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育初探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国际社会谋求合作的主要内容。环境意识是一个国家国民意识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环境教育工作与其他教育工作相比尚处于摸索阶段。与国外的环境教育工作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于1983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上,就确定了环境保护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5年9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经验交流及学术会”上,强调了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显然,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必须从学生抓起,让中小学生从小树立起环保意识,自觉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初中《社会》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必然在环境教育中承担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注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 培养环境意识刻不容缓
  
  养成环境意识是教育的核心任务,目前学生的环境意识相当薄弱,特别是农村学生。如学校为了保持校内卫生,推行“一周一大扫,一天两小扫”的值日制度,还有卫生检查、扣分等约束。刚打扫完几分钟,倒很干净,过了检查时间,马上纸屑、果皮到处都是。学校卫生天天讲,时时讲,为什么难于上青天,竟成了老大难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是学生没有这种环保意识,有的只是任务观点:卫生检查不扣分,班主任不批评就万事大吉。学校如此,那么家长辈的成年人又如何呢?家家户户打扫得很干净,公共场地、江河湖泊则变成了垃圾池。环境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养成,环境状况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实施环保教育成为环保工作的基础问题和首要问题,进行环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直到成人教育形成系列化。“环境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普及环境意识,努力提高年轻一代的环境意识。”总之,环境教育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 在《社会》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
  
  为了加强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专门开设了有关环境教育的课程。目前我国初中阶段还没有这样的专门学科,因此,在初中《社会》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径。
  1. 首先,深入挖掘教材,课内渗透。现行的初一第一册《社会》与初三第六册《社会》教材中,蕴涵了较为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如《中国的资源》一章和《当代社会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粮食问题)》等。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抓住时机,达到环境教育的渗透。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时,我先让学生了解土地和水的重要性,然后,不失时机地引入我国现阶段土地资源的状况特点。另外,结合教材,用幻灯片放映“中国与世界农业用地状况表”和“人均水资源状况表”,让学生分析比较,从而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了解中国的资源国情,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最后,进一步提出如何解决这些资源问题的设想,让学生思考。通过讨论逐步提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各种措施与途径,及解决土地资源的重要决策。从而使学生树立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责任感,自觉投身于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去,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马上有同学说,我们应该节约学校里的水和电,农村造房子不能占用耕地等。这种渗透式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地理知识与技能,而且接受了环境教育。
  2. 其次,要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促进环境教育。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要始终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要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突出环境问题,结合教材讨论。激发学生研究问题、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中。如教学“环境问题”这一节的“环境污染”时,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环境污染在中国主要是哪几种?在同学们身边有没有环境污染?(学生回答:①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②有的同学乱扔果皮纸屑、工厂烟囱排放浓烟、学校附近池塘的污水。讨论非常活跃。)
  然后,请学生观看有关环境污染造成危害的一系列幻灯片。观后,同学们都情不自禁感叹:“环境污染给人类的危害太大了。”
  最后,请同学们思考:环境污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自然和人为的因素造成的,主要是人为因素。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良影响,减少环境污染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另外,针对这些环境污染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各种信息和材料,去讨论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模式,甚至可以去模拟尝试解决身边的问题,进而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三、 环境教育任重而道远
  
  环境教育本身是一种感知性的教育活动,强调学生、教师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平时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教师可以利用假日活动时间开展环境保护专题讲座——国际上环境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国内外中小学环境教育概括、兰溪市环境状况、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等;可以组织以环境保护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和以环保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还可以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参与以环保教育为主题的社会调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另外,结合“地球日”“植树节”“粮食日”等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纪念活动,走向街头,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等等。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环保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技能和环保宣传能力,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
  通过实践,笔者感到《社会》教学中环境教育是必要的,也是有优势的,而且要把环境教育贯穿始终。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一种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但是环境教育毕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项涉及许多学科领域的复杂工作,同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绵延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使得从未面对过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的中国人在环境意识方面先天不足。从形成科学的环保意识,到建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再付诸自觉的环保行动,不是几堂课就能做到的。因此,环境教育任重而道远。面向21世纪,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体系,注重环境教育教师的培训,并且在环境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这些都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究的。
  (兰溪市城北初中)
其他文献
五星巴西拒绝爆冷,以2比0战胜墨西哥队强势挺近世界杯8强,内马尔更是闪耀全场!这位26岁的桑巴舞者用一场淘汰赛的决定性胜利,让我仿佛又看到了16年前的那支桑巴军团,和几乎让所有
摘 要:广西民族体育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它改变传统广西民族体育产业发展思维模式,这种以“互联网 ”民族体育产业的融合模式,为广西民族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该文探讨了民族体育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的内容,对广西民族体育产业的影响、目前发展面临的困难,以及如何构建广西民族体育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的模式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广西民族体育产业 互联网产业 融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
发现新疆传统节庆体育和现代节庆体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现代节庆体育的发展打下基础,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且,两者相辅相成,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错误地将学生对"
针对无线局域网中MAC层吞吐量受限的问题,分析了802.11n帧聚合机制和差错信道下采用DCF接入机制时系统饱和吞吐量,讨论了帧长度、误码率对系统吞吐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
肇东市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
随着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和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的建立,国土资源管理各个业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速度逐渐加快。同时,覆盖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土地利用规划、
一、城镇土地利用结构统计与分析我省城镇用地中以住宅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居多,住宅用地比例35.3%,工矿仓储用地26.9%,其次是交通运输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等。其中,住宅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2016年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防范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5月12日,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对美的追求上有其特殊性,把握他们服饰审美的特点以及他们的服饰审美心理,在注重知识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