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交叉的农业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主要调研了国内外关于基础有机化学教学的交叉融合概况,从教学内容交叉融合、教学方法多样化、考核方式差异化、师资配备固定化等方面构建科学、完善的基于学科交叉的基础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学科交叉;有机化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O62;G64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320-02
  基础有机化学是农业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涉及范围广,内容渗透至各个学科,是生物、植保、园艺、食科、动医等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华中农业大学基础有机化学面向30多个专业的2 500余名学生开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华中农业大学基础有机化学属于国家精品课程,随着社会发展,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缺少现代新知识和新理论,有机化学与农科知识交叉渗透较少,缺乏特色;不同专业没有区别对待,针对性不强,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浓。因此,该课题主要针对生科、植科、食科等专业开设的基础有机化学进行了改革,使教学内容实现学科交叉化,教学方法多样化,考核方式差异化,师资配备固定化,建立了充分体现学科交叉的新型教学模式[1]。
  1 国内外有关学科交叉在有机化学中应用的研究概况
  国内山东农业大学针对有机化学内容多、课时少、理论抽象、知识繁杂而导致学生学习中存在初期入门难、中期跟不上授课速度、后期又不能有效地将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的问题,提出了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特色不同,教师备课过程中结合所授学生专业特点,优化了教学内容[2];天津农学院针对基础有机化学教学中面临的内容多、学时少、理论抽象、新科研成果出现快、讲授和学习时比较容易让人感到枯燥等问题,从师资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探索了有机化学的教学改革;华南农业大学探讨了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3]。
  国外的一些优秀教材不仅注重基础知识而且密切联系学科前沿,增加了学科交叉的内容。世界知名大学普遍高度重视推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4]。如麻省理工学院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已超过64个;斯坦福大学实施了“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计划,涉及生物工程、生物医学、生物科学三大领域;哈佛大学、密西根大学分别设立了“合作基金”和“学科交叉专家委员会”,以推动学校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因此,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当前国际上科技与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和重要发展趋势[5]。
  2 构建基于学科交叉的基础有机化学教学模式
  2.1 构建基于学科交叉的基础有机化学教学情境
  基于学科交叉的基础有机化学教学过程如下:设置情境—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新知—检测评价—巩固练习—拓展与迁移。设置情境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学科交叉,给学生一个有机化学与专业结合的具体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过程,教会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专业,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评价,同时督促学生在考核后进行反思,然后进行巩固练习,从而做到知识的拓展与迁移。
  2.2 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与各专业的交叉融合及更新
  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及时引入与现代科学关系密切的化学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将经典有机化学理论与学科前沿发展相结合,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利用学科交叉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结合生科、植科和食科等专业特点,深入研究不同学生专业的培养计划,将基础有机化学与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结合,找到有机化学与农科专业的切入点。虽然不同的专业有机化学都是48学时,但学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做到教学内容为专业服务。例如,针对生物专业的学生,在讲对应异构时可增加手性生物意义方面的例子,在讲解乙醇氧化反应时可给学生介绍乙醇在人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针对食品专业的学生,教师可联系食品安全举例,如讲解羧酸时举反式脂肪酸的例子,讲解醛酮与羰基试剂的加成消除反应时利用食品化学中美拉德反应的例子;对于植保专业的学生,教师可增加农药方面知识的讲授[7];对于园艺专业的学生,教师可给学生拓展果实香气、植物激素、果实褐变等方面的知识。将有机化学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学生能感受到所学有机知识与本专业的紧密衔接,从而明确有机化学作为基础课的重要性,能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
  2.3 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
  采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互动式、探索性等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精心制作CAI课件、PPT讲义,辅以网页文件、视频文件、动画图片等形式,使多种教学媒体相互补充、充分互动[8];借助课程組的国家精品课程有机化学网站,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2.4 不同专业学生考核方式差异化
  由于不同专业学生授课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可以采取不同专业采取不同考核方式进行考核;同时采取全程式考核,突出考试方式多样性、针对性。长期以来,一般只有期中、期末2次考试,而期末又是重中之重,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即只有期末考试结束了学生才能看到学习有机化学的效果。在改革中,将整个学习过程也当作考试过程,包括学生平时上课回答问题、课堂小测验、课程小论文等,并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给出相应的成绩,从而避免一次考试定“输赢”;在考试内容上突出基础性、创新性、学科交叉性,即考试试题内容覆盖面不限于书本。试题中既要有理解,又要有应用和综合。对于闭卷考试命题,题量应适当,题目除了取之于教材外,还要体现学科交叉;可偏重于主观题,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命题应贴近实际,难度适中。考应用是为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考综合则是强调将所学到的知识原理运用到不同的专业问题中去,从而有助于有机化学在各个专业中的应用。
  2.5 同一专业师资固定化,加强师资的培训
  要想真正实现有机化学与农林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除了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更需要任课教师掌握丰富的学科交叉知识。因此,授课教师根据兴趣旁听或自学相关的农林学科课程。通过学习,教师不仅增长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开阔了视野,使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植科等农科专业有机融合;每个专业的授课老师根据教师自身的研究背景确定,至少在5年内不更换,使任课教师固定化,并且任课教师深入到所授课学院,和专业老师积极合作申请学校的交叉基金,使教师在某一领域积累更多的学科交叉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凭借专业特长积极地参与科研项目中,改变了农业大学化学教师只负责基础教学的状况,实现以教学助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双赢局面。
  3 结语
  构建科学、完善的基于学科交叉的基础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更加有利于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按需施教,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考试方式多样化,不同专业考核的内容有所不同,改变千篇一律的模式,做到有的放矢;师资的培养方向向理农结合方向发展,让教师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密切联系,实现以教学助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良好局面,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4 参考文献
  [1] 佟玲.浅谈交叉知识在高校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1(59):37-38.
  [2] 谢和平.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融合与跨越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5):44-50,89.
  [3] 葛泽梅,王孝伟,李润涛.试论有机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54-55.
  [4] 徐光宪.今日化学何去何从?[J].大学化学,2003,18(1):1-6.
  [5] 葛邮兵,贡福海.多科性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与途径[J].中国农业教育,2007,14(6):33-35.
  [6] 周远明,杨爱萍.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9,24(6):19-22.
  [7] 孟志芬.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机化学教学法[J].大学化学,2006,21(1):20-23.
  [8] 朱道立,陈佩林,马以桐,等.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7(12):55-58.
其他文献
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言语失误研究是心理语言学研究“言语产出”的一项主要内容。外语产出是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体育类大学生外语产出中的言语失误作
维护后代人的生存权利以实现代际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这一伦理原则却面临着现世利益的巨大束缚而陷入重重困境..要解决这种矛盾,需要从根本上梳理当代人与未
介绍了无公害茶园高效施肥技术的理论依据、原则要求、方式方法,为提高无公害茶园施肥水平提供技术参考。
森林与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保障措施。
对已发现的2份高抗稻瘿蚊种质资源进行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个供试抗源受显性基因控制,可能来源于同一抗性基因;其与多抗1号(含Gm6抗性基因)一样能抗中国的4种生物型,但与Gm
对2007年引进的8个甘薯种质资源,开展引种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①综合评价认为,参试的9个甘薯材料。在元谋干热河谷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均能正常生长。②按产量评价,鲜薯产量最高是
摘要就反刍动物生产瘫痪的临床症状进行论述,并对其病因即分娩前后血钙浓度降低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反刍动物;生产瘫痪;发病症状;病因  中图分类号 S85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240-01    生产瘫痪亦称乳热症,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疾病。其特征是由于缺钙而丧失知觉及四肢瘫痪。此病常见于奶牛,奶山羊有时也发生。生产瘫痪
随着直播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其技术难点也不断显现。探讨了直播稻种衣剂"旱育保姆"经包衣直播后,具有的优势特点,并总结了"旱育保姆"种衣剂的应用技术要点,以期为"旱育保姆"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