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在高危人群中的长期效果

来源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ngjie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是全球性卫生问题。在试图控制感染的过程中,全球乙肝疫苗接种计划已经确立下来。沙特阿拉伯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地方性流行区,在1989年就建立了HBV免疫计划,此项交叉截面式研究评估了阿甫杜拉国王大学Jeddah 医院的高危人群(临床实习医学生)初免后14~24年的HBV疫苗接种的长期保护作用。所有的参与者都在初生时或在早期儿童时期完成了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作者观察了抗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水平。抗HBs抗体滴度<10 mIU/mL 者表示无保护,而滴度>10 mIU/mL者被认为处于保护性免疫状态。总数238名学生参与试验,他们以女生为主,( n =182,76.5%)。平均年龄为22.2±1.1岁。自初次接种起已超过19.8±2.3年,同男生比较,女性学生似乎更能维持长期的保护(比率分别为62.1%和58.8%)。在初次接种后,有许多学生抗HBs水平明显地低,测试医学生抗HBs水平可能是有正当理由的,因为他们是处于高危险状态的人群。在男性中的疫苗失效率比在女性中的高,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可能对此现象这样解释,即乙型肝炎在男性人群中其流行率较高。
其他文献
肺炎球菌表面蛋白A(PspA)是一种抗肺炎链球菌的构成蛋白疫苗的很有希望的候选物。之前我们已经表明,全细胞百日咳疫苗(wP)对于PspA是一种很好的佐剂,在小鼠中诱导抗肺炎球菌
对实验物理教学中心基础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环境建设等工作进行了探索与总结,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大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
在婴儿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和老人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没有有效的可利用的疫苗的原因是由于存在一些障碍:非复制性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可引起
I型干扰素( IFN-Ⅰ)是机体固有免疫应答的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及抗肿瘤等作用。近年来IFN-Ⅰ成为病毒学、疫苗学及肿瘤学等研究的热点,对干扰素诱导基因( ISGs
研究证明,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多糖蛋白结合物以及外膜蛋白等物质都能够诱导产生抗体,帮助保护机体抵御脑膜炎球菌疾病。阐述了脑膜炎球菌疫苗研制过程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方法
对于痢疾、伤寒、副伤寒和霍乱等肠道致病菌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其感染途径相同,感染机制相似,均能诱发肠道局部黏膜免疫反应。预防上述几种传染性疾病的疫苗,传统的评价方法是
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 pallidum,Tp)是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梅毒的病原体。由于Tp不能持续体外培养,阻碍了对Tp结构及其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目前,Tp( Nicholes株)基因组测
背景;亚太地区已经暴发了大规模的EV71病毒感染。该病毒感染有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麻痹,心肺衰竭等,最终导致死亡。因此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针对EV71病毒的疫苗。
得自脑膜炎球菌定植个体的血清以及得自脑膜炎球菌性疾病患者的血清都含有针对奈瑟球菌热休克蛋白/伴侣蛋白60(Chp60)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在这项研究中,作者用含在生理盐水中
背景: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PVC13)被批准用来取代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7),这是根据血清学非劣性标准进行的。迄今还没有对13价结合疫苗进行过随机的包括临床终点观察的儿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