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宝文学集团重要诗人创作述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陈叔宝文学集团创作群体庞大,存诗较多,以陈叔宝即位前后的身份变化可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即位前以太子身份组织的东宫文学集团和即位后以帝王身份组织的狎客文学集团。本文主要对集团存诗相对较多的江总、徐陵、周弘正、顾野王、陆琼等人进行介绍和论析。
  关键词:陈代文学;陈叔宝;文学集团;江总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30-002
  南朝陈代文学发展到后主之时,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与后主文学集团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后主陈叔宝沉溺于文学,身边聚集了一批文人。其文学集团创作群体庞大,存诗较多,以陈叔宝即位前后的身份变化可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即位前以太子身份组织的东宫文学集团和即位后以帝王身份组织的狎客文学集团。在东宫和狎客两个阶段涉及的文人当中,对照逯钦立先生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今天有诗留世的有(括号内是数量):江总(102)、徐陵(41)、周弘正(14)、顾野王(11)、陆琼(6)、岑之敬(4)、陈暄(4)、何胥(4)、陆瑜(3)、傅縡(3)、王瑳(3)、孔范(2)、褚玠(1)、沈后(1)等。陈叔宝的创作已在他文论及,本文主要对集团存诗相对较多的江总、徐陵、周弘正、顾野王、陆琼等人进行介绍和论析。
  一、江总(519-594),“字总持,济阳考城人也,晋散骑常侍统之十世孙。五世祖湛,宋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忠简公。”家庭显贵,父亲早卒。江总聪明、极富文学才华:“七岁而孤,依于外氏。幼聪敏,有至性……及長,为学有辞采,家传赐书数千卷,总昼夜寻读,未尝辍手。[1]”在陈叔宝文学集团中,江总最为出名。其为人宽和,历经梁陈隋三代而处之不惊,享有高位,确为不易之事。江总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绩更是被后世多次以一种肯定的态度提及,据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江总留存下来的诗歌共有102首,数量可观,有集三十卷、后集二卷。唐代的诗人经常是念念不忘:“韩愈称赞江总‘文才妙’(《韵州留别张端公使君》),刘禹锡称江总为‘南朝词人北朝客’(《金陵五题·江令宅》),李商隐说杜牧‘前身应是梁江总’(《赠杜牧司勋》),而杜牧不以为忤,又说‘满客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总费才’(《南朝》),都说明在唐朝人的心目中,江总是一个有才华的文人。有时虽不免有所揶揄,却不认为他是什么奸佞的人物。[2]”唐人的评价也许是公允的,陈后主重用江总,最为欣赏的可能正是他的文学才华。
  江总和陈后主的诗歌在这个集团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诗歌的主导风貌延续了当时的“绮艳”“绮丽”风格,在这点上与后主一脉相承,列举两首可见一斑,如:
  寂寂青楼大道边,纷纷白雪绮窗前。池上鸳鸯不独自,帐中苏合还空然。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辽西水冻春应少,蓟北鸿来路几千。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闺怨》)
  诗作辞采华丽,“青楼”“白雪”“鸳鸯”“屏风”“灯火”等等构成了一个美丽寂静的境界,把感情巧妙地融入到了情景之中,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再看:
  天寒海水惯相知,空床明月不相宜。庭中芳桂憔悴叶,井上疏桐零落枝。寒灯作花羞夜短,霜雁多情恒结伴。非为陇水望秦川,直置思君肠自断。(《姬人怨》)
  同样是绮丽华美,这两首诗都表达了女子对别离和青春流逝的伤感。如果说,在绮丽之上,与后主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话,那么江总超越后主的地方在于绮丽之中所渗透的情感,即一种悲哀的情感。后主仅仅停留在对女性容貌的描摹和渲染,其中传达着贪爱之情,而江总则更为真诚和深挚,这是打动人和感染人的力量所在。在上述两首诗中,我们可以从语辞中明显地看到这种哀愁,如《闺怨》中的“寂寂”“空然”“无情”“独眠”等等,《姬人怨》中“天寒”“空床”“憔悴”“疏桐”“零落”“寒灯”“霜雁”“肠自断”等等,悲哀之情溢于言表,感人肺腑。与唐代的闺怨诗比较起来,江总可能尚未达到的境界在于其过于直白的表达太多,主观色彩太浓,而不能做到情与景了无痕迹的融合。关于江总诗歌总体风貌是绮艳之中渗透着悲哀这一点,古人也早已察觉,陈祚明有云:“江总持诗如梧桐秋月,金井绿阴之间,自饶凉气。”(《采菽堂古诗选》卷三十)那么,为什么后主绮而不哀,而江总却哀愁不已呢?江总长后主34岁,经历的人生浮浮沉沉要比后主丰富得多,而后主则尽情地嬉戏于享乐和文学之中,浮浅的人生阅历使他根本看不清陈代所面临的局势和困难,或者更准确地说,即便偶尔明了,也即刻被抛到九霄云外,而不可能比得上江总的深沉与深刻。如此而言,这两种不同的人生阅历在文学上造就了不同风貌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这仅仅是推测而已。以上是对江总诗作的概览,需要说明的是这仅仅是其诗作的总体面貌或主要面貌,他还有其他类型的诗歌,表现出不同的“面孔”。
  二、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人。历经梁陈两代,梁代时是萧纲文学集团的重要成员,后入陈代,成为陈代的重要人物。“为一代文宗”,陈代各种文檄军书等均是徐陵所制,身经乱世,但始终处世不惊,官位显赫。为人机智、谦逊、有魄力、品格高贵。在陈叔宝文学集团中主要活动于东宫时期,后主即位后,迁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余如故。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七,也就是说后主即位第二年徐陵就与世长辞了。但徐陵仍然是该集团中非常重要的一位诗人,也是诗作较多的一位诗人,有集三十卷,今存诗41首。其诗歌的突出特点是风格多样,并且前后富于变化。一般仅仅把徐陵当作宫体诗人,认为其诗仅是绮丽风格的观点其实是不符合其创作实际的,徐陵的艳情诗创作数量是很少的,这在当时是有背于时代氛围的,在这个意义上,他确为当时诗坛上的“另类”。我们要看到他各种题材、风格的诗作频繁出现的事实:“他写边塞风情,厚实劲健;他状景色风物,清新透脱;他抒离情别绪,深挚委婉。总之,徐陵(包括其他一些南北朝诗人)在这些方面的作品可说是唐人边塞诗、山水诗、送别诗的先驱。概言之,徐陵不是一个典型的宫体诗人[3]。”此外,徐陵前后时期的风格变化很大,这与他一段独特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南史·徐陵传》中有载:“太清二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魏……及侯景入寇,陵父摛先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哀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陵累求复命,终拘留不遣,乃致书于仆射杨遵彦,不报。及魏平江陵,齐送贞阳侯明为梁嗣,乃遣陵随还。[4]”这种艰难痛苦的七八年生活必不可免地会对作家的诗风产生影响,况且这几年正是宫体诗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徐陵因生活的颠沛流离而较少受到这种影响,相反更多地体验了现实的生活,所以其后期的诗风便很自然地转变为朴实苍老、感情真挚而深厚。如《关山月》之一: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虽有相思之情,但与宫体诗中的闺情已相去甚远,感情真挚深沉,对边塞风光的简笔勾勒精确而传神,颇有唐诗之境。应该说徐陵的诗歌确实体现了这一集团甚至是陈代文学中富于变化的一面,它主要不是因袭传统,而是在更大的意义上趋向于唐代诗歌的风貌,这种变数也许正是诗歌史上最有价值之处。
  三、周弘正(496-574),“字思行。汝南安成人。仕梁历太学博士、国子博士、黄门侍郎、太常卿、都官尚书。陈受禅,受太子詹事。迁侍中、国子祭酒。进尚书右仆射。太建六年卒。年七十九。有周易义疏十六卷、孝经私记二卷、庄子内篇讲疏八卷、集二十卷[5]”,今存诗14首,其中6首或疑他人作,还有断句1首。周弘正自幼聪颖,10岁通《周易》《老子》,不到20岁就在国子学讲《易》。其早年诗歌华丽绮靡,与当时的总体诗歌风貌一脉相承,如《看新郎》:
  莫愁年十五,来聘子都家。婿颜如美玉,归色胜桃花。
  带啼疑暮雨,含笑似朝霞。暂却轻纨扇,倾城判不赊。
  对美貌和姿态的描写与后主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这样的作品周弘正主要是在梁代写就。入陈后,在出使北周期间,他与庾信、王褒有交往,诗风有所变化,也多有成功之作:“如《答林法师》的‘君看日近远,为忖长安城’,《入武关》的‘鸡鸣不可信,未晓莫先开’,暗用晋明帝和孟尝君的典故,比较自然,含蓄有味。他的《咏老败斗鸡》似是晚年自伤身世之作,也颇有感情。[6]”(曹道衡)由此可见,在后主之时,周弘正的作品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這与徐陵有类似之处。
  四、顾野王(519一581),字希冯,吴郡吴县人。在梁代时,历任太学博士、记室参军、咨议参军。陈文帝天嘉元年(560),补撰史学士。太建二年(570),迁国子博士。又兼东宫管记。六年,除太子率更令,寻领大著作,掌国史,知梁史事,兼东宫通事舍人。迁黄门侍郎,光禄卿,知五礼事,余官并如故。十三年卒,时年六十三岁[7]。有《玉篇》三十卷、集十九卷,今存诗11首。顾野王,自幼好学聪明,七岁能读五经,九岁能属文,十二岁便作《建安地记》二篇。长大后,遍观经史,精记默识,天文地理、著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他多才多艺,是文字训诂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和音乐家。晚年悟惮。其诗多为乐府,写女子思情,清婉有致,语言华丽浓艳。《芳树》是一首写得较好的作品:
  上林通建章,杂树遍林芳。日影桃蹊色,风吹梅径香。幽山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
  诗作用杂树生花、桃色、梅香、桂叶、柳条等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色幻构了一幅美丽的图景,并将其放置在章宫、小径、幽山、驰道等情境之下,唯美唯幻,前六句的意图就在于对景的刻画,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景的想象,其中已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最后两句顺理成章地抒情,如此这般美景,无奈人不在,只能折花以寄相思,思念之情溢于言表,通篇是典型的“为情设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深为明代杨慎所赏识。
  五、陆琼(537一586),字伯玉,吴郡吴县人,幼聪慧,有思理。六岁为五言诗,颇有辞采。勤苦读书,画夜无怠,遂博学善属文。“历尚书外兵郎、殿中郎、新安王文学、太子庶子、通事舍人、给事黄门侍郎。转太子中庶子。后主即位。为度支尚书。迁吏部尚书。至德四年卒。有集二十卷”[8]今存诗6首。
  参考文献:
  [1][7][唐]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343;399-400
  [2]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269
  [3]赵永源.徐陵,不是典型的宫体诗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46-50
  [4][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1523
  [5][8]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3:2461;2537
  [6]http://163.17.37.33 / cpedia / Content. aspID=65560
其他文献
摘要:通信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分析了通信原理课程中引入思政教育元素的必要性,说明了如何从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挖掘出思政元素,并把思政元素巧妙融入专业知识教育的过程。这一方法为其他专业课程引入思政教育提供了思路。关键词:思政元素;通信原理;融入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04-002一、引言培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师讲生听”“重理论、轻应用”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同时传统课程教育又受时间、空间限制,线上学习及“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式日渐成为学生普遍接受的学习方式。为此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与使用,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又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打造了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文章基于公共危机管理的视角,将高校图书馆主体纳入应急机制研究的议程中,揭示高校图书馆公共危机应急机制中存在机制信息收集不够到位、联动体系的管理运行不够健全、应急机制不够专业的问题,提出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在技术上完善知识储备体系、在机制上要不断健全完善、在人员上要加强培训等建议,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发挥高校图书馆公共危机管理中应急机制的作用。关键词:公共危机;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应急机制;
摘要:文化自信是传递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前提,而英语专业人才是我们对外交流的重要成员。本文通过简述培养英语专业人才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分析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对培养英语专业人才文化自信的措施提出了一定的建议,为英语专业人才的精神发展和思想塑造提供了相对应的方法。关键词:文化自信;英语专业人才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085-0021.引言在党
摘要:在与时代需要技能人才的大环境下,本文以车削加工中最常用的“车削外圆、端面”为例,对在普通车床上加工的要求,加工过程和方法、测量、注意事项等方面做出详细的讲解和论述。关键词:外圆;端面;车削中图分类号:TG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13-002车削加工是机械工人所具备的基本能力,普通车削加工是学好数控车床的第一步,也是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必需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正面对严重的雨洪管理危机。合理的植物景观设计,有利于生态、功能、景观全方位一体化海绵城市建设。本文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植物选择、植物种植场景进行了归纳。植物选择时应综合考虑抗逆性、耐淹性、抗污染性和观赏性;植物种植场景主要包括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植草沟、下沉式绿地、生态停车场。进一步论述了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区、工业区、江河滩涂区的植物配置。关键词:海绵城市;景观植
摘要: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得到重视,“课程思政”作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土木类专业特点,从课程内容及专业精神等方面探讨了土木类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并且分析了“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及后续建设方向。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43-002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政教
摘要:在复杂的决策环境中,群体决策因通常要优于个体决策而备受研究者关注。然而在群体决策的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功能失调行为,平等偏差即是其中一种。本文采用实验法考察领导者角色对于平等偏差的影响作用,探究在无领导者和有领导者两种条件下是否会出现平等偏差。结果表明在无领导者条件下,平等偏差是存在的;但在有领导条件下,平等偏差得到了抑制。关键词:平等偏差;领导者角色;群体决策中图分类号:C93
摘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学习存在学习效率较低、学习质量不高、自主学习能力明显缺失的现象。基于此,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大学生在线学习中的影响因素,从自主学习内生动力、学习环境、教学模式三方面着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出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关键词:在线学习;自主学习;学习策略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国的重要举措,意识形态教育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思政元素如何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路径探索,提出“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服务我国创新型大国战略实施。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四位一体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29-002一、引言课程思政是高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