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现代性及其当代意义——以英国艺术史家肯尼斯·克拉克为切入点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的现代性”指的是通过古典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化来克服现代性危机的思路,在西方以人文主义传统为代表。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经历了从学术活动、教育理念到社会批判思潮的一系列转化,并且在18、19世纪的现代性批判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进入20世纪,英国艺术史家肯尼斯·克拉克借助现代哲学和艺术史理论的思想资源,实践了一种倚重艺术史的人文主义教育模式,进一步发展了古典的现代性思想。今天,克拉克及其所代表的古典现代性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文化现代性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反思中国当下的人文主义教育。
其他文献
高中的体育课增加了选项教学内容,选项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喜爱、兴趣、特长等由自己选择学习项目。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也能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体育选项课的教学质量,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同时也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如何才能达到此目的,
估算是数学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策略的一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对数量及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课标对不同学段的估算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估算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课堂设疑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是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路,争取良好课堂效果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获得反馈信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掌握设疑技巧,把握设疑时机又是衡量设疑效果的重要标示。
美术课堂教学本身是艺术教学,而艺术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潜在的精妙之处,如果教师能细心寻求,深入钻研,精心设计,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到美的环境,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其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用知识,而不是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
我从事外语教学工作多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厂一定数量的外语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意向性是现象学的核心问题。布伦塔诺复兴了经院哲学中的意向性概念,认为意向性是所有心理现象独有的定义性特征,但他将意识局限于单个意识片段。胡塞尔将意向性视为所有鲜活体验具有的意义赋予特征。从意向对象和意向行为看,意向性既涉及意义赋予,也涉及意义阐明。他详细描述了感知、记忆、幻想和意志行为以及对于判断行为的意向特征,并将对象意向性拓展到视域意向性。现象学传统有明确的连续性:虽然胡塞尔的解释被海德格尔彻底转变,胡塞尔的解释却预示了梅洛·庞蒂对于具身、习惯和实践的意向性的分析,他们三者都更深入关注人类生存的意向性
现代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把厂商视为抽象行为主体的批评,涉及厂商投资选择理论的框架分析问题。以资本人格化而言,须从动机和目的来研究厂商投资选择;以市场条件和政策导向的影响而言,须依据经济环境变化来研究厂商投资选择;以建构厂商投资选择理论框架的分析路径而言,须从偏好、认知和效用的基础理论视角来考察厂商投资选择。现代经济学对正统新古典理性选择理论的批评,是在信息不对称假设下通过重新考察偏好、认知和效用等展开的,但就它有关厂商投资选择的基础理论尚未完全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而论,有必要从选择偏好、认知过程和效用展望
明代嘉靖、隆庆之际,“洪武二年奉诏迁松”与“瓦屑坝”的移民传说故事,已经在宿松民间族谱当中先后出现。从康熙县志“洪武二年诏徙江西饶州府属诸民来实宿松”的正式提出,到道光县志援引《明史》太祖本纪、节引康熙县志成说,再到民国县志氏族表中“瓦屑坝”异军突起,宿松地方家族始迁祖记忆结构变迁的背后,是各族始迁祖记忆从口头传颂到文字书写,从民间族谱到官方志书,复由官方志书至民间族谱,最后经由名人文集的刊刻流行,以及康熙以后民间族谱的大量修纂和相互袭引,而逐渐展开的一个文献传播过程。每一个家族始迁祖故事的形成与演变,实
“新剧的发生”是学界近年出现的新命题,正逐渐成为关注和讨论的热点。研究“新剧的发生”,就是探究20世纪初期中国戏剧的形态转型以及新的审美要求生成的过程,也是从男一个角度切入的有关中国话剧源头问题的探讨。把“新剧的发生”放在20世纪初期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借用发生学的理念和方法,探讨新剧在其生成过程中各成分因子在中国戏剧现代性进程中的作用,则学生演剧迈出了中国戏剧现代性求索的第一步,改良新戏开启了中国戏剧现代性的自觉追寻,文明新戏标示着中国戏剧现代化的正式发轫。从发生学的角度研究新剧的生成过程,无疑是方法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