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砂地硒砂瓜自根苗/嫁接苗不同连作方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

来源 :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j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面临干旱胁迫,还面临连作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压砂方式为宁夏中部旱区硒砂瓜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长时间连作导致自根苗硒砂瓜大面积死亡,只能通过嫁接方式缓解连作障碍.对于不同连作方式(连作自根苗后直接连作嫁接苗以及连作自根苗后换砂处理后连作嫁接苗)对压砂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缺乏深入认识.本文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不同连作方式压砂层土壤和土壤层细菌群落结构和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连作方式和不同土层对细菌群落结构和真菌群落结构都有显著影响.连作方式S3(自根苗连作11年+换砂2年+嫁接苗连作3年)和S4(自根苗连作12年+嫁接苗连作4年)土壤层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属主要包括Streptomyces、Gaiella、Ensifer、Nordella、Mesorhizobium;真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属主要包括Fusarium、Mortierella、Neocosmospora、Setophoma、Cladosporium、Chrysospori-am、Periconia、Penicillium、Sarocladium等.而连作方式S4土壤层大量富集了Neocosmospo-ra、Chrysosporium、Lectera,特别是Fusarium和Paracylindrocarpon真菌类群,其中Fusarium的相对多度显著高于连作方式S3.这些结果为评价不同连作方式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提供科学数据.
其他文献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高海拔(1400 m以上)分布的云冷杉林出现生长衰退和大量枯死现象,但衰退格局的驱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Landsat数据,利用CASA模型计算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高海拔云冷杉林1994-2019年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1)长白山保护区内云冷杉林NPP在111.96~182.19 g C·m-2·a-1,平均为141.85(±18.43)g C·m-2·a-1.云冷杉林NP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996年(182.19 gC·m-2·a-1)
随着区块链技术蓬勃发展,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为获得技术和市场上有利的竞争地位,全球专利申请数正逐年攀升.本文以德温特创新平台作为数据来源,借助于EXCEL、德温特数据分析等数据处理工具,对区块链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全球与国内申请态势分析,并进一步对区块链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高价值专利和重点研究机构进行挖掘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全球区块链技术领域专利申请呈飞速发展态势,布局的国家/地区不断拓展;中国是该领域最主要的专利技术来源国和专利应用市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