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减药植保技术要点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gsmall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农业“减药、减除草剂”及农作物主要生物灾害发生趋势,以“绿色防控、农药减量、食品安全、生态和谐”为原则,以种植业绿色发展为导向,根据多年植保技术经验,提出本省农业生产“减药”植保技术要点。
  关键词:植保;减药;减除草剂;绿色;防控
  中图分类号:S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040
  1 有效进行“农药两减”和防疫工作
  为了确保“减农药、减除草剂”工作卓有成效,植保部门及时、准确发布病、虫、草、鼠害预测预警信息,帮助农民朋友适时防治;示范推广静电喷雾、低容量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比如水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早田自走式高杆作物喷雾剂、植保无人机等新型植保机械,改变植保作业方式,确保拥有应对突发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应急防控能力;生物农药应用、专化性诱杀、趋避性防控等技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科学用药水平,用高活性的农药和环保助剂替代低活性农药;开展绿色防控、统防统治,通过植保专业化服务队伍或组织有效开展代防代治、阶段承包防治、全生育期承包防治等工作;做好马铃薯甲虫、稻水象甲等重大疫情的普查监测和封锁防除,加强宣传培训,强化检疫监管力度,有效控制疫情传入与扩散,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2 及时进行农残调查,防药害发生
  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减少了玉米种植面积,使玉米田长残留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药害问题不可忽视,例如莠去津的有效成分用量每667m2超过133g,烟密磺隆超过4g,对下茬大豆、马铃薯、水稻、瓜类即可产生药害;上一年用过长残留性除草剂的地块,要尽可能改种非敏感作物;旱田改水田时,应选择前茬2~3a内没有施用过长残留除草剂的地块,对于2a前施用过的地块,为了水稻种植安全,应该进行深翻、泡田、水耙,泡田期间进行3~4次排水洗田。进行粮改菜时,必须对蔬菜育苗取土地块进行调查,了解取土地块和种植地块上茬用药情况,可提前在室内用该地块土壤试验性育苗,验证是否存在药害危险,确保蔬菜种植的安全。特别注意是否施用过氯嘧磺隆、咪唑乙烟酸、莠去津,氟磺胺草醚、烟嘧磺隆等长残留性除草剂。
  3 合理进行除草方式及配方选择
  除草方式和除草剂配方的选择十分重要,这关系到除草效果和能否产生药害,所以要根据种植地块上一年杂草危害发生情况、所种植作物的抗药性、土壤类型、播种时土壤温湿度及气象条件等因素,合理选用除草方式和配方;化学除草在施药时可加喷助剂,提高除草效果,在确保除草效果的基础上实现除草剂减量目标。苗前封闭除草在配方选择上,要注意药剂配方的安全性,建议使用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型除草剂,避免大量使用的低价、安全性较差除草剂;在苗后茎叶除草方式上,重点强调喷药时机,要在晴好天气及时、适量喷药,建议以苗后茎叶除草替代苗前封闭除草,尽量减少土壤用药面积。有条件地区优先使用优质高效喷药机械,实施标准化作业,在无条件地区,大力倡导喷药机械关键部件更换,可更换优质节药扇形喷头和喷头体,尽量做到整机喷头体一致性,淘汰用铁丝、铁钉通透过的喷头以及圆锥型喷头。在适宜地区,优先使用农艺措施,结合铲蹚除草。
  4 大力进行减药防控技术推广
  4.1 支持精准用药
  根据作物病虫害预报和发生情况,有针对性用药,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这样才能开展局部防治,避免全田施药。
  4.2 严格控制药量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同类农药产品,将乳油、油悬浮剂等剂型用水剂或水乳剂等环保剂型來代替;在能使用生物药剂情况下,以生物药剂代替化学药剂;对于已产生抗药性的药剂,要坚决进行淘汰,更换使用新药剂,以减少农药用量。
  4.3 绿色防控模式
  积极推广生物农药防虫、种子处理等绿色防控模式,例如大豆田在二条叶甲、大豆根潜蝇发生较重地区,使用35%多克福种衣剂进行包衣;禾谷类黑穗病较重地区,应使用2%戊唑醇干粉剂进行包衣;防治大豆根腐病可使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包衣。对于大豆孢囊线虫严重发生地区,应实行与非豆类作物5a以上的轮作。
  5 科学进行设施蔬莱绿色防控
  大力宣传绿色防控理念,积极推广防控技术,科学合理轮作、选择抗病品种、应用嫁接技术、生态控制、物理方法、生物防治等防控措施,对症治疗、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针对不同的病虫害,科学合理轮换使用药剂。比如防治蚜虫可用啶虫脒、吡虫啉;防治小菜蛾可用阿维菌素等;防治菜青虫可用丁烯氟虫腈、虫酰肼等;防治斑潜蝇、潜叶蝇可用阿维菌素、灭蝇胺等;细菌性病害可用氢氧化铜、新植霉素、琥胶肥酸铜等;叶霉病、疫病可用氟硅唑、氟吗·锰锌、戊唑醇等;灰霉病可用嘧霉胺、硫菌·霉威粉尘剂等;黄瓜黑星病可用醚菌酯、氟硅唑等;霜霉病可用霜脲锰锌、霜霉威、丙森锌、嘧菌酯等。
  参考文献
  [1]纪留杰.浅谈绿色植保的意义[J].河南农业,2012(11):30.
其他文献
摘 要:马铃薯作为人们日常中食用量较大的食物,其主要在我国西北地区生产。为了提升马铃薯的产量,研究人员在其种子的培育技术上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本文主要从无土培育技术、人工种子培育以及杂交技术3个方面对种子培育的过程进行了简述,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种子培育;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043  农业
摘 要:花生品种龙花243是龙岩市农科所花生课题组选育的优质高产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蛋白、抗病(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作者对该品种龙花243的主要农艺性状和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为福建省各地市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生品种;龙花243;农艺性状;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2001  花生在我国乃
摘 要:玉米高产化能够帮助我国解决粮食丰富化的需求,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帮助提升农业耕种的效率。然而,当前我国的玉米高产化种植技术并不普及,很多地区的玉米种植还是依据以往的经验,难以得到较高的玉米种植产量。本文通过对高产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的介绍,希望能够实现玉米种植和病虫害防范的规范化,提升玉米产量。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病虫害防范;技术介绍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辣木的应用价值极高,长期以来辣木一直被人们视作为“摇钱树”,即种植辣木能够为广大农民提供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而广西桂林地区拥有绝佳的自然条件,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等多
2015年,我国农业部推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同时作为马铃薯出口大国,我国马铃薯产业形势大好,但目前大部分马铃薯产区仍采用种植方式,种植费时费力,产量低,本文从免耕覆盖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