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分解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超效率SBM-ML-Tobit模型的分析

来源 :城市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x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05-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L指数对各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及其分解项进行测度,揭示其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并采用Tobit模型探究影响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 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但呈波动上升趋势,上、中、下游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下游高于上游、上游高于中游的空间格局.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经济效率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科技水平、教育投入和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外开放水平和产业结构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基于此,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新型城镇化与工业集聚质量协调发展对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8-2018年长江上游地区33个城市新型城镇化与工业集聚质量及协调发展程度.结果 显示:新型城镇化与工业集聚质量整体水平较低,新型城镇化水平逐年提升,且体现出由极化逐渐转向均衡发展的趋势,而工业集聚质量在后期发展滞后,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新型城镇化与工业集聚质量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由轻度失调转向勉强协调,呈现多极化发展格局;新型城镇化与工业集聚质量协调度空间集聚特征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