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层教学内容和分类进行概述,充分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开展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从而保证高中数学质量得以提高。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5)01-0052-01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小组并区别对待,教师针对不同的小组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各自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将分层教学理念和模式有效地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能更好地开展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并达到良好的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1 分层教学的内容和分类
分层教学内容作为一种有针对性因材施教的模式,在学校教育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广泛地被使用。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个体差异,将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能够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受益。分层教学注重教学手法和策略,注重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根据个体差异实施教育手段。分层教学内容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的,有层次地组织教学内容。分层教学的模式是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水平,激发学生的潜力,避免因学生成绩的高低而区别对待。分层教学模式的主要分类如下:
1.1 高中数学的分层目标教学模式
这种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发展水平,制定不同难易程度的学习目标,从而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对学生的指导。做法如下:(1)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2)能够根据每个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3)关注个人发展,体现因材施教。(4)定期进行考核,确保每名学生都可以在自身原有学习水平上有所提高。(5)课后总结、评价,引导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能有效的解决。
1.2 高中数学的分层走班模式
结合学生日常学习表现和多次考核的成绩来综合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以1、2、3、4几个层次进行学生的分层教学。根据年级组每个班级学生进行上述4个分组,每个班级形成新的教学集体,1、2、3、4班,将相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走班,这种形式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抵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走班的教学模式又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需要进行文化课时进行补习。
1.3 高中数学的“个别化”学习的模式
个别化教学的设计,帮助学生能够对数学教学内容、目标和材料等进行分层学习,确保学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确保学生间的学习差距降低。
1.4 高中数学的分层互动模式
分层互动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的鼓励学生参与到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利用小组合作互动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具体分析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需要结合分层教学法的特点和优势,以及高中数学问题将分层教学融入到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具体办法如下:
2.1 学生和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管理
通过学生入学之前的考试成绩,暂定一个层次教学的分组,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第一次数学考试后,针对学生发展状况重新进行分层的教学。同时要确保考试成绩的真实性,有效的发挥分层教学模式的作用。如: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划分为三组,第一层学生成绩达到90分以上,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学习,有较强的研究和创造能力,可以解决学习中的难题,通过不断的实践自我提高高中数学的各方面能力,如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并可以辅助教师帮助成绩较弱的学生辅导学习。第二层学生成绩能达到70分以上,可以对基础的知识有所了解,有基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学习内容并能够有相应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层学生成绩能达到60分左右,学生有基本的学习兴趣,可以对简单的理念有所了解,对课堂基本的教学任务能够在和同伴的交流下辅助完成教学内容,教师要对这层的学生更多的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评价体系的分层教学管理
教学评价要将整个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完成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教师要重视分层教学的评价工作,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客观找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在观察、研究和探索实际实践中逐步养成个人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教学质量,做到分层教学的实效性。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将同一发展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组,从而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获得好的发展。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实际出现的问题不断地探索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性强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建设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J].数学通报,2010,(1):
8-14.
[2] 王振平.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调查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
2012,(1):61-64.
[3] 邱学华,张良朋.尝试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14-15.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数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5)01-0052-01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小组并区别对待,教师针对不同的小组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各自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将分层教学理念和模式有效地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能更好地开展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并达到良好的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1 分层教学的内容和分类
分层教学内容作为一种有针对性因材施教的模式,在学校教育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广泛地被使用。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个体差异,将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能够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受益。分层教学注重教学手法和策略,注重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根据个体差异实施教育手段。分层教学内容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的,有层次地组织教学内容。分层教学的模式是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水平,激发学生的潜力,避免因学生成绩的高低而区别对待。分层教学模式的主要分类如下:
1.1 高中数学的分层目标教学模式
这种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发展水平,制定不同难易程度的学习目标,从而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对学生的指导。做法如下:(1)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2)能够根据每个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3)关注个人发展,体现因材施教。(4)定期进行考核,确保每名学生都可以在自身原有学习水平上有所提高。(5)课后总结、评价,引导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能有效的解决。
1.2 高中数学的分层走班模式
结合学生日常学习表现和多次考核的成绩来综合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以1、2、3、4几个层次进行学生的分层教学。根据年级组每个班级学生进行上述4个分组,每个班级形成新的教学集体,1、2、3、4班,将相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走班,这种形式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抵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走班的教学模式又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需要进行文化课时进行补习。
1.3 高中数学的“个别化”学习的模式
个别化教学的设计,帮助学生能够对数学教学内容、目标和材料等进行分层学习,确保学生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确保学生间的学习差距降低。
1.4 高中数学的分层互动模式
分层互动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的鼓励学生参与到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利用小组合作互动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具体分析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需要结合分层教学法的特点和优势,以及高中数学问题将分层教学融入到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具体办法如下:
2.1 学生和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管理
通过学生入学之前的考试成绩,暂定一个层次教学的分组,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第一次数学考试后,针对学生发展状况重新进行分层的教学。同时要确保考试成绩的真实性,有效的发挥分层教学模式的作用。如: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划分为三组,第一层学生成绩达到90分以上,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学习,有较强的研究和创造能力,可以解决学习中的难题,通过不断的实践自我提高高中数学的各方面能力,如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并可以辅助教师帮助成绩较弱的学生辅导学习。第二层学生成绩能达到70分以上,可以对基础的知识有所了解,有基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学习内容并能够有相应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层学生成绩能达到60分左右,学生有基本的学习兴趣,可以对简单的理念有所了解,对课堂基本的教学任务能够在和同伴的交流下辅助完成教学内容,教师要对这层的学生更多的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评价体系的分层教学管理
教学评价要将整个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完成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教师要重视分层教学的评价工作,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客观找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在观察、研究和探索实际实践中逐步养成个人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教学质量,做到分层教学的实效性。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将同一发展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组,从而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获得好的发展。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实际出现的问题不断地探索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性强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建设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J].数学通报,2010,(1):
8-14.
[2] 王振平.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调查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
2012,(1):61-64.
[3] 邱学华,张良朋.尝试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