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实验教学“本真”

来源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8231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原题再现
  (2014年安徽高考第4题)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二、解题剖析
  本题以植物减数分裂镜像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特点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减数分裂显微照片”,即某植物减数分裂镜像图,若仅依据染色体变化特点区分图像,难度较大,学生出错率高,所以解答时还可借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数量变化作为辅助判断依据。
  甲图仅一个细胞,染色体出现交叉,即出现联会现象,可知该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此时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因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的另一种方式自由组合则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所以A选项正确。
  结合图甲可知,图乙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为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成不同。图丙染色体分配到细胞两极,为染色质形态,同时出现新核膜,形成两个子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第二次分裂前期,而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只有一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由于时间短暂,并无染色体的复制。丁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三、教学思考
  1.实验教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试说明》中也强调注重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可见实验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高考压力、教学时间、实验条件、教师专业能力等因素的限制,目前一线实验教学普遍存在“讲实验”“媒体演示实验”等脱离实际操作的现象,导致学生答题能力强,实际动手能力弱,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对新信息的分析能力弱,模仿能力强,创新能力弱。
  如本题出来后,我在本校不同班级随机抽取68名学生(高考结束后学生返校估分时)完成本题,结果发现18人正确,约占26.5%。主要错误原因如下:一是审题能力不足,没有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减数分裂”、“显微照片”。二是难以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三是识图能力不强,易受模式图的影响。
  这些情况的出现启示我们一方面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增加学生的演示实验,使实验教学从“讲实验”“媒体演示实验”向“学生操作实验”过渡,回归“本真”。另一方面,将实验向课外拓展,设计综合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论剖析等综合能力。
  2.教师专业发展
  目前与教师相关的专业培训较多,每年我校都有不少于80课时的培训,但主要是师德培训、班主任培训、专业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教学专业培训等,唯独没有生物教师的实验技能培训,限制了生物教师的专业提升。如我校一位年龄偏大的生物教师大学时没有接触过DNA扩增的相关实验,现在高中教材出现了该类实验,而学校没有购买相应的实验仪器,无奈的他对相关内容只能“纸上谈兵”。因此,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将生物教师实验技能的培训工作列为教师培训的专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教材编写
  纵览初、高中生物教材,发现教材中的模式图占据核心地位,特别是一些微观世界的图谱,编写者为了降低教学难度,将抽象的生物知识直观化,并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绘制了各种模式图,而忽略了与真实镜像图的比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认为模式图才是真实的生物图谱世界。当在显微镜下看到真实的镜像图后,会误认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是错误的。
  这启示我们,在今后教材编写中不仅需要提供模式图,同时也要增加镜像图,让学生在模式图的帮助下理解知识内容,在模式图与真实镜像图的对比中感悟生物世界的真实性。
  4.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人才的综合课堂,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夯实新课改要求的坚强后盾。
  目前的实验室建设,特别是农村中学实验室的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实验室建设重要性的认知不足,管理体系不健全。二是实验教学仪器陈旧,数量不足,一些实验无法开展。三是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有限。
  这启示我们,学校、政府应增加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为学生完成实验提供保障。教师应尽力改进实验,利用现有器材、药品,最优、最大化地开设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其他文献
那么20点20分20秒是几点钟?
揉眼睛会导致散光吗  流言:千万别再揉眼睛了!因为有可能把视网膜揉掉,甚至导致散光!这条网上广为流传的消息未免有点吓人,却从侧面阻止了大家养成揉眼睛的坏习惯。揉眼睛真的会导致散光吗?  真相:事实并非如此。所有的近视、远视包括散光都可用屈光不正来进行解读。眼球中的玻璃体就像一个凸透镜,远视、近视都是因为凸透镜成像在它的前面或后面而导致眼睛看不清楚。玻璃体像一个枣核,散光是因为肌肉的力量产生了变化,
分层教学就是针对班内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努力得到最优发展。作业批改是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对作业的批改实行分层,是对分层教学的有力补充。  以往教学和作业是统一进行的,在批改作业时常遇到以下问题:批阅所有学生的作业,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且效率不高,而只批阅少数学生的作业又不能及时获得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来看,由于领悟力不同,统一的作
平常人们穿的衣服、抱着的玩具公仔等都是用纺织纤维做成的,但你真的了解这些纤维吗?  纺织纤维的大家庭主要由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组成。棉花、麻纱等属于天然植物纤维,羊毛、蚕丝等属于天然动物纤维,石棉则是天然矿物纤维。化学纤维的品种更为繁多,主要包括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三大类。  你的衣服能吃吗  从电视购物节目中主持人嘴里蹦出的“玉米纤维”、“蚕蛹纤维”、“芭蕉纤维”等词语,肯定会让电视
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一些化学“小魔术”,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则有趣的化学“小魔术”,让大家从中感受化学的奥秘与趣味。  在100 ml锥形瓶里装入50 ml碘酒溶液(颜色呈茶色)。选一个合适的橡皮塞,在其小头底面挖一个凹槽,填入0.2 g的硫代硫酸钠,用纱布将其固定,然后把橡皮塞塞入锥形瓶口。表演时,只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坐落在美丽的成都市。除了古建筑,那里最出名的是银杏一条街,特别是秋天时的一地金黄,引得前去留影的人络绎不绝。  ◆云南大学  或许是地处西南的原因,云南大学总是过多地被人忽视。最初的云大是私立大学,由当时的云南都督唐继尧于1922年创办。走在古老的建筑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让人觉得云大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拥有国内大学最完美的西洋建筑群。从海
又是一个艳阳似火的七月!七月的大地,有一面旗帜在招展;七月的天空,有一种渴望在涌动。一次次有关科技创新的经历,已让科学的种子在我炙热的心里扎根,而发明家爱迪生曾说:“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  第一章:启  开幕式激动人心,尤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淳生赵老的演讲令我思绪飞扬。超声电机、嫦娥二号、战胜癌魔,每一个故事都是那样简单,背后却隐藏深意。是什么让赵老在丧女之日远赴法国?又是什么将赵老从繁华的美国
通用技术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而创新是技术与设计的灵魂。创新教育渗透于通用技术教学设计中应注重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笔者以苏教版“简单结构的设计”中的“吸管书架”制作为案例,简要分析通用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教学决策  1.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2.确定小组规模(2至4人一组):指派角
居家装修中,瓷砖的铺设方法有干铺和湿铺两种。  采用干铺法有效避免了瓷砖在铺装过程中易出现气泡、空鼓等现象的缺点,但由于费工、技术要求较高,所以费用较高。  采用湿铺法的瓷砖地面有可能产生空鼓与气泡,影响瓷砖的使用寿命,但由于操作简单、价格较低,所以很多居家装修仍采用湿铺法铺贴瓷砖。  瓷砖含水率较高,贴砖前基层应充分浇水湿润,瓷砖也应在水中浸泡至少20分钟后充分阴干方可使用。否则,砂浆中的水分被
今年6月下旬,北京东北部和南部、天津西北部、河北东南部等地局地遭遇100毫米至120毫米的大暴雨。气象专家说,这次强降雨过程主要受高空冷涡的影响,属于冷涡暴雨。冷涡暴雨是什么雨?  冷涡是指在高空旋转的冷性涡旋系统,它的中心温度比周边低,因此被称为“冷涡”。与之对应,中心温度比周边高就是暖性涡旋,比如台风。  冷涡暴雨是在高空冷性涡旋的控制下形成的暴雨。这种高空冷性涡旋系统每年春末夏初在我国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