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
学生体能的发展是以运动动作实践为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应避免单调枯燥的练习,提高运动的趣味性。通过活动,达到学生体能发展的目的。我校在大课间的内容、形式等安排上想了许许多多的办法,充分调动了每个教师的能力和智慧,发挥了他们的才能,使我校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我们认真做到大课间活动的安排和管理的有序,体育器材出借有制度,活动有记载,活动有评比,在活动的过程中,做到“定人、定时、定物、定地”四落实。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整个过程时间为25—30分钟,分为进场、热身运动、班级锻炼、放松运动四大部分。全过程由音乐控制,从进场的多首音乐、到活动过程的指挥音乐和退场音乐,都是符合少年儿童特点的乐曲,使学生在锻炼的同时,得到艺术的熏陶,在优美的练习环境中快乐地放飞自己。自2007学年起,我校对进退场音乐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进场音乐,选用节奏感强的《幸福拍手歌》;退场时,则采用抒情缓慢的《礼仪歌》,均是一边拍掌一边退场的形式,起到吐陈纳新的效果。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打破了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注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坚持因地制宜,自编、自创,让全体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得到全面发展。整个大课间体育活动,融入了科技、环保和人文氣息,活泼、奔放,充分体现体育活动的广泛性、趣味性与实效性,展现了二十一世纪学生朝气、富于活力的精神面貌。大课间活动陶冶了学生美的情操,实现以体健体、以体育德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
二、开展“体育花会” “体育争章”活动
我校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还定期组织体育竞技活动,如:在2008学年开学典礼上举行的班级“迎奥运 拼五羊”的体育游戏;在2009年庆祝“六一节”活动中举办学生个人及亲子“体育花会”;在 庆祝“2010元旦”活动中举办的“争做秉正健儿”的体育争章活动等等。我校在组织以上体育竞技活动时主要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工作,让教师、学生及家长了解活动目的和意义,并提出具体要求;第二为学习锻炼阶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该项体育技能,在锻炼中提高身体素质;第三为检验阶段,目的是通过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实践证明,通过组织此类活动,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通过家长的参与活动,促进了学生家庭和谐。学校努力推进“让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影响一个社会,共创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
三、传统的“冬春”长跑
学校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主题,广泛开展长跑活动。开展冬春季长跑活动是我校群体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其效果好,易于组织,已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保留节目”,也成为学校体育的传统。长跑是锻炼学生心肺功能、提高学生耐力素质比较有效、安全的方式,而且对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品质也有着特殊的作用。开展长跑活动时要先制定好长跑目标,确定长跑里程,具体安排如下:一、二年级每天600米,三、四年级每天800米,五、六年级每天1000米。为了提高学生对长跑的兴趣,我校主要开展象征性的长跑活动为主:如跑向井岗山、韶山等革命圣地的长跑活动;跑向北京鸟巢的火炬接力长跑活动等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活动效果。实践证明:坚持长跑运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抗病能力和耐力,也是其学习的助力,而且集体长跑可以互相激励,促进团结和团队精神,参加长跑的过程中会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
责任编辑 邱丽
学生体能的发展是以运动动作实践为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应避免单调枯燥的练习,提高运动的趣味性。通过活动,达到学生体能发展的目的。我校在大课间的内容、形式等安排上想了许许多多的办法,充分调动了每个教师的能力和智慧,发挥了他们的才能,使我校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我们认真做到大课间活动的安排和管理的有序,体育器材出借有制度,活动有记载,活动有评比,在活动的过程中,做到“定人、定时、定物、定地”四落实。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整个过程时间为25—30分钟,分为进场、热身运动、班级锻炼、放松运动四大部分。全过程由音乐控制,从进场的多首音乐、到活动过程的指挥音乐和退场音乐,都是符合少年儿童特点的乐曲,使学生在锻炼的同时,得到艺术的熏陶,在优美的练习环境中快乐地放飞自己。自2007学年起,我校对进退场音乐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进场音乐,选用节奏感强的《幸福拍手歌》;退场时,则采用抒情缓慢的《礼仪歌》,均是一边拍掌一边退场的形式,起到吐陈纳新的效果。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打破了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注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坚持因地制宜,自编、自创,让全体学生在自编、自练、自创中得到全面发展。整个大课间体育活动,融入了科技、环保和人文氣息,活泼、奔放,充分体现体育活动的广泛性、趣味性与实效性,展现了二十一世纪学生朝气、富于活力的精神面貌。大课间活动陶冶了学生美的情操,实现以体健体、以体育德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
二、开展“体育花会” “体育争章”活动
我校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还定期组织体育竞技活动,如:在2008学年开学典礼上举行的班级“迎奥运 拼五羊”的体育游戏;在2009年庆祝“六一节”活动中举办学生个人及亲子“体育花会”;在 庆祝“2010元旦”活动中举办的“争做秉正健儿”的体育争章活动等等。我校在组织以上体育竞技活动时主要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工作,让教师、学生及家长了解活动目的和意义,并提出具体要求;第二为学习锻炼阶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该项体育技能,在锻炼中提高身体素质;第三为检验阶段,目的是通过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实践证明,通过组织此类活动,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通过家长的参与活动,促进了学生家庭和谐。学校努力推进“让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影响一个社会,共创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
三、传统的“冬春”长跑
学校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主题,广泛开展长跑活动。开展冬春季长跑活动是我校群体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其效果好,易于组织,已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保留节目”,也成为学校体育的传统。长跑是锻炼学生心肺功能、提高学生耐力素质比较有效、安全的方式,而且对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品质也有着特殊的作用。开展长跑活动时要先制定好长跑目标,确定长跑里程,具体安排如下:一、二年级每天600米,三、四年级每天800米,五、六年级每天1000米。为了提高学生对长跑的兴趣,我校主要开展象征性的长跑活动为主:如跑向井岗山、韶山等革命圣地的长跑活动;跑向北京鸟巢的火炬接力长跑活动等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活动效果。实践证明:坚持长跑运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抗病能力和耐力,也是其学习的助力,而且集体长跑可以互相激励,促进团结和团队精神,参加长跑的过程中会使学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