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持以史导论实现价值引领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着眼于政史结合,坚持以史导论、以史为鉴,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眼光看问题,从而逐步树立历史的观点,涵养历史思维,以实现价值引领.为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实践中,进行历史进程回顾,与时俱进话发展;通过历史事件回放,辩证分析话沧桑;巧用历史故事演绎,抽丝剥茧话实质,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汲取历史智慧,坚定“四个自信”,激发奋进力量,增强革命情怀和担当精神,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中国人.
其他文献
教师应将“以生为本”理念渗透在教学中,牢牢抓住四个核心素养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内在体系,通过调查研究、模拟体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在对社
近些年,随着“微”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也随之掀起一场“微”革命,小微课已经开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显神通.它不仅因翻转课堂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全新变化,还对学科核心素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殷切教导,为筑牢理想信仰之基提供了基本遵循。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如何接过信仰的接力棒,理直气壮讲好信仰、信心十足传递信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基于“培根铸魂,努力担当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出新出彩,讲好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奋斗故事;知行合一,激发学生真知真信真行的内驱力”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推进议题式教学已经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推进议题式教学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问”与“议”:相得益彰的课堂教学策略;“问题”与“议题”: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形式”与“内容”:让“议”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落地生根;“过程”与“结果”:让教学主体真正归位;“议”与“引”相结合: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以一堂市级主题班会展示课为例,探索真实数据在普通高中制度自信主题教育课中的运用.尝试让文字化为数据、让数据化为洞察,运用数理交融、披情入理的方式,赋予数据灵动的生命
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政治认同起着灵魂与统摄的作用,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则是基础和保障.从课堂教学出发,培育学生政治认同要以情理、事理、法理为支撑,以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居首,基于对时代背景的分析,遵循统一的教育主题,考虑人、地的特殊性,其目标因课因时同构、因生因地异构。多维度对目标对象、实现程序、内容进行精准设计和解构。在对教育者角色重新定位后,发掘创新目标实现手段、重构方法论,进而思考目标实现的课堂文化建设,特别是教师育人素养。
中国共产党宣告诞生,是人类社会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更是惊天骇世的壮举。在这百年中,中国共产党为社会发展绘就了一幅幅壮美蓝图,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伟大业绩,实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而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新擘画2035年远景目标和“两个一百年”以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把握新时代、接续中国梦、开启新征程指明了光辉前景。
随着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十四五”大幕初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已经到来.新征程、新使命的接续奋斗需要青
大数据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课教学新的实践平台.思政课教师需要研究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路径,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大数据与思政课教学相融合,要抓好大数据+课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