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的职业教育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充分体现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对于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来说,就要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推进专兼结合、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支持政策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职业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就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做出了详细的论述,供相关部门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5-0036-02
一、现代学徒制的概述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背景,以学校、企业的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指导为基础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实施改变了之前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知识与能力不能充分结合、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不协调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重要革新,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徒制在企业劳动力的构成中发挥坚实的作用,需要相关企业根据需求进行专门的设计方案来保证学徒制的顺利实施。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各行业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实现所学专业与企业产业需求相对应、培训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应、培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应、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对应,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建立现代學徒制体系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和劳动就业共同发展、快速成长的通道,同时也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性选择。与以往的订单班、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二、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
(一)教师的专业能力存在问题
从目前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队伍的质量有待提高,教师大部分不重视现代学徒制在自动化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一些教师是刚从院校中毕业,在上学期间没有到专门的学校去进行这门课程的实习,导致这些教师具有充足的理论知识,但是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师自身不明确现代学徒制对学生的重要性,导致教师在实际的讲解中相对比较容易出现问题,无法快速地完成角色的互换,而且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这门课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去绘画,还要用合理的方式指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但是这些教师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经验,不知道怎么去教授学生,也不知道怎么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入实际的电气自动化教学中,影响了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容易出现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并且对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产生了阻碍。
(二)学生对课程无法提起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从目前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也相对较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院校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等毕业以后方便自己找工作,甚至有的学生来职业院校是混时间的,根本没有兴趣和动力去学习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学习的时候无法提起兴趣,对这门枯燥的理论课程学习产生了厌倦的情绪。现代学徒制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校的教学目标来综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如果在电气自动化的教学当中无法充分利用此种模式,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势也无法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不能够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如今的电气自动化课堂的发展,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这门课程的学习本身是比较生动有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但是陈旧的传统教学观念,再加上教师的语言较枯燥,不能充分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渗透到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没有兴趣。
三、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突破方法
(一)建立校企合作模式
为了更好地在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就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建立专业的学生实践操作的场所和基地,根据企业和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可以邀请企业的优秀人才到学校来开展讲座等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必须具备的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和学生更好地学习,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让教师可以在企业一线学习、实践和探索,把企业师傅引进校园,讲授电气自动化的实践经验,并让学生到企业锻炼。这样,通过企业师傅、教师、学生三方的沟通,进一步巩固了校企深度融合,全面贯彻落实现代学徒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培育出更多符合自身实际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实现教学目标。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
任何东西都是从认识、模仿,然后逐步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现代学徒制对学生的来说也是如此,应该先让学生去自己感受、去理解,然后从中感受到内在美,这样才有了自己去改变的念头和冲动,最终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技能和知识,要重视一切形式的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对现代学徒制的感知和体验,并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其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性,并一步步形成自己的内部驱动力;学校也要重视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并且积极弘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教学与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因此要有意识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要对电气自动化的教师开展相应的培训,让教师明白现代学徒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保证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展开应用。另外,教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积极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并合理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进一步推动现代学徒制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
四、电气自动化技术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可以促进教育目的和教育功能的实现
现代学徒制是在古代学徒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学校教育情况和相关的教育制度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模式,其目的是實现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功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让这些学生成为既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又具有高素质的专业能力的青年,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
(二)发挥高职生学习主体性,对高职生进行素质教育
从目前来看,利用现代学徒制对学生进行电气自动化的教育,事实上,要以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素质为基础。在提倡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并不是说培养就可以培养的,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需要对学生各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可以这么以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教育的结果我们是没有办法去衡量的,现代学徒制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三)造就学生全面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虽然当前职业学校教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是职业学校教育比较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果职业学校不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学生健康持续的发展,加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教育中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可以造就学生全面的人格,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穿插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更好地去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挑战。
五、总结
在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开展现代学徒制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政府出台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比较宏观,理论性较强;另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现代学徒制的有效性,需要政府的政策、经费支持与保障;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完善,统筹、协调、推动现代学徒制的高效开展;注重对教学管理做出优化,建立适宜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打造教学运行和质量监管体系,重视强化过程管理;结合电气专业和学生特点,不断深入探索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策略,促使其人才培养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刘凯.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分析[J].冶金管理,2020(21):183-184.
[2]兰伟彬.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现状及困境突破[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5).
[3]徐进,俞梁英.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25):52-54.
[4]单玉燕.对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4):168.
编辑 郑晓燕
①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五年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课题登记号:ZYB236)。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5-0036-02
一、现代学徒制的概述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背景,以学校、企业的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指导为基础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实施改变了之前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知识与能力不能充分结合、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不协调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重要革新,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徒制在企业劳动力的构成中发挥坚实的作用,需要相关企业根据需求进行专门的设计方案来保证学徒制的顺利实施。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各行业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实现所学专业与企业产业需求相对应、培训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应、培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应、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对应,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建立现代學徒制体系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和劳动就业共同发展、快速成长的通道,同时也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性选择。与以往的订单班、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二、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
(一)教师的专业能力存在问题
从目前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队伍的质量有待提高,教师大部分不重视现代学徒制在自动化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一些教师是刚从院校中毕业,在上学期间没有到专门的学校去进行这门课程的实习,导致这些教师具有充足的理论知识,但是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师自身不明确现代学徒制对学生的重要性,导致教师在实际的讲解中相对比较容易出现问题,无法快速地完成角色的互换,而且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这门课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去绘画,还要用合理的方式指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但是这些教师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经验,不知道怎么去教授学生,也不知道怎么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入实际的电气自动化教学中,影响了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容易出现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并且对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产生了阻碍。
(二)学生对课程无法提起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从目前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也相对较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院校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等毕业以后方便自己找工作,甚至有的学生来职业院校是混时间的,根本没有兴趣和动力去学习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学习的时候无法提起兴趣,对这门枯燥的理论课程学习产生了厌倦的情绪。现代学徒制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校的教学目标来综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如果在电气自动化的教学当中无法充分利用此种模式,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势也无法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不能够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如今的电气自动化课堂的发展,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这门课程的学习本身是比较生动有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但是陈旧的传统教学观念,再加上教师的语言较枯燥,不能充分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渗透到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没有兴趣。
三、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突破方法
(一)建立校企合作模式
为了更好地在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就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建立专业的学生实践操作的场所和基地,根据企业和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可以邀请企业的优秀人才到学校来开展讲座等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必须具备的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和学生更好地学习,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让教师可以在企业一线学习、实践和探索,把企业师傅引进校园,讲授电气自动化的实践经验,并让学生到企业锻炼。这样,通过企业师傅、教师、学生三方的沟通,进一步巩固了校企深度融合,全面贯彻落实现代学徒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培育出更多符合自身实际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实现教学目标。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
任何东西都是从认识、模仿,然后逐步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现代学徒制对学生的来说也是如此,应该先让学生去自己感受、去理解,然后从中感受到内在美,这样才有了自己去改变的念头和冲动,最终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技能和知识,要重视一切形式的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对现代学徒制的感知和体验,并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其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性,并一步步形成自己的内部驱动力;学校也要重视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并且积极弘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教学与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因此要有意识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要对电气自动化的教师开展相应的培训,让教师明白现代学徒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保证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展开应用。另外,教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积极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并合理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进一步推动现代学徒制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
四、电气自动化技术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可以促进教育目的和教育功能的实现
现代学徒制是在古代学徒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学校教育情况和相关的教育制度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模式,其目的是實现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功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让这些学生成为既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又具有高素质的专业能力的青年,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
(二)发挥高职生学习主体性,对高职生进行素质教育
从目前来看,利用现代学徒制对学生进行电气自动化的教育,事实上,要以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素质为基础。在提倡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并不是说培养就可以培养的,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需要对学生各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可以这么以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教育的结果我们是没有办法去衡量的,现代学徒制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三)造就学生全面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虽然当前职业学校教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是职业学校教育比较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果职业学校不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学生健康持续的发展,加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教育中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可以造就学生全面的人格,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穿插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更好地去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挑战。
五、总结
在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开展现代学徒制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政府出台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比较宏观,理论性较强;另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现代学徒制的有效性,需要政府的政策、经费支持与保障;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完善,统筹、协调、推动现代学徒制的高效开展;注重对教学管理做出优化,建立适宜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打造教学运行和质量监管体系,重视强化过程管理;结合电气专业和学生特点,不断深入探索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策略,促使其人才培养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刘凯.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分析[J].冶金管理,2020(21):183-184.
[2]兰伟彬.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现状及困境突破[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5).
[3]徐进,俞梁英.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20,37(25):52-54.
[4]单玉燕.对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4):168.
编辑 郑晓燕
①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五年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课题登记号:ZYB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