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瓦雷斯:习主席称他有颗中国心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zhe14790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1月,卡洛斯·塔瓦雷斯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家中接受本刊采访。(本刊记者 朱东君 / 摄)

  前不久,因为习近平主席出访巴西,中国网友又热议起卡洛斯·塔瓦雷斯这个名字。2014年,习近平在巴西国会发表演讲,结尾部分专门提到了他:“巴西一位耄耋老人卡洛斯·塔瓦雷斯说自己是‘一个有颗中国心的巴西人’。40多年来,他孜孜不倦关注和研究中国,笔耕不辍撰写关于中国的8本书籍和500多篇文章,作了数百场关于中国的演讲。许多巴西人因为他的文字认识中国、走近中国。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他说‘我只想介绍中国,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别无他图’。”这段演讲在中巴两国引起巨大反响,塔瓦雷斯自己也将此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环球人物》的采访是在塔瓦雷斯家中进行的。95岁的塔瓦雷斯眼神明亮,一头银白卷发,穿浅蓝色衬衫,配深蓝色五分裤,是一位貌似严肃,实则活泼的老先生。他一生经历丰富,年轻时曾是跳水冠军,转身又创立了巴西银行对外贸易处,后来是巴西最大报纸《环球报》的专栏作家,还是巴西著名的贸易和港口专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将目光从拉美大陆投向遥远的中国,用自己的眼和笔记录了中国几十年的巨大变化,也见证了自己多年前关于中国必将繁荣、中巴必须友好的预测成为现实。

访美期间,却迷上了中国


  塔瓦雷斯对中国的关注,始于两国建交之前。
  1970年,长期从事对外贸易研究、在巴西全国商业联合会做顾问的塔瓦雷斯受邀前往美国访问。在商务部,他惊讶地发现很多与中国有关的资料。“那时中美尚未建交,我非常好奇美国为何如此关注中国,便也对中国产生了興趣。记得商务部一位官员对我说,要关注中国,中国在21世纪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自那之后,塔瓦雷斯开始通过杂志和书籍了解中国,尤其寄自美国的杂志成了他重要的信息源。1971年,正是依据杂志上的内容,他在《环球报》上发表了第一篇介绍中国的文章——《人民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比美国略大。1970年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000亿美元,其中80%来自农业。”塔瓦雷斯的文字,为当时对中国几无所知的巴西人打开了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
  “当时巴西与中国尚未建交,且处于军政府统治之下,介绍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分敏感。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在文章开头加了一段话,表明文章内容是引自美国官方杂志的。”塔瓦雷斯一边说,一边指着当年报道的影印件给记者看,“就这样,稿子成功发表,反响很大。”
1992年,塔瓦雷斯(左)在重庆人民大礼堂前留影。

  文章发表后的第三年,1974年8月15日,中国和巴西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与此同时,塔瓦雷斯的人生也有了变化。1976年至1980年,他作为巴西商业联合会驻国际商会的代表,在巴黎工作。巴黎博物馆里的众多中国藏品让他深深着迷。“之前我是从商业领域了解中国,而博物馆让我开始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在巴黎,我还接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的出版物,由此开始专注研究中国。”
  当塔瓦雷斯沉浸于中国文化之时,改革开放正在这个东方国度拉开序幕,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改变。后来塔瓦雷斯对这段历史有过研究,他经常说这样一句话:“O Brasil deve seguir o exemplo da China,copiar o que dá certo.(巴西应以中国为榜样,复制其成功之处。)”他盛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项改革迅速提高了中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农作物产量及出口量,是造福中国8亿农民的伟大成就,也是巴西农业改革的绝佳样板。他还认为,中国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对于教育总体水平不高、教育资源严重分配不均的巴西而言,无疑有重大借鉴意义。塔瓦雷斯对“那位小个子的领导人”印象非常深刻:“邓小平是位了不起的领导人,他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
  陈笃庆曾在巴西工作13年,并于2006年至2009年任中国驻巴西大使,他和塔瓦雷斯成了好朋友。塔瓦雷斯人脉广,为他介绍了很多当地朋友。每当塔瓦雷斯出新书,陈笃庆也总是到场支持,他还为塔瓦雷斯的书写序,称“很多巴西人了解中国,有赖于他的不懈介绍”。让陈笃庆印象深刻的是,塔瓦雷斯对中国感情很深,不容别人说中国不好。“记得有一次有个人对中国作出负面评价,他立刻站出来驳斥。”
  一直以来,塔瓦雷斯想将中国的形象真实客观地还原给巴西人。对那些西方舆论热衷于拿来攻击、抹黑中国的话题,比如西藏问题、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他在演讲和书中都作了详尽介绍,并客观分析了中国历史、国情以及政府决策的考虑。他写道:“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媒体常以人权问题攻击中国政府,我认为人权是对教育、健康、住房及食品资源的有效占有。从这个角度讲,中国是世界上人权得到了相对高水平保证的国家。其次,中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东方大国。我们不应该以西方设定的标准和眼光来论断中国。”
2010年,塔瓦雷斯获“中拉友谊奖章”,他将荣誉证书放在书房。
2012年,塔瓦雷斯(左)在中国澳门参加研讨会。
2012年,塔瓦雷斯(前排左三)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参加研讨会。

  喻慧娟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1999年至2002年在巴西驻站,和塔瓦雷斯有过多年接触。“那时巴西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太全面,受西方媒体影响很大。但塔瓦雷斯坚信中国媒体的报道和中国未来的发展,坚持为中国说话。我想,这没有真感情是做不到的,我非常钦佩他。”

从坐火车到坐高铁,只隔了20年


  终于有机会与中国直接接触,是在1990年。那一年,塔瓦雷斯在巴西环球传媒集团的资助下第一次访问中国。“我想更了解中国,却没有旅费,于是请求环球传媒集团总裁罗伯特·马里尼奥支付前往中国的费用。”塔瓦雷斯笑道。马里尼奥也是他的好朋友,曾问他:“你觉得中国会变得更加强大吗?会对巴西很重要吗?”塔瓦雷斯回答:“我对此非常确定。”
  塔瓦雷斯走访了中国多座城市。“从南京到上海坐火车需要4个小时,火车非常舒适,有空调,还播放着古典音乐,吧台里各色饮品应有尽有。中国导游毫不掩饰自豪之情,说从火车头到最后一节车厢都是中国自己造的。”回国后,他在《环球报》上连续发表10篇介绍中国的文章,后来集结为《中国的觉醒》。2009年,巴西前总统卢拉访华前,塔瓦雷斯还把这本书送给他,并向他陈述发展对华关系的重要性。
  1992年,塔瓦雷斯又一次来到中国,北京在各个行业展现出的变化让他记忆尤深。“长安街两边的高楼拔地而起,很多现代化的宾馆和国际化企业的总部坐落于此。路上车水马龙,街上的国际品牌引人注目。购物中心里,商品种类丰富、齐全,这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确凿证据。”
  2010年前后,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变化已经让塔瓦雷斯有些辨认不出了。90年代让他印象深刻的火车车厢,这次已经让位给了中国高铁。“高铁这么平稳,还这么快速,这在全球都处于领先水平,是中国持续高速发展的代表。”塔瓦雷斯感叹道,“能够亲身见证中国的变迁,我十分自豪。”
  塔瓦雷斯是研究贸易和港口的专家,近些年他考察了上海、青岛、天津、厦门等几座重要港口城市,把所见所闻写进《港口的现代化》一书。该书出版时,时任巴西总统卡多佐亲自作序,对书中很多建设性意见表示了赞赏。
  众多港口中,塔瓦雷斯印象最深的是2011年到访的天津港。参观时工作人员向他介绍港口的规模、吞吐量,但他早就做足了功课,“这些不用说了,我都了解”。甚至在《漕运图》壁画前,塔瓦雷斯可以指着画面笃定地说,这种船舵是中国发明的。参观完天津规划馆,他在留言簿上题字:有关天津的项目介绍是如此精彩,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让妻子成为中国的“大粉丝”


  采访中,塔瓦雷斯非常乐意充当一名導游,带着记者参观家里每个有意义的角落,在记者忙着拍照的时候,他会站在一旁细心地介绍,一点也不疲倦。
  在塔瓦雷斯家的客厅里,摆放着他和妻子莉娅的合照,周围全是中国物件,灯笼、瓷器、小屏风……这里既是塔瓦雷斯整个家族的缩影,也是他人生的缩影。
  说起来,第一个因塔瓦雷斯改变对中国印象的人可能就是莉娅。上世纪60年代两人刚结婚,莉娅对中国有一些误解。“我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说服她,让她知道她是错误的。”后来,莉娅也成了中国的“大粉丝”。“她是我文章的第一读者,支持我的一切工作,和我一起访问中国,非常热爱中国。”塔瓦雷斯回忆说。
  夫妇两人热衷中国文化,出席与中国有关的活动时,莉娅喜欢穿中国服饰,而塔瓦雷斯经常系一条印着汉字的领带。谈话间,塔瓦雷斯翻出一沓妻子写给他的卡片,其中一张写于 1997年的生日卡片很特别,圆形的卡片是自己剪下来的,一面贴着圆形丝织品,丝织品上绘的正是中国花鸟,鲜妍明媚。
1992年,塔瓦雷斯和妻子莉娅在四川留影。

  “莉娅是我叔叔此生最爱,其次是中国。”塔瓦雷斯的侄女艾妮对记者说。与塔瓦雷斯相濡以沫四十余载的莉娅在2010年去世,“正是对中国的爱,以及对报道中国的无限热情,支持他走过最悲痛的日子”。
  如今,塔瓦雷斯仍然关注着中国的一切,每天要看两小时的新闻。他带着记者走进书房,坐在书桌前,颇有些自豪地展示了电脑上的网页——全部是中国主流媒体的葡语新闻页面。每当看到重要内容,塔瓦雷斯还要打印出来。书桌上已经堆了一沓材料,其中一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女兵方阵的照片。“女性获得平等权利非常重要。中国为女性发展提供了空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每到周四,塔瓦雷斯会带上打印的材料,前往距离里约热内卢不远的一处海滨小屋,小屋露台上有张桌子,那是他写作的地方。“他喜欢在那里写东西,看着花园,听着鸟鸣。每周待上几天,他能写出两三篇稿子。现在他关于中国的文章已经有1000多篇了。”塔瓦雷斯没有自己的孩子,侄女艾妮充当了他的助手,“叔叔不喜欢打字,每次他手写,我再帮他打出来。我希望帮他继续做下去,这项工作是他人生的支柱。”
塔瓦雷斯向记者展示他收藏的中国物件。( 本刊记者 朱东君 / 摄)

  采访时,塔瓦雷斯刚写完关于2019年巴西利亚金砖峰会的稿子,稿件上还有用笔修改的痕迹。他评价此次习近平和巴西总统博索纳罗的会面“友好得甚至令人惊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葡文版是他不时翻阅的书籍。“我非常欣赏习主席倡导的合作共赢理念,他倡导用协商的方法解决争端,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他的妻子也非常优雅,这是一对非常出色的夫妇。”

“我在家只接待中国人”


  塔瓦雷斯书房的一面墙上,挂满了证书和奖状,其中一张颇为醒目,是他2010年被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现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友好协会)授予“中拉友谊奖章”的荣誉证书,证书上有时任会长成思危的签名。塔瓦雷斯极其看重这个奖项。“这意味着中国人看到了他的工作,认可他所作的贡献,这些肯定对他非常重要。”侄女艾妮说。
  今年4月,塔瓦雷斯迎来95岁生日,原本因身体有恙不想庆祝的他后来还是邀请了几位中国朋友,里约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乔建珍就是其中一位。“那天他特意穿上红色的衣服,以示和中国的感情,还和我们说,‘我在家只接待中国人’。我们带去了中国国旗、孔子学院的T恤和杂志,老人家十分开心。”
  塔瓦雷斯是见证这所孔子学院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人。“2012年,孔子学院成立一周年,我们举办‘中国文化周’活动,邀请老人家来做讲座。88 岁的他二话不说,早早来到会场。他向孔子学院学生讲述自己如何与中国结缘,讲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智慧,希望学生认真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他还带来了自己写的书,作为礼物在现场赠送。”等到孔子学院成立5周年时,乔建珍再次邀请他参加学术月活动。“老人家分文不取,希望我们有活动就通知他。”
  2017年,乔建珍参与筹划《我们的记忆:中拉人文交流口述史》一书。“挑选巴西代表人物时,大家一致认为塔瓦雷斯是首选。”后来采访塔瓦雷斯的就是乔建珍。“为此我去过他家好几趟,采访、拍照、补拍,他每次都親自上下楼接送。”这本书今年发布,塔瓦雷斯的个人史就此融进了中拉交往的大历史中。
  在与乔建珍的对谈中,塔瓦雷斯提到一个心愿,就是要将一半的财产留给中国。“这是我在遗嘱中写明的。我有大约10万雷亚尔(约合16.6万元人民币),希望把5万雷亚尔捐给孔子学院。”采访结束时,塔瓦雷斯望着客厅中来自中国的陈列品说:“希望以后把这些东西都留给孔子学院,相信是一个非常好的纪念。”

记者手记

其他文献
近日,BeyondMeet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这家美国公司被誉为“人造肉第一股”,上市4天大涨220%。短短几日,人造肉概念股已从17个增加到30多个。汉堡王公司在美国的门店推出了一款人造肉汉堡,这款全新汉堡不但口感上近似于牛肉,就连外观上也能做到“以假乱真”。究竟这样的人造肉和我们每天吃的有什么区别,它又为何会吸引包括比尔·盖茨、李嘉诚等投资大佬的青睐?BeyondMeet生产的人造肉产品。  
《时代》周刊 7月8日封面文章  7月16日,科尔森·怀特哈德的新书《尼克尔的男孩》开始发售。该书以上世纪60年代一座少管所的黑人男孩为原型,讲述其遭受虐待的悲惨经历。该少管所位于佛罗里达州,曾是美国南部执行种族隔离制度最严苛的地方之一。怀特哈德毕业于哈佛大学,今年49岁,写作生涯超过20年。此前,他出版了7本小说和2本非虚构作品,都在探讨美国种族歧视及其历史。比如,3年前出版的《地下铁路》讲述了
一到节假日,消费者就容易冲动消费,等劲头过了又会掀起退货潮。美国彭尼百货的负责人罗恩为这个问题头疼不已——圣诞节后不到10天,门店的退货额就达到100万美元,网络订单的退货率也高达30%。如何才能降低退货带来的损失?开会讨论时,大家似乎都没有好办法。有店员还抱怨:“这几天退货的人太多了,忙都忙不过来,快赶上节假日的客流量了。”“客流量很大?这不是好事吗?”罗恩问。店员无奈地回答:“可惜都不是来买东
来波士顿一个多月,几乎都是明媚疏朗的天气,偶尔的阴天似乎也不会让人感觉沉闷。这天下午,我走出屋子,街边的地面一片湿漉漉的,我知道雨来过了。而接下来的一周,雨水可能会频繁地降临这座城市,渐渐加深这里的秋意。  一场秋雨一场寒。波士顿的冷来得始料未及,早上醒来,我迫不及待地想喝一杯热咖啡。过去在北京生活了好几年,夏有空调冬有暖气,我对季节和温度的感知早已没有那么强烈,倒是对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温差有隐隐的
对于迈不开腿、管不了嘴的朋友们来说,健身房的作用就是功德箱,办卡就是投币许愿。我有个朋友甚至放出狂言:“刚办完卡,顿觉体重减了30斤!”当初听觉得夸张,可最近我算是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事情说回到今年夏天。眼见着该减的肥还没有减掉,我很焦虑:身上负担这么重,如何心安理得“贴秋膘”?每天在小区健身器材上挥汗如雨,顽固脂肪却不动如山。“我看你是不是去一下健身房?”老公说。这话有道理!专业的事情还得仰
基辛格(右)与尼克松在交谈。美军用于侦察的EC—121飞机。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喜欢直言不讳。去年年初,他在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一次听证会上说,朝鲜无核化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对美国而言,打击朝鲜的诱惑是“强烈的”,但代价巨大。言辞间,这位九旬美国外交界元老保持着一贯的冷静。  基辛格这样说,是有切身体会的。他是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在美国也以料理越战残局闻名,而最近美方解密的一批资
2018年11月,欧洛克参加活动,支持者高呼他的名字。  “他发言时,手势怎么那么多?这人是疯了,还是平常就这样?”  3月的一天,一名记者请美国总统特朗普评价一下刚宣布参加明年总统大选的众议员贝托·欧洛克,特朗普有点儿不屑地说了这句话。  欧洛克是民主党人。2012年,刚满40岁的他就当选国会众议员,被美国媒体称为“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特朗普的不屑,反而给欧洛克带来一波流量,连他不经意间做出的
2019年6月6日,倪光南在中科院计算所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中兴被禁、华为被断供的时候,有人想起倪光南。这些年他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挂在嘴边,出席活动时说,接受采访时说,写文章时说,多少遍也不厌倦。  对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痛定思痛的时候,也有人想起倪光南。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为了突破“缺芯少魂”的困局,他屡屡尝试、探索、受挫,折戟沉沙、壮志未酬。  人们对于倪光南有
你吃过“海鲜果冻”吗?  外地人走进泉州海鲜市场,海味扑面而来,满眼是缓慢爬行的螃蟹、活蹦乱跳的海鱼,奇怪的是还有一盆盆“果冻”。它玲珑剔透、灰白相间,名曰土笋冻。吃过它的人要么心心念念,要么此后唯恐避之不及。知乎、豆瓣上常有《如何让福建以外的朋友吃下土笋冻?》《答应我,吃完土笋冻千万别去搜索它的原材料》等帖子。  土笋冻由身长二三寸的腔肠动物星虫制作而成。它五脏俱全,颜色黑褐,身体有节,形似土笋
数百位获奖乡村教师感受到了社会的尊重,有的还收获了爱情。他们在一颗颗纯真幼小的心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马云在无数个场合提到过乡村教育,在每一次“重回课堂”的演讲中都忍不住超时。在乡村教育方面,他想做的事很多。  8月中旬,《环球人物》记者走访数位马云乡村教师计划、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和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的获奖者。我们想看看,在那些遥远到几乎无路可行的乡村地带,马云的公益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那些照亮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