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电教媒体 激活篆刻课堂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篆刻是我校依据《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多种规格的人才”的精神,并结合我校的师资状况、设备条件和生源素质而开设的一门美术校本课程。为上好每一堂篆刻课,我每次总要做大量的课前工作,搜集优秀印稿、自己镌刻印章、复印名家名印;课上大量口头讲解,手上不离刻刀和石头,不断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高中,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大势所趋。在进行篆刻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对扩大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掌握初步的篆刻知识与技能,激发创作的原始欲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以其独有的方便快捷和直观形象等优势,转变着传统的篆刻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以下是笔者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篆刻教学实践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网络图文,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篆刻是一门“泛学科性”的综合艺术。学习篆刻的过程相对漫长和枯燥,需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和乐此不疲的心态。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篆刻的浓厚兴趣尤为重要。
  在篆刻教学中,我除了开展校级篆刻考级,组织学生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比赛,向涉及中学生的报刊杂志投稿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篆刻的兴趣外,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历代印章图片及文字介绍、篆刻名家的轶事和优秀作品,以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唤醒学生的审美潜能,让学生受到艺术和人格的多重滋养。
  历代篆刻名家有许多趣闻轶事,其中很多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如齐白石的“鲁班之子”、黄宾虹的“偷临印谱”、来楚生的“刻瘾”等。通过篆刻名家的故事和作品,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篆刻艺术的热爱与崇敬之情,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筛选视频,输入优质资源,提高教学效益
  网站上和论坛中有丰富的篆刻教学视频资源,其中有不少当代篆刻名家的临摹、创作、篆刻史理论讲解的录像视频。利用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近距离观摩篆刻名家的摹印、创作场景,聆听精彩的篆刻史理论的讲解。仔细体会印文设计“十六字诀”和写印稿的水印法;深入理解何为“冲刀与切刀”,何为“界格与边框”。学生在摹印或创作练习中,笔者再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做适当的示范和讲解,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登录论坛,组合交流群体,促进主动参与
  网络上有许多关于篆刻学习的网站,大多都设立论坛,聚集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篆刻爱好者和当代篆刻名家。学生在网站注册后,可以在相关的“篆刻临习”、“论坛新帖”、“印坛争鸣”等板块发帖,展示自己的篆刻临作或创作,与论坛会员交流自己篆刻学习的心得体会,观摩、评议其他篆刻爱好者的习作。热心的会员、版主时常会对上传的作品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指点。会员之间因多次交流,成为志同道合的印友,组成学习团队,互相鼓励,共同提高篆刻水平。
  对一些篆刻学习小有成效的学生,我指导他们进行主题创作,并将其习作运用幻灯片进行处理,根据习作的款式,采用仿真的装裱方式制作成中堂、立轴、对联等式样在网上定期发表。组织同班同学和网络印友跟帖,共同观赏、评议学生作品。
  四、开设博客,搜集优秀习作,建立学习家园
  博客已成为个人通过网络发表言论、交流思想、展示才华的重要平台。目前,网络上的篆刻学习资源种类繁多,质量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需要篆刻指导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对众多的网络资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同时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建立我校篆刻社团的资源库,经过我和学生们的讨论,“金石奇缘”一个富有诗意和活力的博客应运而生。
  根据篆刻教学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名家名作”、“印坛轶事”、“新秀风采”等模块。在名家名作中,节选历代篆刻名家,点评他们的作品在布局、刀法、造型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为学生了解篆刻艺术美打开一扇窗;印坛轶事,列举篆刻发展中发生的故事,学生阅读之后能感受到篆刻名家身上的高尚品质;新秀风采,则展示学生中的优秀临摹品、创作品,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形成“人人学先进,个个做榜样”的局面。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实践证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激活沉闷的传统篆刻教学课堂,培养和激励学生兴趣,提高篆刻教学的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当然,在篆刻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注意,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要学好篆刻必须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下苦功夫练习。篆刻指导教师同样也应该在网络篆刻资源中获取丰富的营养,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其他文献
使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锰基氧化物La0.7Ca0.3Mn1-xTixO3,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实验技术手段研究其结构和性质。发现在进行掺杂的样品中金属钛离子占
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对外语学习最具影响的是语言的共性。英汉发音在元音及辅音音位、语流音变
进入高三,由于学习任务重、考试次数多、升学压力大等原因,许多学生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助于学习和考试的顺利进行,但是较高的焦虑水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妨碍学生正常学习水平的发挥。而且,长时间的过度焦虑,还会引起各种身心疾病,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频繁的考试和成绩的起伏不定也造成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一些学生因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自负”心理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导,每个学生一生中希望遇到优秀的教师,而每个教师都想成为优秀的教师。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笔者认为做一名优秀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做一名优秀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  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认为:“孩子们从来都不会好好听大人的话,但是模仿起他们的言行举止来,却很有一套。”孩子生下来对所处的世界一无所知,他们会对周围的一切进行模仿。学生需要榜样,教师就承担起了为学生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师讲起来单调、枯燥,容易教条化,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摆在思想品德课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结合生活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
摘 要:通过师生共读《森林报》,营造了课外阅读氛围,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赏读积累,全面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时效性。  关键词:师生共读;有效指导;森林报  叶圣陶先生说:“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有学而不厌的学生。我们自己不学习,却硬要学生学习,那是为难学生。”师生同读一本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大阅读观,也是实现新课标的有效途径。师生共读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笔者结合
初中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作文教学即写的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组成部分。作文是考查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依据,也是衡量语文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
摘 要:本文以旅游功能系统为理论依据,对西宁的城市旅游功能,包括吸引、服务、交通联动、宣传及信息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宁的城市旅游功能优化的途径,为西宁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旅游功能;分析;提升;西宁市    一、城市旅游功能  城市旅游功能是指,在旅游业发展区域环境及自身拥有资源的基础上所确定的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作为城市基本功能,其
莫里森的小说中,黑人社区是具有村落性质的集体,是影响人物命运的显著因素。社区群体既支持又限制其成员个性的发展。在黑人群体的凝聚力和排斥力的共同作用下,一些黑人个体