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和谐发展思想的教师教育改革启示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an_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主张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实现以及学生的幸福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包括热爱学生、精深的专业素养、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及研究与实践的能力等.这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新课标落地的重要路径,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要彰显特色,充分利用本地、本校的资源,挖掘适合的乡土资源,围绕议题组织课堂教学;也可到校外围绕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社会大课堂开设校本课程、开展时事教育活动.把课内教学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有效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近年来,深度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有助于改变低效学习、肤浅学习的现象.高中思政课作业是思政课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布置给学生在课后完成的各种类型的学习任务.新课改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应当使学生在“主动作业”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深度理解学科知识,提升学科能力,形成学科思维,最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可见,思政作业设计的应然追求与实现深度学习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深度学习视角下的作业设计,不仅使得深度学习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堂外,也为思政作业设计的改进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期刊
“问学”是在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素养的客观要求.基于教学目标或某一学习主题,遵循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思维发展特点,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将学习内容设计为学科知识有效贯通、思维能力有序演进和价值情感有机渗透的链式问题,对促进学生理解学科核心知识,建构思维进阶图式、开辟深度学习路径和发展学科素养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议题式教学有助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提升学生的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随着统编教材在全国按地区逐年实施,议题式教学也随之铺开.笔者认为,在议题式教学中应坚守生活化理念,通过创设生活场景、增强生活体验、培养生活能力,力求最大程度发挥议题对活动的引领作用,在活动的充分展开中有效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学科核心素养.
期刊
试题命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对于拓展理论视野、增强科研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贯彻落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核心功能,彰显学科特色,将社会热点与学科知识深度融合,发挥“立意”和“创意”在高质量试题命制中的关键作用,体现高中思想政治的方向引领和育人价值,成为我们一线教师试题命制的研究热点和实践方向.
一、教材分析rn“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是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第二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第二课时,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全方位解读,只有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关系,才能引导学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更好地用中国理论去解读中国实践,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伟大梦想的奋斗之中,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期刊
“双减”政策下,如何做到既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又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我校初中学生作业的实际情况谈谈作业优化设计问题.rn1.克服作业的功利性.由于教育评价机制原因,“唯分数论”的思想根深蒂固,用成绩来评价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把学生的分数作为教学工作的终极目标,作业便成为教师急功近利的利器,仿佛谁布置的作业多,谁把学生作业抓得紧,谁就能出成绩.
期刊
作业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活动型作业具有形态的活动性、任务的综合性、情境的真实性、成果的灵活性等特点,对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具有重要价值.思政课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统编高中思政教材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设计活动型作业,同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流程,推动活动型作业实施.
提升高中大思政课育人效能主要体现在教学效能、学习效能、实践效能等几个方面的设计和激发.发挥大思政课教学优势,学史明理,聚焦时代,关注思政小课堂的转型,激发青年学生强国使命感,提升大思政课教学定向的效能;努力实施大思政课深度学习,实践为先,设计切合的议题,捕捉恰当的教育契机,提升大思政课学习启智的效能;挖掘大思政课实践样态,赓续红色血脉,关注大思政课构建的原则,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升高中大思政课实践导行的效能.
“温度思政”包括情怀温度、思想温度、人生温度三个方面.“温度思政”的教学主张,要求教师贯彻“八个相统一”要求,厚植教育的“情怀温度”,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打造有“思想温度”的课堂,培育有“人生温度”的学生,上“有意蕴有意义有意思”的思政课.引领学生求真启思向善寻美,培育有信仰、有思想、有担当、勇创新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