不同,容易造成混淆和混用。从本草考证、现代标准收录、化学成分差异性和安全性用药四个方面总结2种藿香的研究现状。本草考证显示,明代以前只有藿香一名,根据植物形态及繁殖方式的描述确定为现今使用的广藿香;温病学派兴起后,土藿香在江浙一带开始使用,具有一定的药用历史。2种藿香曾作为正品藿香来源短暂收录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但《中国药典》1985年版之后仅收载广藿香一种。化学成分比较显示,2种藿香含有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其临床功效有别的主要原因。广藿香临床使用尚无不良反应报道,而土藿香挥发油中的Estragole成分具有致癌性,临床应用需谨慎。综合现代使用和研究情况,为规范药品名称避免临床使用混淆,建议相关标准恢复传统藿香之名,基原为广藿香,同时以土藿香之名收载藿香属藿香,以示区别。
其他文献
<正>10月16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
期刊
牡丹是原产我国的特有植物资源,其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分布地区广泛。作为具有重要经济和文化价值的植物资源,牡丹的保护与利用一直广受人们的关注。目前对于牡丹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状了解不够全面,加之牡丹种质资源的研究较为分散,因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牡丹产业的发展。该研究结合当前牡丹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野生牡丹和栽培牡丹的分类与地理分布,重建牡丹各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牡丹的花
中职学校的教学功能是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好中职学生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综合素养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从现阶段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存在的理论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实训教学成效不显著等教学问题出发,对如何提升该课程教学质量、增强该课程教学效果展开讨论,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正>《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制订了课程目标,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制订了学业要求。教学过程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有没有落实,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会得到体现,因此在命制试题时要关注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从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以2022年我市4道高三模考生物学试题的命制为例,从学科
期刊
精确的农作物分类是农业监测、粮食安全评估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数据来源,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的方法实现对农作物的分类是一种高效的方法。针对遥感影像分类问题,目前已经提出大量算法,比如基于像元的最大似然法、基于面向对象的支持向量机和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法等。然而,由于耕地自身条件不同导致的作物生长状态的差异,造成在一张影像上同一作物有不同的光谱差异,现有的算法对部分小宗作物的识别效果并不好,现
基于语用学的理论对酒店服务交际中的日语缓冲语的运用展开研究。通过对搜集到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结合酒店工作任务场景,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工作人员在向客人提出拒绝、请求、询问等场景下该如何使用日语缓冲语,并总结归纳常见场景的句型表达。
维特的悲剧在于无法找到可供心灵栖居的精神家园。在各地辗转的过程中,维特对纯洁爱情的追求、对自然景色的依恋、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对平等和谐社会的构想均受打击。接连不断的挫败使得维特对现实世界感到失望。他的个人性格和社会环境共同导致了维特的悲剧结局。
在中日文化交流日趋深入的当下,通过对日语的学习来了解更全面的日本文化,体会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认识更加广阔的日本社会的中国人为数众多。但是,纵观日语教学的实际过程能够发现,不少中国人即便掌握了大量的日语词汇,能用标准的语调来说日语,但在和日本人的实际对话交流中却使用着难以被人理解的日语,不能顺畅交流。在此过程中,如何保证自己所学习并应用的日语符合日本人的交流习惯,是每位中国日语学习者需要重视并寻求解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政策脉络不断清晰,政策资源持续倾斜。为进一步评估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效应,从需求侧视角出发,利用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倾向值分析等方法,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正向政策效应。分服务类型看,医疗护理类和生活照料类居家养老服务都会显著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中医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