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下的语文教学评价策略分析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il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把握,从而针对性的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本文从学生视角出发,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学生视角;初中语文;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0-0011-02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效地开展教学评价工作,对教学进行反思,能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有效地把握,从而使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在开展教学评价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评价更具针对性,以做好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
  1.基于学生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原则分析
  在素质教育改革快速发展的背景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要立足于学生主体地位,使教学评价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从而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把握,并结合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评价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评价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对教学评价的原则进行把握。基于学生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原则把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系统性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工作开展对系统性原则的把握,注重从整体角度出发,对教学工作的全局性和动态性进行把握,能够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有效地分析,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从而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有效地改善,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前瞻性
  教学评价的前瞻性注重对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目标以及发展进行把握,从而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情进行有效分析,使教学评价工作把握学生未来的发展走向,把握当前教学对学生日后成长的影响。
  (3)客观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要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即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使教学评价能够如实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情况,并做好针对性的改善。客观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基于学生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工作开展,对上述三个原则的把握,能够有效地提升评价的针对性和评价效果,为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参照和指引,以切实、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基于学生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策略分析
  在对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进行评价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评价的效果和质量,从而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有效地参照和指引,以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基于学生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策略应用,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1)实现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的有机结合
  在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将口头评价和书面評价进行结合,把握二者的不同点,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教学评价的效果得到有效地提升。在对口头评价模式应用过程中,把握口头评价的快捷性和直接性,借助于情景表现力,能够做好情感引导和情感渲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口头评价,“你真棒”、“这道题你回答的很好”、“你的观点很有见解”等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在口头评价过程中,配合书面评价,利用鼓励性的书面语言,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对于激发学生热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的有机结合,提升教学评价效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此外,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的结合,要注重张弛有度,使评价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口头评价可以侧重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予以鼓励和支持,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书面评价的应用,可以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如作业完成情况、作文写作情况等,通过将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进行紧密地结合,使评价工作开展更加全面,如实地反映出学生的问题和不足,为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提供有效地参考,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通过将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进行有机结合,创新教学评价方法,突出评价的重要性。这一过程中,借助于有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反映,并做好教学指导,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
  (2)加强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有机结合
  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要注重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进行紧密地结合,从而提升评价的效果。所谓的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合,主要是指学生的自主评价和教师的评价进行结合,使教学评价工作开展由多方共同参与。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合过程中,首先,要注重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予以发现。其次,注重加强学生互动评价,从同龄人视角出发,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最后,由教师展开评价,借助于鼓励色彩的语言,对学生的表现语言说明,并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出。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使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工作开展更加全面,有效地把握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教学评价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有机结合,注重对“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的方式进行运用,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能够使初中生对自身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更好地发现。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身的问题,教师在评价中进行指导,给予中肯的建议,能够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好地发现和解决,从而提升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3)把握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的有机结合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评价过程中,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的结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有效地把握,从而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在过程评价过程中,主要针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把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改正。最终评价的应用,主要针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真实反馈。通过最终评价,指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使教学评价更具针对性。同时,在进行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的结合过程中,要注重把握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借助于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过程性评价与最终评价进行紧密地结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开展课堂过程性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借助于评价带给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学生获得自信心,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与教师进行配合,提升教学质量。在过程性评价过程中,要注重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注重对学生的见解予以充分地尊重。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于课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把握。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见解进行认真地倾听,从而使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主体地位予以突出。在对学生见解倾听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学生的见解予以尊重,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评价语言选择方面,采取激励性的评价语言,突出学生的“闪光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此外,过程评价与最终评价的结合,要注重把握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结合最终结果,分析过程评价,从而对过程评价进行不断地完善,为最终评价服务。通过对过程性评价和最终性评价的结合,使教学评价有效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客观情况,并做好针对性的改善,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策略應用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评价的针对性,把握教学评价的客观性,结合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如实反馈,为学生有效地学习指明方向,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福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策略[J].教书育人,2019(22):63
  [2]耿怀青.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基础教育参考,2018(03):56-57
  [3]吴卿.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中的多维度评价方式分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6(12):133-134
其他文献
随机选择体重相近的安格斯牛、海福特牛各30头和中国西门塔尔牛28头,均为3岁的阉牛。依中国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对三个品种牛的大理石花纹、肉色和脂肪颜色进行对比试验。
摘 要:在素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这是幼儿教師的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幼儿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对幼儿的学习和成长都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多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个人行为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多个方面,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构建和谐共生的人际环境,完善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培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幼儿学前教育的相关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幼儿学前教育中,让幼儿接触种植园有一定的好处,其可以让幼儿更好的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其中,生生园是户外农场的名字,生生园寓意生活,生动,自然等,户外农场有种植,有探索,有果园,有花海,幼儿进入生生园的活动中,很多能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引发很多深度学习的行为。生生园搭建了平台,幼儿参与其中,选种,播种管理,记
摘 要:在幼儿教学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幼儿一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就会对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幼儿时期的行为习惯养成都较为重视。但实际上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时,由于刚刚加入集体生活,所以在行为习惯上还有很多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加以良好的引导,幼儿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阶段所展开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
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保证水产科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完成4门课程连续6周集中教学实习任务,帮助和引导学生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效果,对水产科学专业2010年、2011年两年来4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传统一刀切的作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数学教学需要,需要寻求有效优化的策略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提出了具体的作业优化策略,希望有助于进一步发挥作业的教学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0-0014-02  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个部门联合
对引入甘肃省永昌肉用种羊场的白萨福克公母羊全年行为进行观察。发现昼夜24h中,睡眠时间以夏季最长,公、母羊分别为361.93min和481.77min,;反刍时间冬春季最长,公、母羊分剐为537.32
动物面临着各种应激。应激降低了动物血液中的酪氨酸浓度,而酪氨酸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甲状腺机能低下时减缓了胃肠道的蠕动,延长胃的排空时间,导致动物采食量的降低,降低了动
摘 要:幼儿教育对于人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幼儿园作为儿童早期社会经历,是重要的学前教育,对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基础奠定作用。因而,幼儿教育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然而,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却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不仅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也违背了幼儿教育的初衷。本文将围绕"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开展分析,并给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对相关问题有所裨益,为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