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妹”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决定养宠物的那一天,是这么跟自己商量的:如果养狗,不可能天天出去遛它;如果养鸟,不可能天天记着喂它;所以只能养乌龟,好活的乌龟。而且我坚决不养外来龟,那都是“入侵物种”,我要好好养两只本土龟。
  后来,我在天桥上看见了苏珊娜和维嘉,它俩当时都在一个老爷爷手中攥着的绿色网袋里。前者不停地往外挤,想要追寻自由;后者却十分淡定,只伸出一个小小的脑袋,冷眼看世界。我问:“这是什么龟?”老爷爷说:“长寿龟。”我想,好啊,那就是本土的了。我又问:“忘了喂食怎么办?”老爷爷说:“扔柜里一个月不喂都能活!”我一拍巴掌,花了15块钱,把它俩带了回来。
  那时候我一个人来北京念书,跟宿舍里的同学都不熟,他们每个人都忙忙碌碌,各自吃饭、各自去教室,漠然得很。我把两只乌龟养在一个绿色的盆里,放在窗台上。这是阴面的窗台,采光非常不好。唯有上午9点左右,会有一缕阳光穿过外面的爬山虎,打在屋里的墙上,延伸到地面,形成两道绿色光线。如果那个时候我没出门,一定是周末或节假日了。我会赶紧把头从书本里拔出来,顺着光线看一看外面,想起《绿野仙踪》里的翡翠城,感觉那是世界给我的独特温情。
  养了两只乌龟后,一度引起舍友的反对。自从它俩来后,维嘉保持着一贯的老实,而苏珊娜就从来没有安生过。它不停地想要“越狱”。它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四肢不停地挠着,即便根本爬不上来,也仍然不管不顾地想要出去。“刮嚓嚓,刮嚓嚓”,绿色的大盆,一直这样响着。
  为了不影响舍友休息,我只好把盆子搬去了卫生间。
  后来,苏珊娜变得更加老练了。只要我不蹲到盆边上,它就“刮嚓嚓,刮嚓嚓”地爬,但是我一走过去,它立刻会收起四肢缩起脑袋,小眼珠子滴溜溜转,仿佛是躲避家长责骂的小孩。
  我的几个舍友脾气都很爆,有时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吵架。这个时候,我都会去卫生间“休息一会儿”。我觉得当乌龟真好,世界这么乱,什么都不用管,缩到壳里就好。
  有一天我走进卫生间,发现盆里只有维嘉。哎哟,苏珊娜真的“越狱”成功了!我打着手电照照墙角,用衣架把苏珊娜给拨出来,放回到盆里。
  我不敢太靠近,怕吓到它,就在远处拿着镜子用反光看。原来是苏珊娜爬到了维嘉的背上。我说呢,维嘉后背壳上的那些刮痕,原来是苏珊娜弄的。它可真聪明,都有技巧了。我不得不换了一个盆沿更高的盆。
  维嘉得病的那一天,我遭到了班主任的训斥。我是从河北转学过来的,我想念老家的同学,班主任抓到我在自习课上偷偷写短信,还当众念出来:“亲爱的小米,我想念我们一起下晚自习时,路上的星光。”
  我很失落地回到宿舍,发现盆里格外安静。这可不寻常。我观察了一番,发现维嘉的眼睛表面覆着一层白膜,根本不能睁开,而且还大张着嘴,仿佛喘不过气来。
  我赶紧上网查,先要弄清楚它们的品种才能对症下药。哦,耳朵位置两块红,红耳巴西龟,外来物种,不是我想要的本土龟。算了,不管了,赶紧看看巴西龟白眼喘气是怎么回事,哦,是真的得病了,要点眼药水才行。
  我买来土霉素和棉签,却发现可怜的维嘉已经不行了。
  我流着眼泪,在楼外那片爬山虎的脚下挖了一个小坑,小心地把维嘉埋下去。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苏珊娜不再“越狱”了。它变得非常老实,简直就是维嘉的翻版。我觉得它得了抑郁症。
  好消息终于来了。我投的几篇稿子在杂志上发表,稿费陆续寄来。我在寒假帮爸爸整理了一大堆材料,他的项目完成后,也给了我一笔不小的“酬劳”。
  我把压岁钱和所有“外快”都取了出来,我要换地方住。这是好朋友一直跟我建议的,他说,与其那么别扭,还不如自己搬出去。
  收拾东西的那天,我眷恋地看到光线爬进屋来,我把苏珊娜抱到那抹绿色里。它抬起脑袋,小眼睛在光线的反射下如同翡翠。
  没想到,在阳光明媚的新家,苏珊娜居然恢复了活力。“刮嚓嚓,刮嚓嚓”,似乎总能听到它闹出的动静。跟我一起合租的女孩,总是被逗笑。
  发现苏珊娜的生命力惊人,我对它的照料水准就轰然下降了。喂食与换水,从两天一次变成了三四天甚至一星期一次。听见它“越狱”的声音轻了,我就会跟合租的女孩说一句:“哎呀没事的,它好好的,死不了。”
  不死,似乎成为我对苏珊娜的唯一要求。
  直到有一天,女孩说:“哎呀,它已经伸着腿好几天了,你没有注意到吗?”
  我蹲下去仔细观察,才发现苏珊娜的左前足肿得非常厉害,都不能缩回壳去。
  我找到附近的宠物医院,医生把它肿胀的前足完全拽出来,才发现根部被一根头发丝缠得死死的。医生把发丝剪断,又打了一针抗生素:“发现太晚了,估计这条腿要坏死了。”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苏珊娜四条腿都好好的,我答应了一个好朋友,说要把它送给他。我往朋友家走,走到路上才开始舍不得,我不能失去苏珊娜,它是我的宝贝。于是我开始大哭,醒来才发现只是一个梦。
  我这样粗枝大叶的人,也许不适合养龟吧。可是我也不能把苏珊娜放生,因为它是外来物种。
  我只能好好照料它,让它活得久一点,再久一点。等它逝去之后,我再也不要养龟。
  我和合租的女孩经常给苏珊娜换水,给它晒太阳,它只剩三条腿,但动起来照样很灵活。
  似乎是身体的原因,也似乎是跟我们熟起来的原因,我都忘了从哪一天起,苏珊娜不再“越狱”。晒太阳,大口吃,好好活,对着我们眨眼睛。
  我们的小屋里,到访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他们给苏珊娜贡献龟粮,还有晒太阳的小假山,它的生活环境可好了。有一次我拿出手机,翻看苏珊娜最早的样子,才发现它俨然长大了一圈。
  “你都知道它是巴西龟了,为什么还要爱它呢?”女孩问。
  “因为它跟我一样,都是外来妹。”我挠着苏珊娜硬邦邦的壳,这么说。
其他文献
年末,杭州城站火车站。伴随着一列列开往远方的火车汽笛声的响起,一年一度的春运缓缓拉开了序幕。  汹涌的人潮,急切的目光,沉重的行李……数以万计的外乡人,带着各自不同的心境,从这里踏上了回家的路。  而就在这些行色匆匆的表情背后,我们还注意到了一群年轻而鲜活的面孔——无论是在拥挤的安检入口,还是在冷风瑟瑟的月台,甚至是弥漫着各种味道的候车大厅里,这些年轻人用自己并不专业的行动,为旅客们提供着各种力所
2011,“融毁”之年  美国《时代》周刊对过去的2011年进行了全面评点,称“2011年是‘融毁(meltdown)’的一年”。  首先,周刊把目光聚焦到日本,称去年3月份日本大地震造成了核电设施的“融毁”,并进一步指出,日本政局同样不稳定。在谈到当前欧美经济的困境时,文章说,2011年希腊的金融危机导致了欧洲经济的“融毁”;美国信用评级也同时遭遇了“融毁”。至于席卷北非中东多国的政治动荡,时代
@超人:唉,如今的雾霾实在太严重了,导致我执行任务时老是飞错方向,被露易斯(超人的女友)嘲笑是“路痴超人”,搞得人家好羞羞。为了下次不再飞错方向,我强烈呼吁中学生朋友多多参加植树活动,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呼吁社会各界重视起来,提高森林覆盖率,这样才能有效减少雾霾的发生。好啦,不说了,又有紧急事件等待我去解决,那减轻雾霾的任务就交给你们喽!加油吧!少年们!
“如果你喜欢什么,就义无反顾地去坚持,所谓的名利,在你爱的面前,都可以抛弃。”  现在我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多数时间就是坐在家后院看书。偶尔抬头看看云朵慢慢地挪移,听着风拂过树梢,有时候一早上除了跑过几只松鼠,来了几只鸟,就基本没有访客。这样,我忽然就能闲下来看看自己以前走过的路了,我甚至还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呢。所以,是时候给你写封信了。  20年前,你18岁,刚好要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我依然记得你
讲述:母亲 卢莲清  记录:儿子 滕卢涛(乐清中学)  有些事呀,是很难忘记的。  那年马上就要初中毕业了,不知道谁在说,要互赠毕业礼物。我们的班长是个高高帅帅的男生,普通话说得很好,也不知道是哪里学来的。就因为这个,我对他很有好感。你别笑,可不只是我,班里好些女生都对他有好感呢。那时候心思单纯,没想要怎么样,就是想送他一个毕业礼物。想来想去,决定去买本小册子,能写点留言什么的,因为以后可能就见不
我是一名高二学生,学习成绩不错,可是人缘不佳,在班里只有几个能说得上话的同学,跟绝大部分同学都没怎么交流过,总觉得和他们有距离。私下里,也会听到同学们议论我“很学霸”“有点清高吧”“挺拽的”之类的。其实我很想交朋友,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打成一片。  坦白说,我的性格确实比较内向,不擅于人际交往。有时感觉自己就是道防火墙,不论优缺点都会把人拒之门外。比如说,我的学习成绩好,这本来是件好事。可就是这
多年前的一天,我在公车站旁边的报刊亭随手买了本文学杂志。上车翻阅的时候看到一篇名为《伞兵与卖油郎》的短篇小说。那篇小说让我至今印象深刻,抚读再三,如同胡兰成初读到张爱玲《封锁》时的感受:“不觉身体坐直起来。”就是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记住了《伞兵与卖油郎》,也记住了小说的作者:徐则臣。  在近几年间,徐则臣从初露锋芒的青年作家一跃成为中国“70后作家的光荣”,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春天文学奖、
“很多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许多人都曾如同你一样,拿着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来比去,却没想到你羡慕的人其实也在羡慕着你。”  我是38岁半的浩子。隔着20年的时光再见到你,你猜我要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估计我会由衷地感慨:靠,这小子,咋就这么帅呢!  瞧这位小爷,眉眼俊朗,身材挺拔,由于热衷游泳、滑冰、打球、单双杠等运动而练就了一身强健的肌肉,再配上现如今讨无数少女欢喜的韩式尖下巴,除了“玉树
每个人,都不是世界的中心,没有人在随时关注你、嫉妒你或者伤害你。他们只是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而已。  正月里,突然有几位亲戚来我家串门。他们是临时起意,行到半路上打的电话,措手不及的我来不及买菜,赶紧打电话给餐厅订位。  见面寒暄,一位表姐热情地说:“佳佳说,看过你的书。”  佳佳是谁?她的口气,仿佛我理所应当知道,但她儿子我外甥应该不叫这名字,难道是孙辈?我真不知道“佳佳”是男是女芳龄几何,更
青苔密布的水泥墙脚,长年被雨水冲刷得灰白的瓦片,匍匐在半空中的毛茸茸的雾气,以及象城被和煦晨光铺满的苍穹。  一切从这里开始。  象城蜷伏在浙南,依着几座连绵起伏的山峦,呼吸着江南湿润柔软的空气,不急不缓地走过了百年的光阴。山峦的另一面,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温州市。当那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在晚饭后到街上疯狂购物的时候,象城人还是习惯去戏台那里听一台老掉牙的戏,然后咬着塞满萝卜丝馅的灯盏糕,一步一步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