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形成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硬皮病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观察103例(女80,男23)系统性硬皮病患者。采用D-青霉胺(PA,34例)、苯基青霉素(PⅠ,16例),皮质类固醇激素(强的松CS,6例)、右旋甲状腺素(DT,1例)、肼苯哒嗪(Hy,3例)及综合疗法(上述二种或几种药物先后或同时应用33例)。10例未给上述药物。受治患者每隔一定时间住院检查,达15年以上。

其他文献
维生素甲酸对银屑病的疗效殊有争论,各家报告互异。一般认为其有效浓度为0.1~0.3%,如与类固醇激素并用,则其疗效更好。本文为对维生素甲酸治疗银屑病的重新评价,并对其与类固醇激素并用的疗效加以评定。
对200名经镜检和培养确诊的红色毛癣菌病患者分3组进行治疗。第一组口服灰黄霉素,外用角质溶解和杀真菌软膏;第二组口服灰黄霉素,外用含十一烯酸及其铜、锌盐的软膏;第三组对灰黄霉素不耐受,仅外用第二组的抗真菌软膏。
期刊
本文报告32例患者应用伸小指肌恢复拇指对掌功能的疗效.32例患者中29例是麻风性正中和尺神经麻痹,3例是脊髓灰白质炎后遗症.29例麻风患者细菌检查均为阴性,已接受一年以上的抗麻风治疗,6个月内未发生麻风反应.所有患者第一指蹼角度在35以上.
期刊
自从异菸肼问世后,皮肤结核病治疗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改进。在严格遵守化学治疗的原则下,异菸肼已被皮肤病学家一致公认为治疗皮肤结核病较理想而疗效又较佳的化学疗法。虽然异菸肼单一疗法对皮肤结核有卓越的效果,但近年来,结核病的治疗,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期刊
麻风病现代化疗不尽满意。对于促进机体抗麻风杆菌的免疫能力方面尚无有效治疗。有人认为,瘤型病人缺乏一种由遗传决定的抵抗力因子。为了验证这一假说,作者假定,瘤型病人被动输注存在于麻风菌素阳性供血者全血中的“有抵抗力”细胞后,免疫力或许有所改善。本文摘要报导这一结果。 3例男性病人,均为活动性麻风。2例先前未经治疗(瘤型1例,界线类1例),输血期间亦不接受化疗。第三例为复发瘤型病人,可能是抗药性病例,曾
期刊
作者采用肌电图和心电图描记法检查了26例(女20,男6)不同类型的过敏性血管炎患者。年龄在18~72岁之间,病期在3周~20年间,多为1~3年。14例患表浅型血管炎(Ruiter变应性小动脉炎、Cougerot―Duperra三征综合症、葡萄状血管炎),12例患深在型血管炎(慢性结节性红斑、皮肤―皮下血管炎)。21例的皮疹为多发性和播散性的,其中15例皮疹位于下肢,主要在小腿;6例在上下肢,个别的
浅在性真菌病的治疗不仅要从药物、真菌的关系去考虑,也要看到宿主、真菌,甚至药物、宿主、真菌之间的关系,确有讨论的必要.在探讨药物、真菌的关系时用灰黄霉素,克霉唑和Naphthiomate-T分别对红色毛菌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绝大部分菌株保持着充分敏感性.又用匹马霉素(Pimaricin)、曲古霉素和二性霉素乙分别对白色串珠菌测定其MIC值,并未发现耐药性.作者认为在临床上遇到难治病例,由
内服或注射药物后,受日光照晒的暴露部位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小水疱、水肿、落屑等湿疹样病变,遗留色素增生。有的病例可以出现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的白斑混合存在,所谓“白斑黑皮病”的病型。发生机理,可分为光的毒性反应和光线变态反应。前者指体内药物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线,对细胞有毒性作用,如荧光物质、磷光物质等。后者指一定波长的光能,对体内药物起光力学作用,产生代谢物质与体内蛋白结合,形成抗原,出现迟发型
期刊
为了避免5%氟尿嘧啶软膏治疗日光性角化的副作用,作者试用5%氟尿嘧啶分别加5%、8%、10%水杨酸火棉胶漆剂来进行治疗,共治20例,男8,女12。每3周在角化处滴一滴火棉胶剂,脸上的皮损治1~5次,手背的次数要多些,需7~9次才行,原来的角化部脱落,皮肤变软。水杨酸的浓度大小不影响疗效,唯一的副作用是刚上药后可有几分钟灼感。漆剂的成分为弹力火棉胶4克、乙醇30克、乙醚66克。
期刊
局限性硬皮病预后大多良好,分局部硬皮病(Sclèrodermies Circonscrites)和区域性硬皮病(Sclèrodermies Règionales),前者通常只有皮肤损害,后者可累及肌肉、肌腱和关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