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p880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好问的诗继承了唐宋诗歌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有着极大的开创性。本文对其诗歌理论进行阐释,通过探讨元好问诗歌和诗学理论,得出结论:学习前人和深入生活是元好问诗歌创作的两条途径。在唐宋的繁荣之后,诗歌在元好问的倡导下才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元好问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从1980年开始,元好问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元好问的诗歌及诗歌理论研究也随之有了长足的发展。元好问是金代文坛的领袖式诗人,也是元代文坛的领军人物。他是金元两代之间最为出色的诗人。他的诗歌理论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当时,金朝取士只以词赋科为重,学者致力于律赋,对诗、策、论俱不留心。因此,在当时的文坛上,诗歌衰微,各种伪体弊病盛行。元好问师从郝天挺,而郝天挺则深知当时文坛的弊端,因而令元好问肆意经传,贯穿百家。在诗歌的创作方面,元好问有自己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元好问自称“诗中疏凿手”,其实是他致力于改变当时文坛弊病,提倡诗歌创作所发出的最强音。
  元好问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复杂多样的,他的诗歌有真挚、沉郁的情感,也有感伤时事之情。当然,他的诗歌不乏豪放之作,更有婉约之作,豪放兼婉约之作更是不在少数。他创作的《论诗三十首》、金元易代之际所创作的纪乱诗、金亡之后所创的向往归隐生活的山水诗,又或是在晚年创作的咏物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他擅长创作将婉约与豪迈融为一体的诗,更是开创了一代与南宋不同的诗歌新风。
  一、诗学理论
  元好问的诗歌理论主要分为两大点:其一是诗歌创作论,主要强调作诗要“诚”和“雅”;作诗要简洁含蓄,不可过度铺排。其二是诗歌风格论,主要强调要崇尚豪迈壮美的诗风,要崇尚清新自然的诗风。
  首先,元好问认为诗歌的创作要以诚为本,诗歌中要有真情实感,诗歌创作不能靠凭空的想象。诗人应该在实际生活中亲身体验,不能一味地去模仿和想象。作诗要有真情实感,这样的诗歌才会有味道,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样的诗歌才算是真正的诗歌。元好问继承了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诗歌理论首先强调的就是真实与真诚,反对模仿、臆造,这其实是对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继承与发展。《横波亭》《李屏山挽章二首》《后饮酒五首》《西斋夜宴》《张主簿草堂赋大雨》等诗歌都充分体现了这一诗学原则。
  其次,元好问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的诗歌创作以“雅”为审美追求,他反对追求险怪的诗风,认为过于险怪奇崛的意象会阻碍读者的理解,佶屈聱牙不利于诗歌的接受。以追求诗歌的雅韵为创作原则。他在《论诗三十首·其一》中所说的“正体无人与细论”中的“正体”就是指风雅传统,是指以《国风》为代表的骚诗传统。元人郝经在《遗山先生墓铭》中是这样评价元好问的:“当德陵之末,独以诗鸣,上薄风雅,中规李杜,粹然一出于正,直配苏、黄氏。”可以看出,元好问一直以风雅正体为作诗的旨归。
  元好问还主张诗歌应该简洁含蓄,反对诗歌的冗长铺排,反对诗歌的浮华形式。作诗不应该过分雕琢、堆砌。这样就会掩盖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读者反而不容易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针对宋代以来诗人作诗大肆渲染、大力铺排的弊端,元好问做了矫正。《少室南原》《帝城二首》这些诗都比较简洁清新。
  最后在诗风方面,元好问不仅崇尚豪放壮美的风格,还崇尚清新自然的诗风。他的诗歌中很好地践行了这一观点。早年的诗歌狂放豁达、豪放不羁,晚年的诗歌则清新流畅、自然恬淡。而兼有豪放且自然的诗歌,同当时流行的雕琢之风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
  元好问能并蓄唐宋各家之长。他的纪乱诗学杜甫,山水诗学李白,近体诗则学晚唐,同时还以苏黄为师。他的诗歌不拘泥于偶句,而专以单行,极大地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内容,使得诗歌的抒情、议论功能得到了极大扩展。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继承,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风格进行创新。他的诗歌深邃细致而又包含思想见识,形成了“廉悍沉挚”
  的风格。
  二、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的关系
  元好问的诗歌创作践行了他的诗歌理论。他的诗歌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诗歌中充满了真情实感,诗歌中的意象大多来自于生活中的真实体验,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前人的作品。第二,简洁明了,没有大肆用典和运用反复的语言。语言简洁凝练,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深味值得读者细细品读。第三,诗歌形式上的创新。在元好问之前,诗人们喜用排偶句,对称押韵。元好问却喜用单行,很少用偶句,突破了前人的传统,另辟蹊径,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力。第四,元好问所崇尚的是壮美豪放、自然清新的诗风,他的诗歌具有了“廉悍沉挚”的特点。
  元好问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时时遵循其创作理论,因而他的诗歌可以说是在金元易代之际最为出色的诗歌。这其实也离不开他对于前人的继承。但是,他并不只是继承,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因此,他的诗歌具有“廉悍沉挚”的特色,可以说这也是他与前人不同的地方。
  元好问对杜甫、苏轼的诗风进行继承与创新。首先,他继承了杜甫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原则。其次,他十分推崇风雅传统,在自己的诗歌中发扬了这种思想。最后,反对雕琢,追求自然壮美的诗风。杜甫的诗历来被人们称为“诗史”,原因就是杜甫关注现实,关心百姓疾苦,不作无病呻吟之声,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杜甫在创作诗歌时绝不靠凭空想象,而是依据现实生活。因而,他的诗歌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真实地再现当时的社会场景。元好问的诗歌理论首先提倡的就是这一点,作诗要真实,不要随意模仿和臆想,诗中要有诗人的真情实感。
  元好问对于苏轼同样是批判的继承并且有自己的创新。他肯定了苏轼的自出新意、精美率真,批判的则是苏诗俳谐怒骂、不能今古。元好问奉风雅正统和建安风骨为诗歌创作的至高原则。此外,元好问继承了苏轼作诗独到的视角、清健的骨气和深邃的道理,使得诗歌韵味深厚,其中所含有的不尽之意更加耐人寻味。
  在诗歌的体式上,元好問也有着较大的突破。赵翼曾说过:“苏陆古体诗,行墨间尚多排偶,一则以肆其辨博,一则以侈其藻绘,固才人之能事也。遗山则专以单行,绝无偶句,构思窅渺,十步九折,越折而意越深,味越隽,虽苏、陆亦不及也。”单句的使用使得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不受形式的限制,可以表达的内容、题材更为广泛,使得诗歌抒情、议论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三、结语
  学习古人、深入生活是元好问诗歌创作的两条途径。他很好地将这两条途径融合在一起,学唐学宋,却又不拘泥于此。元好问借鉴前人的优点来进行自我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廉悍沉挚”。虽说元好问生于金元易代之际,战火频繁,命途坎坷,但是他的诗歌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元好问不愧为金代廓清诗坛弊病的“疏凿手”,正是有了他,诗歌才会在唐宋的基础上有了第二次发展。
  (内蒙古大学)
  作者简介:张蕾(1993-),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其他文献
每逢七月,最热门的话题恐怕要算是教育--千军万马,几乎是一刻定终身,7、8、9,牵动着多少家庭!无论怎样强调素质教育,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仿佛已被社会所认
为什么大老板都喜欢听加强员工执行力的课程呢,就是因为你觉得你手下的兵执行力不强,其实是你没有找到好方法。我觉得执行首先是老板的事而不是员工的事,第二是你用了什么样
众所周知,利用太阳能有许多优点,光伏发电将为人类提供主要的能源,但目前来讲,要使太阳能发电具有较大的市场,并被广大的消费者接受,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生产
儒释道“三教合一”现象始自魏晋时期,指儒教、释教、道教三个教派的融合。儒家学说和道教乃中国本土文化,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魏晋六朝得到蓬勃发展,“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代以后更为本土化,特别是禅宗的产生和发展。  “三教合一”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在小说中体现尤为明显。而中国古代戏剧的许多题材都是经过小说故事搬演而来,与宗教最为相关的莫过于魏晋时期笔记体小说。特别是
期刊
摘 要:随着部分困难职工家庭情况的时时变化,经济收入也在发生改变,面对企业当下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问题,应坚持做到“五个到位”,努力实现帮扶工作的规范化、长效化、常态化。  关键词:工会;困难职工;帮扶  困难帮扶工作中对困难人员的界定标准都有明文规定,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随着部分困难职工家庭情况的时时变化,经济收入也在发生改变,工会组织短时间内很难对他们经济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这在一定程
世界科学:“工业4.0”概念的提出已经有1年的时间,您是如何看待其实际在德国的发展状况?rnDetlef Zuehlk:“工业4.0”的基本概念诞生于2005年SmartfactoryKL成立之际,其目的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地不断发展,以及近些年来我国医疗卫生建设也进行了许多必要的改革,将以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必要的解决,使得我国解决了百姓看病难的问题,逐步进入医疗保障时代,这对我国未来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在我国医疗事业各项工作飞速发展的今天,医院的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已经成为支持我国医院发展的重要部分,医院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健康安全发展现已成为重中之重了,而且医院成本的核算
本文构造了两种带参数的四次三角基函数,它具有Bernstein基函数的几何性质:非负性、权性、对称性和端点性质.由此定义的两类四次三角曲线,通过形状参数取值的不同,可对曲线的
本刊讯  2 0 0 1年 3月 13日 ,本刊在北京召开了四届一次编委会议 ,顾问、编委共 30人出席。会议在听取了新任主编陈浩元编审的汇报后 ,对本刊今后的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 ,并
徐华翔,1963年生于安徽石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张家港市美协主席,张家港美术馆馆长。先后深造于安徽教育学院艺术系,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