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型白酒上下层原酒风味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来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555xx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不同位置原酒表现出不同特征,但导致差异的相关因素尚不明确。该研究首先采用气质联用法测定原酒风味与糟醅有机酸含量,然后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分析上下层原酒主要差异风味物质,并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引起差异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糟醅相关指标、分离微生物研究造成上下层原酒风味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1)上下层原酒主要风味物质含量存在差异,上层原酒的酯类、酸类和醛类物质含量显著低于下层原酒(P<0.05),醇类、酚类含量显著高于下层(P<0.05)。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和正丁醇等15种物质为上下层原酒主要差异风味物质。(2)上层糟醅的酸度、水分、还原糖、己酸、丁酸和乙酸含量均显著低于下层,氧气含量显著高于下层(P<0.05)。(3)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氧气为造成上下层原酒风味差异的关键因子,发酵前期由于不同微生物对氧气的敏感性不同,不同含量的氧气会造成微生物代谢物差异,氧气含量与引起原酒差异的4种己酸酯和其他5种主要风味物质呈显著负相关。发酵后期,黄水在窖池底部沉积,当黄水浓度达到50%时会抑制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长,风味物质的产生主要受发酵前期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和黄水的影响。该研究对提高优质浓香白酒产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纤维化是许多器官靶向疾病的常见特征,全世界范围内组织纤维化是许多疾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细胞因子、信号通道和基因表达等。这些机制的相互作用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积累,最终取代并破坏生理器官结构和功能。针对发病机制,临床虽然应用了一些抗纤维化的药物,但仍未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的抗纤维化药物一直是临床的迫切需要。人参皂苷(ginsenosides)是从人
针对sigma-delta ADC高精度和高分辨率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过采样和噪声整形技术的sigma-delta ADC设计方法,更大限度上提高ADC信号转换的准确精度。
2021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极大成绩,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和臭氧浓度连续两年双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在参与治理环境的众多力量中,有一个不能忽视的身影。它就是成立于1993年的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光大环境”)。过去的十多年里,光大环境以改善环境为己任,
期刊
随着CMOS工艺的发展,数字电路的性能快速提升,工艺偏差、器件失配和温度特性等因素仍然在制约模拟电路的性能。Sigma-Delta ADC突破性地引入了过采样及噪声整形技术,通过牺牲工作速度来获得了精度上的提高,突破了匹配误差的限制,降低了设计难度,是近年来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主流技术。本文首先研究了Sigma-Delta ADC的从出现到成为主流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有关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现
针对开关柜局放定位检测易受检测仪器本身精度及外界环境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三维空间定位法,即通过构建局放源所在三维空间的最小二乘目标函数,采用平分面法确定局放源初值,利用智能寻优算法实现对局放缺陷位置的精确求解。确定了采用改进型三维空间定位法的开关柜局放定位检测流程,并通过对某10 kV开关柜实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定位开关柜局放缺陷,且相较于平分面法具有检测结果的唯一性。
论文基于从事敦煌服饰艺术理论研究和工艺实践的经验,围绕敦煌石窟历代壁画中的典型人物服饰形象,佐以历史文献考证和服饰纺织品文物对比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工艺技术和展演造型等综合因素作用,阐述敦煌服饰艺术再现的研究过程和成果,明晰敦煌服饰艺术再现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未来,辽宁共青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中国青年运动时代主题,在中共辽宁省委和团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强化政治属性,紧密结合职责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凝聚广大辽宁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更多青春活力,为祖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添砖加瓦,谱写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期刊
本文选取2015—2019年河南省信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数据,针对新发展理念,从六大方面进行分析,构建整个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从评价结果可知,信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综合得分呈现上升趋势,经济态势整体发展良好。根据评价结果对不足之处提出改善意见。
采用XRD、SEM及TEM等手段,研究了42Cr Mo钢经高能瞬时电脉冲及传统处理后组织与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480 ms电脉冲处理后水冷(EPQ)处理可细化42Cr Mo钢的晶粒和组织,促进残余奥氏体及孪晶马氏体的形成,处理后的综合力学性能比传统淬火(TQ)态42Cr Mo钢提高32%;随后的180 ms电脉冲处理后空冷(EPT)处理可提高EPQ态42Cr Mo钢中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促进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